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笔墨网
菜单
唯美句子 励志句子 伤感句子 人生感悟 心情句子 爱情句子 经典句子 句子大全

《论语》智慧: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并承认自己的“无知”

来源:经典句子 发布时间:2024-06-24 09:21:56 点击:59次
笔墨网 > 优美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 《论语》智慧: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并承认自己的“无知”

文/任紫陌

儒家经典《论语》,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论语》中,不仅能找到立身处世之道,也能找到自己的生命目标。

读懂《论语》的人,生活多充满贵气,因为它既帮助你,远离了“小人”,也帮助你认清自己。

《论语》智慧: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并承认自己的“无知”

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明白的是道义,“小人”却只在乎利益。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想与“小人”结交,但很多时候,如果你没有孙悟空那般的“火眼金睛”,是很难分辨出“小人”模样的。而孔子,他一生都在与人打交道,所以,在“观人”这件事,也颇有自己的见解。

从面相上说,“小人”具有以下特点:

比如,两眉之间的印堂过窄,则代表其心胸较为狭窄,还总喜欢推卸责任;嘴唇薄的人,通常怨气较重、嫉妒心也很强等等。

所以,具有这样特征的人,就是“小人”?不具有的,就是君子吗?

当然不是,因为孔子的“观人术”,也并非百试百灵。就连他自己,也曾看走过眼。

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粗鄙,从面相上看,难堪大任,所以孔子对他并不看好。可没想到的是,这个学生却在日后,闻名于诸侯。

可见,面相只能作参考,认清“小人”,还要看他的“言行”。

所以,孔子提醒后人,要远离喜欢造谣生事的“小人”。因为“君子爱讲正理,“小人”总说歪理”,而喜欢造谣的人,擅长的就是挑拨离间,祸乱人心。

《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美人貂蝉,使董卓和吕布二人反目成仇。他利用董卓、吕布对自己的信任,激怒吕布,杀掉了董卓。董卓信了他,丧了命;吕布信了他,帮他除掉了董卓。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尤其提醒后人,要远离那些能说会道的“小人”。彼时的孔子,见到能说会道的宰予,以为找到了个“乖学生”,没想到他却上课睡觉、不思进取。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被人称赞,总容易让我们飘飘然,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牵着鼻子走。

所以,能说会道的“小人”,便认准了人性的这一弱点,马屁拍得“铛铛”响,可一旦你失去了价值,他们便会狠狠地踩上你一脚。

小人就喜欢背后捅刀

袁世凯对光绪就是如此,他一边靠花言巧语,骗取了光绪的信任;一边向荣禄告密。终,光绪支持的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六君子也惨遭屠杀。

“小人”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利益,他们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到“散”的那一刻,“小人”才不管你的死活,因为“君子求诸己,“小人”则求诸人”。所以,只有远离这些“小人”,人生才能充满贵气。

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到了许多有关“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精讲《论语》十四章中,也挑取了一些重要的章节,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那么,若想人生充满贵气,只要远离“小人”就够了吗?当然不够......

光绪

人生之贵,在于认识自己的“无知”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世人以为,若没有孔子系统性的参透“礼义廉耻”,那人类就像生活在长夜般茫然无措。孔子作为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他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在后世,被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世人皆觉得他博学渊博,可他却只想证明自己“无知”?

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白话文:“我有知识吗?我有智慧吗?我也是无知的啊!有老百姓来问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只能从问题的两端入手,想方设法搞清楚、弄明白。”

在孔子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虽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但这里的“无知”,并不是“愚昧无知”的“无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不知”。

《论语》智慧: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深知这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即便一生都在学习,有限的生命中,能够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每当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他总是先虚心承认自己“不知”,然后再想办法找到答案。

事实上,这样坦诚、谦虚的孔子,反而因为“不知”,而获得了更多人的敬仰。

希腊学者希尔泰说 :“傲慢一现,谋事必败。”

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自认为天下无人能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公元前260年,秦军与赵军长平对峙,赵孝成急于求胜,派纸上谈兵的赵括前去应战,结果赵国大败,并损失了四十五万人。

