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亚战争使我打开了回忆,2003年美军占领巴格达三个星期,我从约旦和伊拉克边界入境伊拉克,坐跨国巴士,中午从约旦首都古罗马剧场附近驶出,傍晚到达约伊边界,当时伊拉克没有建立新政府,社会是无政府状态,大巴晚上不敢进入,一直呆在边界上到天明,车上都是在约旦躲避战火的伊拉克人,刚跨过边界本来安静的车厢立时活跃起来,兴奋的语调在车厢洋溢,尽管他们知道根据约旦新的规定,伊拉克人一出约旦就无法再进入约旦,晚进约旦的都被拦在边界外,住在约伊边界空旷地带的帐篷里。在但是思乡的情绪真是挡也挡不住。出了约旦边检大约一公里到了伊拉克边检,是美国大兵把守,我们下车将护照交给美军登记就放行了,不需要签证,也不会承认老萨的签证,我没有签证就这样进去了。在排队登记的时候我主动和美国大兵聊了几句,问他们到这里多少天了这样的,这时候发现同车的伊拉克人面色都紧张,和我同坐的是一个画家,在车上还在笔记本纸上给我画了肖像素描,此时特意从我旁边退远了几步,可见在老萨时代他们的日常心态。后来见美国人对我很友好,等我收回护照要回车的时候,他们又高兴起来,有一个还智商不及格一般地兴奋地问我:“是你朋友啊?”美国兵对这些伊拉克人语调很客气,见面第一句话是说“Good morning !”只有一个留用的伊拉克人有点气势汹汹,可能是习惯使然吧。进入伊拉克后有高速公路直通巴格达,路上车很少,会看到路边油管上的熊熊火光和弥漫无际的黑烟,还有被空对地导弹摧毁的伊军坦克残骸。到了巴格达找好住宿后,旅馆老板叫我不要走远,下午时分不到傍晚就会枪声大作,果然下午四点左右枪声就响起来了,主要是手枪的声音此时彼伏,有开始游荡的“阿里巴巴”(贼、强盗的意思)一伙伙在朝天开枪,更多的是市民们警告性或者凑热闹般地朝天鸣枪,手枪的子弹从天空掉下后都撞成一层皮,掉下来的步枪子弹可不是这样都是完整的弹头。进入巴格达后遇到了很多的事,慢慢来讲都是故事。图一是在伊拉克边界的美军在拿着书写垫板在登记护照,图二是在进入巴格达的路上。当时的照相机丢了,新买的很差拍出的照片都这样。扫描坏了现在就翻拍了二张,可能更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