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强强;
欢迎关注“文化点心铺”:这里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学无止境,每天陪伴!
关于人性的复杂,日本当代作家东野圭吾曾说:“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眼,都觉得真是发人深省,一语中的,说得太精辟了。因为在世人眼中,人心不就如此嘛!深不可测,不能正视,经不起考验。多数时候,让人信任的是人心,让人害怕的也是人心。
但是,对于这句话,有些网友却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一个人如果过于耀眼,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他的心也是不能够直视的。关于这种理解,笔者深以为然。举凡历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文人大家,我们后人有多少能够自己真正了解他们呢?在耀眼光环笼罩下,他们的内心往往也被神圣化。
事实上,他们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也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就像宋代大词人苏轼一样,后人提到他,总是将他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赞叹不绝。可又有多少人会尝试着去了解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呢?其实,苏轼也是凡人,一首唯美相思词《蝶恋花》,虽然写满惆怅和憔悴,读之却倍感亲切。全词如下:
蝶恋花
昨夜秋风来。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流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苏轼的词,很多都有详细的出处和记载,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对此,后人真的应该感谢历史上那些收集、整理和研究苏轼作品的人。不过,苏轼一生历经生死,宦海浮沉,写下了许多诗词作品。不可能每一篇作品,都能够被详细而准确地记录下来。
因此,有些诗词作品的具体写作时间和背景,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了,只能在历史典籍中找到一些零星的记录。所以,由此在学术界也产生了很多争论,这首词亦是如此。在《总案》和《编年录》中并没有关于这首词的记载。
但是,在苏轼的传记和个人词集中,却找到了这首词的踪迹:此词大概作于公元1085年。当时,词人在闲居江苏常州1年后,因司马光、范纯仁的大力推荐,又复知登州军州事。时值九月,苏轼不得不把妻儿留在常州,自己一人坐船前往登州。在经过楚州时,江面上突起大风,波浪汹涌,词人不得不羁留馆舍。
想到自己半生漂泊,仕途多舛,想到留在常州的妻儿,想到自己福祸难料的前途,苏轼的内心是极度复杂的。深夜时分,秋风冷寒,月光皎洁,此时词人终于展露出一个普通人才有的状态:惆怅、焦虑、思念、彻夜难眠……这样的苏轼,没有了照耀的光芒,反而让人更觉亲切。
这首词,与其说是一首写给家人的相思词,不如说是一首描写词人人生与思想发生变化时的心态词,真实、亲切、感人。词作上片描写深夜时分,江面上秋风袭人的寒冷,以及词人彻夜不眠的心态。开头一句“昨夜秋风来”气势磅礴,笔下生风。
其中,“昨夜”点明时间,“秋风”点明时令,“”点明风势。而一个“来”字,既写出了秋风的强劲,又暗含着人生离别、前途未知的忧愁。这忧愁就像秋风一样,笼罩着词人的内心世界。紧接着,词作二、三句“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则是写深秋之夜,秋风寒冷袭人的状态。
月光惨白,冷冷把照进室内,和着袭人的秋风,真是“冷透人衣袂”。一个“透”字,极其传神地描写出了秋风寒冷的程度,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此时,不仅是秋夜,还有秋风秋月秋冷,于是便自然而然地引发出了后两句“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词人裹着厚厚的被子,却依然“愁不寐”,感觉那“玉漏”滴得太慢,就像悠长的岁月一样。而那“愁”,不是因为词人真的感觉太冷,而是心里有太多的难言之隐。这种“愁不寐”、“玉漏长如岁”,生动地道出了词人独坐床上,艰难地企盼天明的煎熬心态,真是入木三分。
那么,词人究竟在忧愁什么呢?他心里究竟装了什么难言之隐呢?对此,这2句没有给予回答,只是做了过渡。而后,词作下片为读者揭示了答案:词人思念家人,对回朝命并不是那么热衷。下片首句“羁舍流连归计未”:我这个旅居外地的游子,其实还没有回朝廷的打算。
除了不慕功名,不羡富贵,词人此时内心之所以惆怅的原因,还有对家人的“相思”。词作下片二、三句“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是说:在梦中,我仿佛回到了家人的身边,高兴极了。可是,梦醒之后,我却更加痛彻心扉,“魂销”魄散,肝肠寸裂。回头看看枕上,满是相思泪。
后,“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2句更进一步抒写了词人内心因羁旅思妻而产生的感伤情怀。苏轼与妻子情深意厚,彼此之间的相思是共同的,“新书报我添憔悴”,我拿着妻子的信,知道她因思“我”而一天比一天憔悴,可我同样也因为思念他,而一天天变得憔悴。
整首词读到这里,给人大的感觉就是:没有了苏词以往的那份豁达从容、乐观积极、潇洒自在,充斥在词作字里行间的都是普通人才会有的忧愁、焦虑、惆怅等负面情绪。然而,苏轼的光芒并不会因这首词而变得暗淡,反而变得愈发耀眼。这样的苏轼,将神性与人性融合,让人觉得无比亲近!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