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来描述,《诗经》更像是政府主导下的一个跨时代文化工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把民间的诗歌收集起来,后编成了一本书。这个工程完工后,放在现在,这是要开庆祝会的,是要表彰相关创编人员的,至于原本设想的“观风俗,知得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一说法,绝非臆测,收集整理工作在周宣王的手里为认真,由太师尹吉甫亲自主刀,可周宣王
死后,西周在他儿子周幽王手里随即崩盘。所以黑格尔说:历史给我们大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来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有关教训、启示之类的文字,大多是文人无奈的感叹罢了,到了“楚辞”,已明确无误地成了失意官员的自怨自艾。
司马迁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这是中国文学的两大主流。
一为民歌,一为情绪。
正如河流一样,所有的源头都是支流横生,在中国文学这条大江的源头上,有条颇为的支流便是《尚书》,它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任何一种成熟的艺术的出现,必要经过不短时间的锤炼才能臻于完善。在这里,《尚书》的成书过程,佐证了我的这一想法。据有关史料记载,《尚书》之前,曾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著作在先,然后才有《尚书》出世。可惜的是,这些书都没能传下来。
“尚”即“上”也。也就是说,《尚书》乃是上古之书。因为别的书不在了,于是它就成了我国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收录了虞、夏、商、周各代的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所谓“典、谟、训、诰、誓、命”,乃是六种不同的文体。
通俗地讲,典,记述的是帝王的言行。说白了,就是帝王施政的理念。
谟,则是君臣在一起就定了调的大方向出台的一些具体施政细节。
训,更像后世言官不时上的奏本。
诰好理解,就是政府施政的文告。誓,则是战争动员令。命,大约等同于后世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一类的说辞了。
如此看来,《尚书》记的差不多全是帝王家的东西了,其尊贵自是不言而喻,所以“尚”又有“尊崇”之意。虽然地位“尊崇”,但它的命其实并不太好。
相传经过孔子编定后,确定下来的《尚书》一共有100篇,可惜秦火一举,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被焚毁。
到了汉惠帝,终于开了书禁,放眼一望,天下一片书荒。唯有山东济南一个叫伏生的,还存有《尚书》零星的几篇残章。
这个伏生,原本是秦朝的一个博士。秦朝的博士不是我们现在的博士,那个时候的博士,是个官名,主要掌管书籍文典,以备皇帝顾问。伏生之所以获得这一官职,是因为他一心一意研究《尚书》,或者说,他在朝廷里专门管的就是这本书。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时,伏生把他保管的《尚书》藏到自己家的墙壁夹层里后,逃命去了。等到刘邦平定天下,伏生回到家里,扒开墙壁一看,原来藏的《尚书》,因为浸水,损失大半,仅剩29篇。这就是《今文尚书》。
尔后,在曲阜孔子家的夹壁中也发现了《尚书》的遗稿,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可惜全是无法识读的古文,便一直压在皇家图书馆里。这个就叫《古文尚书》。
《尚书》主要讲什么?
第一,阐述仁君治民之道;第二,阐述贤臣事君之道。
这两大主旨鲜明的标记就是确立了“德治”的主张,而这一主张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历朝历代的治国理念,这是我们切身能够感受的。
至于《尚书》,现在估计少有人读,一提到它,很多人就想起“佶屈聱牙”这个成语。《尚书》的文字的确难懂,不过,我们笔下很多生动的句子,其实都是出自这本难懂的书,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几句:
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怎么样,是不是不陌生?诗可不就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的?无病呻吟的诗是不会入眼的;歌自然是语言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了,舒缓而绵软;人发出来的声音,为歌词谱写的曲调,当然得根据内容提供的意思而表现了。而表达出来的旋律,悦耳动听是为重要的,这就必要做到和谐才行。
这实际上就是早的文艺理论,而且这一原则,放在现在仍然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是不是?
2.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这是多么崇高的政治理想?“善政”“养民”想想都让人神往。
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怠政、懒政自古就是的天敌,、浪费从来都是败家的根源。
4.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喜欢书法的,这一句是不是特别熟?颜真卿颜鲁公的《争座位帖》上开篇就是这两句对不对?
5.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这句实在太熟了。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这一句也不陌生,但说实在话,“玩人丧德”,还真少听人说,倒是看人如此操作过。
……
《尚书》上类似的金句实在太多。爱读书的你,可以好好地读一下这本书。
先哲有言,书乃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每读懂一本书,我们的视野、人格就会提升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