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还记得这些名字?
在上海无声打拼明天的聋人快递员团队;浦东明天华城小区封闭管理期间爱心接力的志愿者们;为助力抗疫、个人捐款50万元的上海市民黄士平;“教科书式”救下老伯的格致中学高一男生盛晓涵;去年春节,连夜赶制点心送往多个发热门诊的“模子”夫妻……他们的故事经新民晚报报道,曾经感动一座城、温暖一座城,让人动容牵挂。
今天,新民晚报记者回访他们,重撷过往善举,收获新鲜感动。一个个朴素而动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座城市的光芒与温度并非偶然乍现,它柔软绵长。
暖心故事
2020年10月27日晚,63岁的王老伯(左)突发疾病倒在路边,格致中学高一男生盛晓涵放学路过,在等救护车时持续对其实施心肺复苏,为老人赢得抢救时间。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网友点赞
少年无畏,见义勇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青年未来可期!
救人少年盛晓涵
“先修学堂”听医学“大咖”讲课
去年12月,格致中学男生盛晓涵在上海街头通过心肺复苏挽救63岁老伯的事迹,被全网刷屏点赞。他不仅成了校园名人,也一度被各种社会活动包围。虽然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受了点影响,但是他觉得,见识了各种各样的“大场面”后,自己似乎变得更成熟了。
这学期期中考试,“学霸”回归,他第一次考进了年级前十名。今明两天是学校期末考试,盛晓涵说,觉得压力还是有点大,毕竟在高手如林的校园里,要保持领先着实不容易。下周,他和同学们还要迎来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三门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随着高一进入尾声,又看到高三年级为奋战高考拼搏的样子,盛晓涵觉得,自己的进取心更强了,在学业上也更努力了,比如记笔记,就比以前更卖力。
去年,经过多方打听,被盛晓涵救起的王老伯在身体恢复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格致中学,为这个温暖而勇敢的少年送上锦旗,道声感谢。盛晓涵说,他和王老伯加了微信,平时虽然联系不多,但逢年过节,作为晚辈,他总会主动去给老人家发个消息,道声问候,延续着这段奇妙的缘分。今年2月,他获得一笔用于表彰凡人善举的5000元正能量奖金,经过本报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线搭桥,这笔奖金,为一位患有先心病的2岁拉祜族小男孩,换来了重获健康的机会。
“但是你想,医护人员每天都在救死扶伤,他们每个人都挽救过多少生命!相比他们,我做的这些真的只能算是‘萤火之光’。”今年年初,复旦大学推出了“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优先吸引沪上众多高中学子“”名额。从3月开始,除了节假日停课,盛晓涵的每个周日下午,都在基础医学“先修学堂”教室内度过。消化内镜科、影像科、眼科、新生儿护理科、妇产科、内分泌科……各个学科一线“大咖”轮番授课,不仅向同学们介绍医学常识,更讲述医学的故事、医者的故事,这让盛晓涵受益匪浅。“比如,听上去‘看片子’很轻松,影像科老师光介绍各种仪器和方法,就写了满满一黑板;消化内镜科的医生告诉我们,消化内镜技术之所以需要不断升级,就是要病人在调节过程中不那么难受,这和医学的人文关怀很吻合。”盛晓涵坦言,几个月的先修课堂学习,让他对这份职业更多了一份了解,更多了一份尊重。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暖心故事
“你好,我是聋人快递员,请开门。”这是对讲机事先录好的语音。上海,有这样一个聋人快递团队。通过拼搏,他们的人生同样自信且精彩。2020年8月18日,本报报道了聋人快递员的感人故事,推动这一新型业态在全国复制推广。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
网友点赞
努力工作的人都是勇士!感谢我们的城市有这么大的包容心,让所有人都能有机会。
聋人快递吾声快递
不断磨合调整继续为梦想打拼
今天早晨6时许,在绥德路555号的圆通快递站点内,20余名快递员已经就位,开始卸货、分拣,赶着把市民们“618”的血拼成果送到他们手中。忙碌,却安静,因为其中半数员工是聋人——这里,就是2020年8月18日曾因本报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全国聋人快递团队“吾声快递”的自营站点。
去年8月18日,本报头版头条及6版发表报道《“你好,我是聋人快递员,请开门” 四十名聋人小哥奔跑在上海 无声快递打拼美好明天》,新民网及新民晚报官方微信也发布了融合新闻短视频和图片、文字的新媒体报道。报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不仅迅速在百度热榜、今日头条热搜榜双双登上第1位,在微博热搜排名第7位,还引发新闻联播、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等数十家上海及全国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重点时段和篇幅进行跟踪报道,更被“上海发布”等大量新媒体全文转载,影响巨大。
