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位而立之年的诗人,将写完后一字一句修改好的诗歌寄给杂志,可是得到的回信都是拒绝。
不得已,他抱着自己拿写满诗歌的笔记本到杂志编辑部,向编辑阐述自己的诗歌创作,可是无一例外,答案还是拒绝。
人生有许多苦闷,怀才不遇是一种,真情遇见假意是一种,在生活面前迫不得已也是一种。
此时的诗人,自然不会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拒绝,但他也不会就此放弃,于是就挥笔写下一首《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中
这是诗人勉励自己的话,可是两年后,这首诗火遍了大江南北,他的诗也成了人传抄的妙品。
这位诗人就是汪国真。
2013年10月的一天,汪国真走下飞机打开手机,他的短信提示音不停地响起来,都是亲朋好友发给他的祝贺短信。
当天也不是什么节日,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却收到这么多祝贺短信。
看了信息才知道,原来是他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被习主席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上引用了。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山高路远》
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全国知名的诗人,可是看到这个消息,依旧惊喜不已。
作为一个诗人,没有比诗歌得到理解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2013年,我正在上大学二年级,有一次我从图书馆拿着几本书出来,有穆旦的诗集,史铁生的《务虚笔记》还有一些外国的小说,路上撞见一位朋友,她看见我手里的穆旦,就向我推荐了汪国真,她说:你可以读一读汪国真的诗,我很喜欢的诗人。
后来我去图书馆,找到了汪国真,图书馆里的汪国真诗集,不止一本,而是很多本,我随手拿了一本《热爱生命》,翻开一读,通俗易懂,白居易写诗追求连平民也读得懂,汪国真的诗,似乎真的连小孩子也读得懂。
但读着读着,有些句子就记在了心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自然也在其中。有人对我说,汪国真的诗,是真正的心灵鸡汤。
人生路遥,道阻且长,我们确实需要一些这样的鸡汤告诉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他告诉我们:“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
他还告诉我们:“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他也告诉我们:“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人生是有自由和追求的,但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提醒,需要一些鼓励的力量。
1956年6月22日,汪国真在北京出生。
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因此小时候的汪国真,不仅出没在北京的胡同里,也出没在那些大院中。
3岁的时候, 邻居家买了一个收音机,幼年的汪国真,总是跑到邻居家去,睁着漂亮的大眼睛听收音机,里面有歌曲、有相声,还有故事。
母亲担心他给邻居带去麻烦,就常在汪国真的恋恋不舍中将他拽回家。
当时收音机是稀罕物品,一台要一百多块钱,父亲的工资,连一家人生活都显得捉襟见肘,不得已,母亲只好卖掉自己的嫁妆,一只金镯子和一只金戒指,用120多块钱买了一台收音机。
母亲带着收音机回家的那天,汪国真高兴得一蹦老高。
除了听收音机,汪国真还喜欢读书,他不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也读《烈火金刚》《平原游击队》等当代小说,还读《红与黑》《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等外国名著。
他不仅读书,读完之后,他还把读到的故事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夏天的晚上,他们在房前或者大院的空地上,三五个小伙伴围着汪国真,听他讲故事,津津有味。
讲《岳飞传》,讲三国,讲水浒。
讲着讲着,自己也学到了一点武侠精神,上学的时候,班里有两个小霸王,想欺负汪国真,汪国真就捏着拳头往前冲,让小霸王们觉得他也不是好欺负的。
小霸王找同伴一起,他也拉来自己的朋友,丝毫不怵,丝毫不示弱。
读书的孩子,虽然文静,却不懦弱。
初中毕业那年,北京恢复高中招生,可是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家里有海外关系,汪国真成了“根不正苗不红”的一类人,所以尽管成绩名列前茅,依旧进不了高中。
上不了学,只能去打工。
那年他15岁,成了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里面的一名小学徒。
他开X51立式铣床,开始了“三班倒”的工人生活。
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他心里想的就是争取当一个八级工,这已经是技术工种里面高的一个级别了。
日复一日的铣工生活,越来越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与校园、与学习越来越远。
世事变幻无常,人生却总是如此。
汪国真的工人生活,一直持续了7年,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汪国真决定参加高考,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那一年500多万的考生走进考场,汪国真也在里面。
考试结果,汪国真考上了,可是读大学需要厂里同意才能上,那一年,厂里不同意,汪国真也就没法继续上学。
后来他说:“生活并不简单,但我们勇往直前”
虽然当年没能上大学,可是汪国真依旧认真学习备考,第二年,他和妹妹汪玉华一起参加考试,分数出来的时候,汪玉华收到汪国真的一封信,打开一看,里面写着:“你知道我的数学得了多少分吗?我是100分少了一个零!”
这个说法却引得妹妹哈哈大笑。
数学10分,低得可怜,语文80多分,出类拔萃。
终,他成功进入了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
“走过漫长的黑夜便是黎明”,他等到了自己的黎明阳光。
15岁之后,他告别学校,进入社会,时隔七年,他再次回到了学校。
有些东西,要我们进入社会之后才能明白,有些东西,却要在学校里才能完成。
汪国真经历了社会生活,更知道一个人要成为自己,为自己而活,是多么困难,在工厂里,他三班倒,一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虽然可以看书,但是那一点时间,简直少得可怜,而且在看书的时候,身边的人会问你:“看那么多书干什么?”
你当然可以选择拒绝回答,可是面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又怎能如此无动于衷?
