“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澜声震大名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 满怀清兴孤。”在趵突泉625首古诗中,这是其中的《趵突泉诗》,也是负盛名的一首。
摄影:王琴
诗意大致是, 泺水发源地在这里,是天下的,趵突泉从平地上喷涌而出,泉水在喷出时仿佛形成了一把白玉壶。趵突泉如此长年累月从地下涌出,真怕大地滋生万物的元气会泄尽,即使在干旱之年也不用担心东海会干涸。趵突泉升起的云雾,仿佛能够升起华不注山,发出的波涛之声震荡着大明湖。如果经常来到泉水边,就能荡涤尘世俗念,使心怀如同冰雪般高洁。这诗尤其是通过“蒸”字和“震”字,一下子变得“力拔山兮气盖世”,力重千钧,动态的水和静态的山相互映衬。
诗文用传神、生动、别致、夸张的比喻,形象逼真地描绘出趵突奇观的壮美气势。整首诗有对趵突泉形象的描摹,有对地下泉源的遐想,有对奔流水势的形容,有泉水情怀的抒发,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趵突泉的奇丽,被人们称赞为趵突泉为生动的写照。同时,这首诗还有精美的书写,字体俊逸润秀,神骨其内,刚毅厚重,精美绝伦,潇洒四溢,唯美至极,七百多年来始终好评如潮。
摄影:王琴
许多人都知道,诗作与书者是宋末元初的“楷书四大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大名鼎鼎的赵孟頫(赵松雪)。
至元二十九年(1292),赵孟頫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亦即济南总管。在任职期间,为官清廉,政绩卓著。重教兴学,倡导文事,简政轻刑,平反冤狱,关心民生……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受到济南广大百姓的称赞。元代文学家戴表元赞扬说:“济南官府风流,闻是山东第一州。户版自多无讼狱,儒冠相应有宾游。秋风鱼酒黄粱市,夜月笙歌画舫舟。行乐使君诗笔俊,一篇肯寄剡溪头。”
作为一名文学家,他饱览济南山水风物,怀着对这片热土的深厚深情,写下了许多赞咏趵突泉、大明湖、龙洞、华不注山等湖光山色的诗篇或绘画。《趵突泉诗》就是他为得意之作。
摄影:王琴
这首诗他是什么时间写的呢?有说,在其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三年期间,有说,在其离任后京城题写的,还有说,其四十二岁到五十一岁间的作品,因无记载也无法确认。只能从其趵突泉诗题跋中有“右二题皆济南近郭佳处,公瑾家故齐也,遂为书此。孟頫。”中去找答案。
赵孟頫这则题款里提到的“公谨”,是指宋末元初的画家、文学家和鉴赏家周密。周祖籍济南,其曾祖父随高宗南渡,遂居吴兴,因此,周密实际上出生、成长于江南吴兴,宋亡后则隐于杭州,一生不曾踏上济南半步。但他始终难以忘怀自己是泉城人,为此,他曾以“齐人周密公谨父”、“华不注山人”、“历下周密”自称,其词作中往往饱含着浓浓的怀乡之愁。
元贞元年(1295年)秋天,赵孟頫在京城被罢官归故里,在文辞书画酬答中结识了周密,尽管一个四十一岁,一个六十四岁,依然成为往年之交的好友。赵得知周密济南人,便为其讲述自己任同知济南路总管三年来,在济南所看到和领略到的风士人文,泉水清流和湖山胜景。更激起周密的思乡之情,为了更好地慰藉这位友人,赵孟頫便以济南为主题为周密作诗作画,才有了后来名满天下的《鹊华秋色图》和这首趵突泉诗作。其画赵孟頫题款元贞元年(1295年)十有二月制,那么趵突泉诗应该也在元贞元年(1295年)后一二年的时间内。
照常理讲,趵突泉诗和《鹊华秋色图》被周密及与其后人收藏。从印章也可以看出:元、明两朝一直于民间,到了清朝,这幅书作被收入皇宫,成了乾隆、嘉庆皇帝心爱的宝贝,一直深藏皇宫不为外人所见。另外,趵突泉诗题跋中有“右二题”,是说还有另一首题写的诗。后人都说遗失或失传无处可觅。可否这样推测,那幅遗失的诗稿也应是同一内容的趵突泉诗。如果按照这一思路延伸,那幅诗稿末遗失,有人拿去刻了石碑。据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任弘远纂修〈趵突泉志〉中记载:御书赵松雪(赵孟頫)诗石刻:在泉亭前,上有圆亭。应刻于元代,现碑己损坏或遗失。
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趵突泉诗,其中句“波澜声震大名湖”的澜字,在另一版本却变成了涛字。这也应是赵孟頨刻石的那一版本,虽石碑不可再复原,但《趵突泉志》艺文志中明确记载了波涛声震大明湖,以至流传和沿用。古代没有现代这么好的传播手段和条件,其原作被收藏,更多的人则凭着泉边赵孟頫的碑刻才知道了这首趵突泉诗。以至有了元代诗僧来复、弘道、明代王守仁、陈镐、陈凤梧、熊相和清代怀晋、马国翰,王苹等78位文人墨客对赵诗唱和。至今,在趵突泉北娥英祠内还镶嵌着王守仁、陈镐等的唱和刻石。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趵突泉诗作的赵孟頫手迹,是存世其书法中罕见的墨迹行书大字。纵33.1厘米,横83.3厘米。整个页面上加盖大小、形状各异的印章三十三枚,正文二十四枚,中侧九枚。上面有“乾隆御览之宝”多枚玺印,还有“嘉庆御览之宝”、御书房鑑赏宝、三希堂精鑑玺等玺章。当今,趵突泉南侧碑刻长廊中那通赵孟頫趵突泉诗石碑,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各种渠道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拍照摹刻。到过趵突泉公园游览过的人,都会注意到镶嵌在趵突泉畔泺源堂楹柱上的那幅脍炙人口的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那是在一九五六年趵突泉建园时,书法家王仲武邀请回族书法家金棻先生所题写。
赵孟頫《趵突泉诗》,咏赞了趵突泉的泉水奇丽,让济南胜景广为流传,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
作者:李宗益
来源:济南古城历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