市民纷纷对这群特殊的打工人报以善意。在新民晚报官微上,大量网友留言为聋人快递小哥和上海市民点赞。各地特殊人士和残疾人工作者也关注此事。河南郑州工技大特教学院设计专业的8名聋人大学生在老师的推荐下来到“吾声快递”实习,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也与“吾声快递”合作,在当地面向14名一级、二级重度肢体残疾人展开电话客服培训。
去年“双11”,大考来临,“吾声快递”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11月9日,远在宁夏的6名肢残人客服远程上岗,协助上海的2名电话客服员一起,为奔波在大街小巷的聋人快递员做好后台服务。同时,一批聋人兄弟也从各地赶来加盟。今年春节,去年“双11”期间刚来到“吾声”的两名聋人大学生,分别给父母寄去2万元的大红包,这是他们用汗水实现人生价值的生动写照。
当然,作为一项全新尝试,“吾声快递”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聚光灯以外,他们也经历过各种磨合和调整,如今的聋人快递员从多时的五六十人减少到十来人,其中逾半数是大学毕业生。上个月,一度总被公司罚款导致严重亏损的站点终于实现了收支平衡,创始人顾忠说,在这个陌生领域交了不少“学费”,如今,他们会继续磨练内功,以更好的服务换取市民的支持和理解,继续为梦想打拼。
新民晚报记者
孙 云
暖心故事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凌晨4时许开始,沪上多家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相继收到匿名市民送来的刚出炉的面包和点心。这是一对上海夫妻连夜购买材料赶制的,加起来总计有150只面包和13公斤点心。
网络截屏
网友点赞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上海的美好,体现在人与人之间浓浓的温暖!
给医护送面包的模子夫妻
每天坚持提供6份爱心午餐
2020年1月26日,新民晚报头版、4版发布的报道《凌晨三时光哥夫妇送自制甜点》以及同期在新民晚报官方微信、新民晚报官网等新媒体渠道发布的《模子!上海一对夫妻心头一动,一个通宵干了件令急诊科医生又惊又喜的事》,是2020年抗疫中上海媒体的第一条爆款新闻,一经发布,迅速刷屏。官微阅读量1小时即破“10万+”,总点击量近500万,“在看”超过1万,评论数千条。
这篇报道的主人公——星夜赶制面包送往上海各大发热门诊指定医院“投喂”医护人员的一对上海夫妻,一时间也成为了在微博、百度等各大热搜榜排名前列的“民星”。他们克服春节假期物流停运、缺乏原材料等种种困难,星夜赶制面包等点心,送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手中。这篇催泪的报道感动了广大上海市民,也向全国人民传递出温暖的上海温度和坚定的抗疫信心。
被读者昵称为“模子夫妻”的这对夫妇,用自己的凡人微光,带动了一股持续数月的“投喂”潮。许多市民自发购买咖啡等各种外卖,或募集牛奶等营养品送往各大发热门诊指定医院,今年1月29日,“熊爪咖啡”的聋人咖啡师和志愿者们还带着咖啡、护手霜等爱心物资,送到封闭管理中的仁济医院西院。许多拉面店老板、咖啡馆店主等爱心市民,把爱心食品“投喂”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抗疫志愿者等手中。
每每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各种“花式”投喂,“模子夫妻”都深受感动,感慨在那段特殊的岁月中,上海人民齐心协力共抗病毒,体现出团结一心的力量,深深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一转眼的功夫,快一年半过去了,顾晓光和阴玥夫妇俩回归到平凡而不普通的生活中。身为名厨的顾晓光工作越来越忙碌,不仅在店里烹饪各种美食,还要经常参与录制各种美食专题节目,还参加了公益午餐联盟,每天提供6份免费爱心餐。
妻子阴玥是徐汇区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去年2月,她报名参加社区疫情防控,被区残联选派支援虹梅路街道,在小区门口对进出居民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前天,她又刚刚结束支援斜土路街道新冠疫苗接种的志愿者服务。
新民晚报记者
孙 云
暖心故事
2020年2月,上海市民黄士平背着超过5公斤重的现金30万元,从宝山换乘两辆公交车来到新民晚报社,委托报社捐给市慈善基金会。这是他省吃俭用多年攒下的积蓄。21天后,他又委托新民晚报社再捐20万元。黄士平捐款50万元,是抗疫期间上海市民个人现金捐助高的。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网友点赞
这就是上海普通百姓的一份爱心啊!在此刻,信心比黄金更加可贵!