赵括的惨败,在于他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懂“读兵法”,和“去打仗”还是有分别的。其实,人活一世,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还是重要的。

诚如西班牙思想家、哲学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的一样:“自封高贵,自以为是,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所以,清楚地认识自己,虚心地承认自己的“不知”,才能把路越走越宽,也才能让人生充满贵气。

孔子

人生之贵,在于懂得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不光能虚心承认自己的“无知”,还总是不断地学习,以求进步。在孔子看来,“见贤思齐”中的“贤”,并非单纯指“向某位贤德的人士学习”,也指万事万物背后的知识、以及现实中的生活技能。

在精讲《论语》十四章中,就通过“历史深处”的延展,记载了许多孔子生平学习的故事,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孔子是如何做到“见贤思齐”的。

据记载,孔子有三千门徒,七十二贤人。为了能准确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为了能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孔子努力地研读先哲经典,比如《诗经》、《尚书》、《易经》等。在他看来,这些古代经典,都是前人留下的智慧。

不仅如此,他还向庄稼汉和菜农们,讨教过种蔬菜、庄稼的方法;也曾专门去洛阳,向老子请教过礼仪方面的知识。在他看来,世间万事万物,都值得细细钻研。而他担心的,就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看见好人、好的事物,就想着学习;看到不好的人,也能由此人身上的缺点,来反省自身,并加以改进。孔子能做到如此这般好学,贵气自然也随之而来。

而《论语》,是弟子们记录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书籍,语言虽然浅显易懂,思想却极为深刻。能读出其中大智慧的人,想必人生也会如孔子那般,充满贵气。

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并承认自己的“无知”,拥有贵气的人生,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所以,有时间的话,多读读《论语》吧,因为它会成为你的“慧眼”。@京师普教

精讲《论语》十四章

上一篇:下雨等伞的说说精选36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经典句子

  • 《赏月季》七律
  • 若有人欲度虚空,菩萨摩诃萨欲度众生,亦如是《大智度论》
  • 《诗经·丰》:此诗直抒胸臆,写尽了女人追悔莫及的复杂心态
  • 贾高建的经典微信说说(??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 于希平的恋爱qq空间说说(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
  • 《四言古诗.凤凰于飞》平水韵(七阳)
  • 王小波《三十而立》:忠于理想是一辈子的事情
  • 《琵琶行》中说浔阳
  • 《诗经》专题:一只“癞蛤蟆”毁了一桩好婚姻!
  • 短诗:《蒲公英》—写给在外漂泊打拼的游子
  • 散文欣赏《看海》
  • 古人作事令世惊:苏轼五古《真兴寺阁》
  • 文奇诗奇书亦奇!鲜于枢《韩愈石鼓歌卷》:酣畅淋漓又森严规矩
  • 李白的《将进酒》有多飘逸?开篇就是平铺作赋,杜甫惊叹神来之笔
  • 与曾舜晞一起品读《过故人庄》,赴一场古诗之约
  • 那日之曹操,即为今日之你我!!知我当歌《短歌行》
  • 经典句子相关栏目

    推荐经典句子

  • 冯明的回忆微信说说(南来北往的风南来北往的人匆匆而过)
  • 十指连心的痛句子_摘抄精选
  • 深情厚谊造句子_2024精选
  • 形容自以为是的人经典句子_摘抄精选
  • 悼念舅舅去世的句子_短句精选
  • 女儿是爸爸小情人句子_短句精选
  • 亏欠父母的感恩的句子_短句精选
  • 形容收获麦子的句子_秒赞精选
  • 新经典句子

  • 《论语》智慧:人生之贵,在于远离小人,并承认自己的“无知”
  • 下雨等伞的说说精选36句
  • 即将出发的心情说说精选46句
  • 一诗一花一意!绝美
  • 怦然心动图片头像精选66句
  • 你读过美的一句诗是什么?|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 下雨自己带伞说说精选52句
  • 新的一天开始简短说说精选74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