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觉得,古代人真是要比现代人无聊得多,但也浪漫得多。现代人,看一次月亮,都要等到八月十五,一年一度,求个仪式感。可古代人呢,只要入夜,即可望月。
思乡时望月,怀人时望月,喝酒时望月,夜谈时望月,或者倒过来说也可。他们看一回月亮喝一回酒,作一回诗,李白就是个中高手,留下的几首明月诗都堪称经典。而李白之外,白居易也有一首望月而作的诗歌,相比李白的狂放洒脱,白居易这首诗就说是读来令人肝肠寸断也毫不夸张。
诗王白居易
白居易的不少笔墨留给了劳苦大众,而这首写给抒发骨肉亲情的诗歌,同样反映现实,真实可感,感人肺腑。
望月有感·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释意:战乱过后 田地荒芜 骨肉流离
诗歌写作时间大约是在799年秋到800年春之间,唐朝廷派兵攻打叛军,战事就发生在河南境内,即白居易在序言里所写的“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白居易望月
战乱战乱,战后便乱。诗首句便概括出此番战乱后的惨淡局面:所有祖业都已成空,弟兄几人也分散在各地,无以相见。奠定凄凉悲痛的基调。
颔联接着写战乱后的场景,田园一片荒芜,骨肉几多流离,这一联是对首联的延伸和深化。上下句用“寥落”和“流离”两个双声词相对,使诗句在朗读时形成铿锵的语感。
而颈联则为人称道,诗人以千里孤飞、形影相吊的失群孤雁,以及秋风中断根四处漂泊的蓬草作比,比喻离散的骨肉兄弟以及远离故园漂泊在外的异乡人,比喻贴切,深情到位。
失群孤雁
后一联诗人以天上的一轮明月作结,这轮明月,古今多少人看过,对着它寄托着自己的思念,诗人在此,也以此作一个想象:四散在五地的亲人们,抬头看到明月时应该都会垂下泪来,此夜此间,都会思念起故乡。
特色:笔法老练 以平常语写事
根据诗作年份可以知道,写这首诗时,白居易正值二十七八的年纪,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是青壮年时期。但整首诗读下来,这笔法却已是老练,与我们熟悉的他后期的诗歌风格相去不远。
诗人并没有故意使用奇特的意象,所写的都是战乱后极为常见的场景,选用意象也很平常:荒芜的田园,孤零零的飞雁,漂泊的蓬草,一轮清冷的明月——几个孤寂冷落的意象,构成了孤苦凄冷的意境。白居易写诗的特点也就在于,能够用平常的语言,写出意味深长的诗歌。
孤雁与秋蓬
这是任谁经历都会无比痛心的苦难:一旦战争,百姓家园尽毁,土地荒芜,骨肉流离,四散飘零。
但诗人并没有止步于这苦难,而是仰望天上美好的明月,寄望于在这千里同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骨肉兄弟即使散落在各地,也都能同感到这一致的乡心。
白诗平易近人,不作艰深之语,他的目标就是令乡里妇孺皆能听懂。从这首诗看,读懂显然只是低级的标准,他不仅让人人都能读懂,还能令方圆几里的人听了都痛哭失声。即使千年之后的我们读来,也没有丝毫的障碍,诗歌跨越时空的动人力量就此凸显。
寂寥望月
在平常的语言中,诗人寄寓了浓郁深厚的情感,使人读之泪落。在古代,人要分离真是太容易,而想要重聚却是太难,所以李商隐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杜甫也有“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的凄楚感慨。
在白居易那里,“诗歌是现实的反映”,他反对诗歌脱离内容单纯地去追求奇特的语言,华美的意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是能读到沉甸甸的内容的:他不只在写自己骨肉兄弟的分离,更是在写整个战乱背景下,流离失所的百姓的情感归属。
事实上,读诗歌序言可知,白居易此时并非真正的难民,他的几位哥哥们其实是在各地做官,他的处境不至于像其他的百姓一般。可他们尤其如此,其他的百姓又何如呢?
白居易 琵琶行
而这番经历也的确为白居易后来的诗歌主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敢想敢书,提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于是中国诗歌史上便有了《秦中吟》和《新乐府》,以笔书写民间疾苦。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这是白居易当时代的文学理想,一个有胆识有才情的文学青年的文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