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可是久闻大名,但仔细观察却已是2016年。我是在所住小区发现的,还开着花。当时不敢确定,就以手触之,果然闭合,这才确定看到的就是含羞草。
后来又在附近小区、济南趵突泉公园见之。
别看含羞草在中国这么有名,但它却是从国外引进的观赏植物。其原产地为热带美洲,现已广布于世界热带地区。
本植物在1645年传入台湾。1984年台湾出版的《杨氏园艺植物大名典》载:“1645年荷人引入台湾。台湾各地呈驯化野生。”1742年刊刻的《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载:“含羞草,高四五寸,叶似槐。爪之则下垂,状如含羞,故名。”(见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六·风俗·物产(附)·草之属》)
本植物在1717年之前传入广东。约在1717年刊行的《生草药性备要》(作者为广东生草药医家何克谏)收载含羞草,所用名称为“怕羞草”:“怕羞草 味甘,性寒。止痛消肿。风、手擘之则合。一名喝妖草。”(见《岭南本草古籍三种·生草药性备要》50页)1777年刊刻的《南越笔记》收载含羞草,所用名称为“知羞草”:“有曰知羞草,叶似豆瓣相向。人以口吹之,其叶自合,名知羞草。”(见《南越笔记卷十四·诸异草》)
本植物在1753年之前传入北京,当时用的名称为意译名“知时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郎世宁《画海西知时草轴》,画上有乾隆御题:“西洋有草,名僧息底斡,译汉音为知时也。其贡使携种以至,历夏秋而荣,在京西洋诸臣因以进焉。以手抚之则眠,踰刻而起,花叶皆然。其眠起之候,在午前为时五分,午后为时十分。辄以成诗,用备群芳一种。懿此青青草,迢遥贡泰西。知时自眠起,应手作昂低。似菊黄花韡,如椶绿叶萋。讵惟工揣合,殊不解端倪。始谓箑蒲诞,今看灵珀齐。远珍非所宝,异卉亦堪题。乾隆癸酉秋八月题知时草六韵。命为之图,即书其上,御笔。”从图中植物形态和御题中所说特征看,知时草即含羞草。乾隆癸酉年为公元1753年,而画中植物是由种子栽种而成,所以含羞草在1753年之前已传入北京。
本植物在1801年之前传入广西。约1801年成书的嘉庆版《广西通志》收载含羞草,所用名称为“呼喝草”:“呼喝草,干小而直上,高可四五寸,顶上生稍横列如伞状,叶细生稍两旁有花盘上。每逢人大声喝之,则旁叶下翕,故曰喝呼草(原文如此)。然虽翕虽开,或以指点之亦翕,前翕后开,草木中之灵异者也。俗名惧内草。(国朝商盘《惧内草诗》:此草趋时尚,垂头偃短篱。胭脂虽避虎,哮哦况闻狮。指佞安能及,忘忧未可期。刚柔应自审,不要疾风知。)”(见嘉庆版《广西通志全十册点校本卷九十二·舆地略十三·物产四·浔州府》)
1918年初版的《植物学大辞典》、1937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图鉴》、1956年出版的《广州植物志》、1988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39卷收载本植物时,所用名字均为“含羞草”。《广州植物志》还提到含羞草在广州被称为“怕丑草”。
本植物的所有名称都与其叶子对光热有反应,受到振动会闭合有关。
含羞草被人触动,触处的叶子会立即合拢,双双并合在一起,像人害羞捂脸一般,故被人称为“含羞草”、“怕羞草”、“知羞草”、“怕丑草”。人们对着它大声呼叫,它的叶子也会并合,因此也被称为“呼喝草”、“喝妖草”、“惧内草”(惧河东狮吼)。有人测试后发现,它的反应程度与声音的强度和频率有关。有人说,它在原产地时为了抵御风雨,才进化出了遇到振动就并合叶子的特异功能。
含羞草的叶子还会依据光热情况并合与打开。它的叶子晚上并合,早上打开,如同人要在夜间睡觉一般。中午也有一个这样的过程,颇似中国人午睡的习惯。因为它对时间掌握得好,像自带了手表,故有“知时草”之名。
《中国植物志》提到它的功用:“全草供药用,有安神镇静的功能,鲜叶捣烂外敷治带状泡疗(疹?)。”
含羞草虽然有用、有趣,但有微毒,不宜放在室内,可养在阳台或植于室外。
另外,还要注意防止它逃逸为杂草,因为在海南它已构成生物入侵。2012年出版的《生物入侵: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谱》一书就把它列为外来入侵植物,书中的含羞草‘生境及危害’说:“常生长在旷野荒地、果园、苗圃,为南方秋熟旱作物地和果园的常见杂草。全株有毒,广东西部和广西南部有牛误食中毒死亡的报道。”
含羞草的拉丁学名为Mimosa pudica Linn.,是豆科含羞草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