“捐款爷叔”黄士平
“这辈子做的大对的事”
今年4月,60岁的黄士平在接种疫苗时,被旁人一眼认出。“上海‘爷叔’真是大气,一个人为抗疫捐款50万元!”面对周围人的夸赞,黄士平憨憨一笑,连忙摆了摆手:“没法去前线,只能在后方支持。与医护人员相比,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去年2月3日,不富裕的上海人黄士平,一口气做了一件“豪奢”的事情。他一大早从宝山区顾村镇出发,换乘了两辆公交车,兜兜转转2个多小时,赶到本报读者接待室。背上的旅行包里装着沉甸甸的30万元现金,准备通过报社捐给市慈善基金会。其实,凑齐这笔钱并不容易。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跑了好几家银行,还向87岁的老父亲借了2万元……22天后,他再次向市慈善基金会捐款20万元,用于抗疫。
黄士平说,这是这辈子做的大对的一件事。“我妈妈生前总对我们说,日子好了要珍惜,要懂得感恩、感恩社会。”他说,大灾大难面前,每个人心中的家国情怀被点燃,那是一个个不灭的灯火。当看着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并肩战“疫”、守望相助、奉献光热时,他也想回报这个社会,继续传递这座城市的光和暖。
在荻泾花园居委会书记须敏雅眼里,老黄是一个热心且低调的人。须敏雅讲,去年重阳节,得知顾村镇敬老院住着十多位无经济来源的孤老,黄士平特意带着大包小包上门慰问,给他们送去御寒的衣物等。老人们眼眶湿润,紧紧握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去年,黄士平被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见义有为(战疫)先进”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被授予“宝山区道德模范(宝山好人)”荣誉称号。接连获得这些殊荣,“上海爷叔”黄士平连连表示“受之有愧”。“这些并不只是一时的荣誉,也是在不断鞭策我要一辈子做好事,今后继续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让他开心的是,如今95后女儿黄诺舟视他为骄傲,有志于向父亲学习,懂得感恩、乐于付出。
生于斯长于斯,黄士平对上海有着很深的情感。这些年,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他的话来说,变得更美丽、更包容。“我们每一点付出,都可以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让身处这座城市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
新民晚报记者
季晟祯
暖心故事
2020年12月,浦东明天华城小区因新冠疫情散发病例而封闭管理。14天里,涌现一串感人故事:一对夫妻批发的土豆滞销,全小区闻风而动“吃土豆”;意外滞留的电脑修理员和的哥当起志愿者;“折返跑大姐”免运费送货上门……这背后,有许多基层工作者的默默付出。
新民晚报记者 萧君玮 摄
网友点赞
友爱的邻居,有爱的城市,这就是正能量的传递!让我们看到了上海人的坚韧不拔与暖暖善心。
“一修哥”葛庆海
明天华城小区志愿者群不会散
“儿子问我,修这些东西收钱了吗?我说当志愿者不收钱!儿子就说,老爸真帅!我现在都记得。”
到明天华城小区的朋友家中修了20分钟电脑,却“换”来14天隔离,对这段特殊经历,“一修哥”葛庆海记忆犹新——当时,他发挥专长当起志愿者,修电脑、修宽带、修打印机、修燃气灶,成了封闭小区里的“外援”。“你们新民晚报给我起的这个外号‘一修哥’,大家都说很贴切,还要我去注册商标呢!”葛庆海语中带笑,“许多人看到报道后说我是榜样,传播正能量。没想到,我做的这些事能获得这么多认可。”
尽管不住在明天华城小区,回归正常生活的葛庆海仍不时过去看看。他在那里交了不少新朋友,也多了不少生意,许多人因为看中他的友善主动找上门来。
“明天华城有一个志愿者群,是那14天里建的,我们大家关系都很好。”葛庆海说,前不久他还帮了个忙,原来,有志愿者正在微信群内帮忙销售玉米,他也加入了“吆喝”大军,一口气卖了50多份。和葛庆海一样,群内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仍在爱心接力。
“半年多来,我们小区的志愿者群没有改过名字,也没人退群,总舍不得解散。”明天华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董春雨是志愿者群的群主,她也提到了“消灭玉米”的故事。原来,志愿者小周家住郊区,有一次回家时,村里年纪大的阿姨求助,问能不能帮忙在网上销售玉米。“大家想到了去年一起消灭滞销土豆的事情,就说要不在志愿者群里试试看?没想到,推广一下发现有很多志愿者出来响应。”
群里又热闹了一番,这让董春雨觉得很暖心。“平时大家的生活回归正轨,忙于工作学习,但大家都没有退群。相信一旦这个小区有所需要、有所召唤,大家还是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说到这里,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好像又看到了那14天里大家同甘共苦的情形,好像找回了当时建群的初心。”
经历过封闭式管理的明天华城小区,总有一股团结的劲。董春雨说,这在疫苗接种推广时就可见一斑。“很多居民很早就响应了,在志愿者群里,我们也会做好宣传引导,每天更新接种点状态、疫苗供应情况等等。”
“个人的力量也许有限,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去做同一件事时,就会充满力量。”董春雨感慨。相信,明天华城志愿者群不会散,普通人的爱心接力也将继续。
新民晚报记者
杨 洁
新民眼工作室
编辑 | 顾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