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钟弱翁
【宋】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柳荫归牧图(局部)元·佚名
钟弱翁,名钟傅。钟傅好书好名,常命侍从携梯子跟从,以便他随时题写。相传他在平凉为官时,有一方士(被疑为吕洞宾)携牧童求见,弱翁指牧童说:“道人颇能赋此乎?”答曰:“不烦我语,是儿能之。”牧童遂提笔写下此诗。
这首诗虽依托神仙故事,但意思却极:以牧童的自在生活,告诫钟弱翁淡忘功名利禄。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青草铺地,绿茵茵方圆六七里,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这是白天优美的自然景观,有山野之趣,也有无拘无束的快乐;“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归来后,吃饱饭,已过了黄昏,蓑衣都不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这是乡村晚景,也是牧童的精神世界,潇洒随意,平淡淳真。
古人写牧童的诗不少,可以说,牧童和桃花源是相似的一个诗歌意象,不见得真有其人。这首诗语言朴直清新,平白如话,“由工入微,不犯痕迹”。后世编选者有将其掺入唐诗中的,作者也误为吕岩吕洞宾。
校对 李海慧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