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张泰山独臂挑山工的图片感动万千网友:残缺不全的双臂,微侧着头默默负重前行。他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位独臂挑山工名叫梁京申,年近60,从事挑山工工作已有30年,是泰山挑山工队伍中一个独臂挑山工。
29岁那年,他在采石中不幸被炸飞了一支手臂。醒来时,他无法接受。缺了一个手臂,啥都干不了了,活着还有什么盼头?万念俱灰的他偷跑出去上吊……
好在乡亲们救下了他,又不断地开导他。在医院躺了五天,他想通了,自己要是走了,五岁的女儿、年轻的妻子没了倚靠。为了这个家,他要活下去,他要重新站起来!
出院后,他开了个小卖部,算是有口饭吃。
不久,他听说有人在泰山做挑山工,脚力勤的话一天可以挣十多块呢,比开小卖部强,梁京申心动了,谁不想多挣点让家人过好一点呢?
春节后,他就跟着同村人外出了。可挑山工头儿一看他是个独臂的,立马拒绝:“你走路都晃悠,万一出了什么闪失,人跟货可都算我头上的,不行!”
梁京申苦着脸,他不想害人,可他确实想要这份工作。工友们都善良,想着他独臂不好营生,都帮着求情,个个都拍胸脯说愿意帮着梁京申,不让他出事。
头儿后才松口,让他试试,让他担些不容易摔坏的沙子、石块。少担一点,人家担100斤,他担60斤。别人一趟挣5块,他挣3块。
干了十多天,老梁却说:“不干了!”工友们有意见了:“你咋回事?好不容易给你求来活了,咋就撂挑子了呢?”老梁还是走了。
他真的撂挑子吗?不,他是回家“练功了”。老梁是个硬气的人,自己比别人落后,他心里不服气,他想把活练好了再去。
从绑担、上坡走“之”字步,到换肩,他扎扎实实练着。
前两个都相对简单,换肩是个难事,他就扎着马步,弓着腰,天天在院子里,右肩甩左肩,左肩甩右肩,慢慢地也摸到了门道。
一个多月后,老梁回到泰山中天门,归来的老梁让大家刮目相看,脚步稳,换肩灵活,落担后货物稳当。
他挑货物的重量也慢慢加到100斤、120斤、170斤。负重与大家伙无异,甚至还超出了大伙。
在一次担砂石的急活中,老板为了激励大伙,前两趟每趟5.8元,第三趟8元,老梁次次都能拿道第三趟的八元钱。
老梁是个很负责的人。若遇到风雨,他总是用雨布把货物包扎得严严实实,绝不把货扔在半路,按时按点把货送到,从不缺斤少两。
加上老梁生性豪爽,乐于助人,工友们有什么难事都愿意找他帮忙,村里谁想干挑山工的,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来找他。慢慢的,他干成了小工头,还完成了一件大活,被人津津乐道。
2000年,天街中段重建“蓬元”牌坊。起初用直升飞机吊运大石柱,飞机遇到大风坠落,运送大石柱成了一个大难题。
工程负责人找到梁京申,老梁琢磨了一夜,琢磨出了一个法子——扎“大架”抬!先选四根粗木杆,扎成“井”字形,固定大石柱。竖杠、横杠之间,各绑短顺杠,再系绳索,穿上杠子,两人一组,四人一抬。
整个大家伙足足有3吨半重,需要人手130多人。
启动那天,老梁把人安排好,他站在“大架”上,喊号子,指方向,大架子有如庞然大物般缓缓移动。
到云步桥时卡住了,桥宽仅三米半。老梁改换策略,指挥前边的人用绳子拉,后面的人用铁锹撬,一点一点向前挪。
更大的难关是南天门下面的紧十八盘,陡峭如天梯。
大伙儿齐声喊着号子,在震天的号子声中,大架子艰难地一点一点往上移动,一张张要紧牙关的脸,一条条汗光闪闪的古铜色脊背,就这样硬生生把石柱抬上了南天门。
老梁一下子成了“名人”,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里的日子也蒸蒸日上。
女儿在春节回家时,喊他不要做了,他嘴上答应着,等女儿回城了,他又拿起他那根老扁担,上了泰山。他说,在困难时,泰山给了他一份营生,他对泰山有感情了!
挑山工精神在老梁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许多:不被挫折打倒,对家庭负责;对待工友讲义气,乐于助人;对待工作负责,技艺不精时,能静下心来练习提升,不断精进,能接住事、干成事!
他不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在职场中的榜样吗?
文|星月在怀
#头条历史# #挑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