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并不避讳自己年轻的时候生活贫贱,“多能鄙事”。但是孔子在心里并不认同这些事情。《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的事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向他请教种菜的事,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出去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啊。在上位的人好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好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好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孔子十五岁起,就立志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被称为“六艺”的技能。这里面,孔子重视、精通的是礼。孔子很小的时候,就对礼感兴趣。他幼年玩的都是模仿礼仪程式的游戏。孔子的祖国鲁国是西周制度文明的奠基者周公的长子伯禽的封国,也是春秋时期保存周礼多的诸侯国。公元前540 年,晋国的正卿韩宣子到鲁国聘问,看到了鲁太史所收藏的《易》《象》和鲁国的国史《春秋》后,感叹说:“周礼都在鲁国啊。我今天才知道周公之德和周所以能称王天下的原因。”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孔子得以遍览鲁国所藏周礼。孔子还到东周,向当时的周守藏史老子问礼。
《论语》中记述了孔子对日常生活礼仪的要求:红色紫色的布不用来做内衣便服;夏天,在室内穿单衣,出门则一定要套上外衣;冬天穿羔羊皮的袍子,一定要搭配黑色的外衣,穿小鹿皮的袍子,一定要搭配白色的外衣,穿狐狸皮的袍子,一定要搭配黄色的外衣;加工食物要讲究,越精细越好,不吃切割得不合规定的食物。
公元前481年,孔子器重的弟子颜渊去世了。孔子很伤心但是当颜渊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子卖了,给颜渊买一副椁的时候,孔子却不同意。他回答说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置办椁,因为自己做过鲁国的下大夫,按照礼制必须坐车,不能步行。
孔子的这些行为,在当时和现在看来,都显得迂腐刻板而不近人情。事实上,他从不刻板地遵循礼制。对于不违背礼制本意的改变,他愿意选取简省易行的一面,但是,对于违背了礼制本意的改变,他绝不迁就。他说:“麻冕是礼所规定的,但现在人们戴丝冕,比麻冕节省,我遵从大家的做法。臣下拜见国君时,在上堂之前要对君主鞠躬行礼,但是,现在却是上堂后才鞠躬行礼,这是傲慢的表现,尽管与大家的做法相反,我还是先在堂下鞠躬行礼。”他说:“礼啊,礼啊,难道就是玉帛这些东西吗?”和这些表面的形式相比,孔子更看重行礼时内心的真诚。他说:“礼,过于,不如从简,丧礼,大肆置办,不如本身的哀伤过度。
《说苑》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不太为人知晓的故事:楚共王的弓丢了,他的手下要去找。他说:“不要找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捡到了,还找什么。”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可惜了,楚王的心还不够宽大。应该说有人丢了弓,有人捡到了就行了,何必要加上楚国呢?"
《论语》书影
孔子重视人。一次,鲁国的马厩着火了,孔子听说后,赶紧问伤着人没有,却不问马的事。孔子很看重仁。齐国的管仲享用了超越自己身份的礼仪,被孔子看成是不知礼的人。但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建立霸政,尊王攘夷,维护了华夏诸侯国的稳定,维护了普通民众的平安,所以孔子认可他,称:“如其仁!如其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在他看来,如果不能心怀仁慈,就不用谈礼了。他说:“克己复礼为仁!”礼是达到仁的途径之一。
这个“仁”的本意其实就是修身,就是修己,就是反省自身。人只有反省自身才能自觉地按照该做的去做。所以孔子有一句话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他说仁爱的“仁”就是我们做人的“人”,我们作为一个人就应当有爱心。有爱心的表现就是亲亲,亲亲就是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