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随手写了一篇《解读《三体》黑暗森林法则,迄今为止伟大的科幻文学公理》,没想到有1000多条留言,大部分读者对于这个结论的反馈还是很正面的,但是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依然在徒劳的较真黑暗森林法则能否成立的问题上。
对于提出不同意见,我相当欢迎,起码大家做出了思考,而且对于黑暗森林法则是否正确,以及这些不同意见是否正确,我都很难做出判断。
这就像那些希腊(方)伪史论以及质疑相对论的情况一样,一般人根本无法做出判断,而且科学这个东西不同于宗教,它是随时可以推翻,实现自我迭代的。比如像19世纪末,由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学、经典统计力学构建的经典物理学大厦看起来无比辉煌、无比坚固。当时,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的导师,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普·冯·约利教授甚至告诉他,“物理学基本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让他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然而,这座美轮美奂的大厦在开尔文爵士“两朵乌云”(黑体辐射和以太理论)近乎诅咒的阴影下千疮百孔,继而轰然倒塌,既之而起的相对论(广义、狭义)和量子理论。
随着人类在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大踏步前进,这两个理论哪一天被新理论代替并非不可能。
所以说,争论黑暗森林法则是否成立根本没有意义,就像费米悖论、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否正确一样。
当然,在评论中很多人以“人类看着蚂蚁会对他们进行毁灭吗”来论证黑暗森林法则的错误,倒是很有必要反驳一下。
首先,蚂蚁是一种文明吗?
不要被《三体》小说的精彩剧情带偏了。比如我跟你是大神级文明和弱小文明的差距,我可以叫你是虫子,毛毛虫,蚂蚁,这只是一种科技力量差距的类比而已,但是你本身不可能是虫子,毛毛虫,蚂蚁,因为这就没有意义了,虫子能进行技术爆炸吗?能进行文明重塑吗?它连基本的意识都没有,更像是两个维度的文明一样,怎么能类比黑森法则呢?
水熊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五亿年,不用说社会形态,连自身进化都没有出现多大变化,你能说这是个文明?文明基本定义要有社会组织,要有意识形态,要有技术爆炸、自我反思和种群迭代的能力。
其次,即便如此,黑暗森林法则依然起着作用,在智人走出非洲大草原,横扫亚欧大陆的时候,很多对于智人来说具备威胁,但完全不明白是什么的动物大面积灭绝,就是好的证明。
后,不要老是局限于地球这个生态圈中考虑问题,一定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不能仅凭想象,头脑一热就说这个不行那个有问题,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那么,《三体》以及其黑暗森林法则的意义何在呢?
第一,由东方人(超出了中国人、亚洲人范畴)提出的比较解释费米佯谬(即费米悖论)的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总结过,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于“费米佯谬”至少已经提出了50种解释,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是外星文明已经来到过地球,只是我们无法发现或不愿承认。由此又推论出:动物园假说”——认为地球就是先进外星文明设置的一个宇宙动物园;“隔离假说”——先进外星文明为此留下地球不受干扰地单独存在着,为它们提供原生态的宇宙文明信息资源;“天文馆假说”——人类很可能是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另外,还有主张外星人已经混杂在地球人类中间的;主张智慧外星人类似全能上帝的;甚至主张地球人类本身就是外星人。
二是外星文明存在,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们还未和地球进行交流。比如外星文明过于遥远、它们目前还没有和我们直接接触的星际航行技术;或者,它们也在向我们发射信号只是我们尚无能力接收或理解;或者设想外星文明对地球文明没有兴趣(比如嫌地球文明太原始),
三是外星文明不存在。这个可能性存在,但是可能性不大。
上述解答,全部出自西方的科学家之手,其中有许多是以学术文本发表在科学刊物上的,当然也有一些来自极具思想深度的幻想小说——比如波兰科幻小说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S. Lem)的《宇宙创始新论》就是这样的作品。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始终未能在这个问题上插过一句嘴。直到《三体·黑暗森林》问世,情形才有了改变。仅此一项,《三体》就无愧于中国甚至东方有史以来伟大的科幻小说的地位。
何况黑暗森林法则还仅仅是《三体》的众多脑洞之一,很多科幻小说,包括长篇科幻小说围绕着一两个脑洞写出来就已经很骄傲了,而《三体》的脑洞却成了筛子,这就如同梅西一般,其他球员有两三个他那样的过人或者任意球或者传球就可以吹一辈子,而他的任意球、过人、传球任何一个都可以做个把小时的集锦。《三体》如此强悍,足以成为自立于世界科幻之林、甚至在科学上也有所贡献的神作。
第二,它提供了很有意思的视角,这是科学史上关于寻找地外文明的争论,直到目前依然喋喋不休,争论不止。那么放在黑暗森林法则和宇宙社会学的大背景下,人类应该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呼喊吗?
大神文明不喊,普通文明不喊,你一个低等文明瞎喊,是二吗?
第三,《三体》是一部逆科幻小说潮流和逆好莱坞模式的“奇葩”。
在19世纪末科幻小说作者儒勒·凡尔纳所开启的“科学颂歌”旧时代之后,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整个西方世界的科幻创作者们,包括小说作家、漫画家和电影编剧导演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在“反思科学”或者“反科学主义”的这个共同纲领下进行他们的科幻创作。你会发现,几乎所有西方科幻作品中的未来世界,都是黑暗和荒谬的,作品中普遍展示科学技术的滥用和过度发展,反复警示科学狂人用科学技术祸害社会,经常警告资本借助科学技术疯狂逐利终将极度危害地球环境和公众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幻创作迅速完成了与国际的接轨。今天中国的科幻作家们,在整体已经完全被裹挟到这股潮流之中。
而作为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的刘慈欣,却恰恰是其中的异类,他是典型的“科学主义”的信仰者,坚信依靠人性根本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而只能依靠科技的进步。这个从黑暗森林法则的“技术爆炸”的重要性以及《三体》对于人性黑暗面的揭示可以地看出来。严锋教授在评论文章《创世与灭寂:刘慈欣的宇宙诗学》中写道:“刘慈欣已经远离了传统的革命英雄主义,开始走向黑暗的宇宙之心,却依然可以听到遥远的革命精神的回响。因为,为了总体而牺牲个体,为了目标而不择手段,这依然可以视为过去的革命逻辑的极端展开。”
而这恰恰是千篇一律渐渐走入死胡同,只能靠“爱、特和幽默”撑台子的好莱坞英雄故事所无法比拟和企及的。
除了的那句“在读过新出版的《三体》以及《三体Ⅱ·黑暗森林》以后,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的水平”,被认为是中国当今的三位科幻小说作家之一的韩松,在看完《三体III:死神永生》之后的评语是:“叹服,太伟大!刘慈欣这部小说……把我们写的那些科幻小说碾得粉碎。”一部作品被同行如此推崇,已属罕见。
其他的赞誉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珍惜《三体》吧,无论从文学价值还是科幻价值,它都是划时代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