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七言律诗,易中天网上征集后一句,各种续写你挺谁?
诗词联句是自传说中的汉武帝柏梁台与群臣赋诗后,就有的传统。属于诗歌创作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样的群体行为,往往是为了某一种助兴的场合,酒会、生日宴什么的,因为这种应景的性质,产生的作品质地不高,但作为一种玩法,自有其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有联句行为。近现代一代伟人***主席,也是酷爱诗词,青年时期有过不少联句之作。
作为文人游戏,诗词爱好者尤好,到了当代,尽管写诗词者号称百万之众,玩诗词接龙的不少,好像诗词联句的不多。文化界名人玩的也更少了。不过学者易中天倒是发表过一首联句七律,是他与好友,也是作家的野夫共同创作。全诗如下:
《元宵节联诗》
年年朗月满春江(易),故国佳人俱渺茫(野)。
水岸招魂谁独在(野),沙洲顾影雁双航(易)。
如云心事如帘卷(易),画饼生涯画梦凉(野)。
今夜流霜惊又见(野),________________。
一看诗题,就知道是个应景之作。不过相对易中天之前发表过的一些打油诗,这一首上道一些。甚至可以说是有模有样。题为元宵,写欢乐佳节,老题材了,能联出什么来呢?
首句便点出了月字,月、春、江,正是元宵时节,彼此互映,又是热闹与空寂的对照。开首这句,有一些春江花月夜的旧调气息。不过也扣了部分诗题。这是易中天的开头。
次句野夫接, 由眼前之景,转入故国佳人的思绪。这里的故国,应该代指京城,指理想。佳人则代指爱情。理想与爱都成空,突然有了人生虚幻感。这里与第一句的元宵朗月形成对比,更加深了某种哀伤。诗也由欢快转入凝重。
第三句一接,又将上文故国佳人的寓意指向屈原、湘夫人的典故。一下子有了坐实之感,将上一句的空灵击灭,野夫的这一句联得差了不少。较好的开局,到了颔联就不行了。易中天也只能接了一句雁双航。注意这里的“航”,不是我们常见的“行”。可能是为了与出句的“在”相对,易中天用了具有动词意象的“航”,但懂诗词的人不会用让人别扭的“航”,一定会用“行”。易中天功夫还是浅。
颈联又回到元宵主题,写元宵节,大家欢乐喜庆的时候,人人处处热闹的地方,诗人心事却上来了,一陈眉头一皱的荒凉。虽然不知因何如此,却确实在这么表达。野夫对句对得好,但易中天的出句还是别扭,心事如卷帘,颇似强行凑句,又才力不济,成了夹生。不好。
到了尾联,写到了元宵节的流霜,还故作戏精地用了一个“惊”字,不知为何要用这个字,可能实在接不下去了吧,易中天搜肠刮肚,后只好求助于网络。于是将这首未联完的七言律诗,保留后一句空白,发到了网上。向广大网友征集后一句。
和者很多。网友脑洞也很大,什么续的都有,不过众多之中,有一句“一杯浊酒唱大荒”倒是甚和我心。将凄凉释放于奔放之中,虽是传统旧调,意境却顿显不俗了。你们觉得呢?
另外还有“船头怕问客行藏”,“横铺乍寒光”等。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续后一句?欢迎众网友各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