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后世称为诗魔,他的诗也确实令人“着魔”。白居易的诗,几乎能够满足一切诗歌欣赏者的趣味。爱好传奇故事和佳人爱情的人,可以读他的长诗《长恨歌》;激赏人生世事无常和相逢偶遇难得之人,可以读《琵琶行》;关心天下苍生者,可以读《卖炭翁》。
这还只是就诗歌内容而言,如果就诗歌的风格和文化属性而言,白居易通晓儒道佛三家,尤其是佛教颇有精深的修为。白居易的诗,兼具出世与入世的道法和境界,又往往富有哲理、诗意、关怀,甚至还带有极强的佛性和禅意。即便是一首极其普通的诗,细品之下,都会令人叹为观止,比如下面这首咏雪诗: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风雪之夜落魄的白居易被冻醒,写下此诗。但这短短20个字,却成为了一首备受后世推崇的经典咏雪诗。一首看似随意的信手拈来之作,却富于机趣和禅意。诗魔真非浪得虚名。白居易是一位十分敏感而细腻的诗人,他对人间的辛苦和悲凉有深切的体会。因为这种生命体会的促使,他对自然界、人世间的冷暖都格外能够体会。
比如对寒冷的体会,白居易的诗,就是很难被超越的。比如他在《卖炭翁》诗中,写人间极寒,就是透过人物心理来细致刻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明明衣服单薄,却埋怨天气不够寒冷,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令后世人唏嘘不已。而后面两句,写卖炭翁,天没亮就碾着冰辙出发了,就更加令人心酸和同情。这就是白居易诗的魔性之处。
在《夜雪》一诗中,白居易仍然没有直接写寒冷。这一次,他借助非触觉的感官,去写触觉的寒冷。白居易调动了视觉和听觉,去描写“夜雪”,写得机趣盎然又饱含禅意。诗的首句,用一个“讶”字,表明了一种难以抵抗的夜寒袭来。我们可以想见,白居易此时虽然拥衾而眠,但却觉得枕儿、被儿都寒透肌肤。
就在诗人惊讶不已的时候,他“复见窗户明”,看到窗户外面明亮如昼。这是极为反常的,夜深时分,窗外怎么会如此明亮呢?对于生活在北国的人,应该就能够推断,一定是积雪厚重,积雪发射月光,让夜晚变得格外明亮。以这反常的视觉体验,写雪之大,妙极。
不过,虽然说窗外明亮,但还是不能断定是因为大雪所致。第三句,诗人打消了这一层疑惑,断言道:“夜深知雪重”。为什么呢?因为“时闻折竹声”,积雪把竹子都压断了。这首诗就是如此魔性,让人读完不知不觉似乎也感受到了一种雪夜寒冷、寂静的况味。
然而,这首诗又十分富有禅意,因为一方面当我们理解为诗人在咏雪,另一方面,事实上这个雪又是“无”的,是在没有看到雪之前完全靠想象出来的。在有和无之间,一种人的感受和思考,就是禅修重要的一种领悟。此外,窗外和窗内,也是一组相互映照的意向。即便窗外积雪深重,但对于窗内而言,感受到的只是寒,但寒与雪,本来就并不是同一事物,不可划等号。当我们想象窗外积雪压断竹子,窗外明亮如昼,静谧,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非人世间的自然宁静。这种出世的意境,也正是佛家一种自由的状态。
事实上,如果考虑到白居易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可以把一首咏雪诗写得如此凄冷却美艳。白居易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人生失意落魄的阶段,被贬江州,前途渺茫。诗人不仅身寒,心里一定更寒,因此才会有如此禅意的出脱人世的感悟。
不过白居易注定是不可能出世的,在出世的心理状态下,他又一直在积极入世。即便被贬江州,他依然不敢懈怠职守,依然不忘体恤百姓,同情弱小。那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正是写于江州。那个落泪的江州司马,也成为后世永远铭记的诗魔。
只是不知道在写下《夜雪》的那个晚上,白乐天是否流下几滴清泪呢?这首《夜雪》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