记得有句话说,和什么样的人相交,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话不一定全对,但很多时候并没有错,身边的人决定了你做的事情,而你做的事情,决定了你的人生。
1978年,汪国真坐上南行的列车,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生。
大学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一起餐书饮文的同学,而汪国真大的事情,就是看书。
看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内心的满足。
他如饥似渴地借阅各类喜欢的图书和期刊,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练、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都一一走入他的心底。
可是如果看成绩,他是一个不太好也不太差的人,每次考试,他总是半小时就交卷,分数也总是不上不下的。
他说:“我不是一个把分数看得很重的人,但我也不愿太丢面子,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决定了我既成不了生也成不了劣等生。”
一个人如果不是为了某种形式的东西而活,那就是活在自己的兴趣里,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活。
那时候,汪国真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诗人。
有一天吃午饭时,同学陈建平兴高采烈地对他说:“汪国真,你的诗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
汪国真可不信,因为他没有给《中国青年报》投过稿。
陈建平却一本正经地说:“我没骗你,是真的,我刚刚看过。”
汪国真问:“是吗?是什么内容的?”
陈建平说:“是写校园生活的,是由几首小诗组成的。”
他这才想起自己不久前在校里的诗刊《长歌》上发表的一首描写校园生活的组诗。
不久后,《中国青年报》还给他寄了两元的稿费。
这是他初次展露自己的诗歌才华,也是在文坛上的初次露面。不是一件大事,可是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来说,却极其重要。
人生所有重大的成功,都是一点一点小小的成功累积起来的。
一个年华正好的青年,做一些青春美好的事,他读书,成长,世界就是他的,与别人无关。
汪国真写青春,让人站在青春路口就不想走动。
他写:
当生命走到青春时节
真不想再往前走了
我们是多么留恋
这份魅力和纯洁
可是不能呵
前面是鸥鸟的召唤
身后是涌浪般的脚步
和那不能再重复一遍的岁月
时光那么无情
青春注定要和我们诀别
时光可也有意呵
毕竟给了我们
璀璨的韶华和炽热的血液
我们对时光
该说些什么呢
是尤怨
还是感谢
青春很美,可青春总会散场,散场后,生活重新在某处开始。
1982年,大学毕业的汪国真,坐上北上的车,成为了《中国文艺年鉴》的一名文字编辑。
此时的他,满怀理想和期待。
为了让编辑排版更美丽,他报名参加绘画班,工作之余,他写诗,画画,还练习书法,偶尔也学习音乐。
1985年,他决定专门写诗,当时朦胧诗还在持续走红,可是汪国真并不想仿朦胧诗的写法,他想找到自己的风格,要形成一种“汪国真体”。
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感觉,只写20行左右的诗,要富有哲理,也要贴近青年人的生活。
他关注的,不是热点,也不是应景的事情,大多数都是人类情感上普遍与永恒性的主题,例如爱情、友情、亲情、事业等。汪国真曾想,一百年后仍然会有人失恋,仍然会遇到送别的场合,那么自己的诗就会长久存在。
可是,相比于朦胧诗来说,他选择的路,并不受欢迎,而是充满阻碍。
很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遭受不断被拒稿的艰难处境之中。
对于这种选择,汪国真写诗说:
你的路
已经走了很长很长
走了很长
可还是看不到风光
看不到风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没有风帆的船
不比死了强
没有罗盘的风帆
只能四处去流浪
如果你是鱼 不要迷恋天空
如果你是鸟 不要痴情海洋
——《选择》
在诗歌面前,他决定坚持,决定只做自己,为别人着想,为自己而活。
为别人着想,是为了高尚。
为自己而活,是为了洒脱。
汪国真写诗,可是写诗的人太多,汪国真要从里面走出来,还需要跨过很多障碍。
自从1984年《微笑着走向生活》发表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的诗的美丽,虽然他也不时有诗歌问世,但是他离成名,总是还差一点。
为了促成诗歌的发表,他不仅到处投稿,而且还亲自拿着写满诗歌的本子,跑到编辑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构思。
然而,还没有一个人能认可他的诗歌。
苦闷之中,他写《热爱生命》,是为了激励自己。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他确实也在风雨兼程,一方面努力创作,一方面积极投稿。
1987年,在妹妹汪玉华的引荐下,汪国真和杜卫东初次见面。作为刊物副主编,杜卫东是有才华和眼光的,但初次见面,他需要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诗歌里找答案。
杜卫东问汪国真:“你写诗?”
汪国真还是自信而真诚地点点头,微笑着从衬衫的口袋里掏出几页稿纸递了过去:“这是我近写的几首诗,请指点。”又有些腼腆地补充说:“我很喜欢读《追求》,不知道这些诗能不能在《追求》上占一点版面?”
杜卫东没有说话,看着那些诗,越看越觉得有趣,等到看到那首《热爱生命》时,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眼前的这些诗不故作高深、不故弄玄虚,而是以白描的手法、质朴的语言来解悟人生、阐发哲理,这些都与《追求》的整体风格刚好一致。
原本杂志是不刊发诗歌的,可是杜卫东破了这个惯例,将汪国真的诗歌刊发出去,而且是在显著的位置上。
这一刊发,引起了连锁反应,很多刊物纷纷转载汪国真的诗,汪国真火了,青年反复吟咏他的诗、抄录他的诗,记住了他的名字。
可是两年前,他还在因为诗歌没法发表而烦恼: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地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种快乐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记得汪国真有句诗说:
我叹世事多变幻,世事望我却依然。
世上之事,变幻无常,昨天好,今天不好;今天不好,也许明天就好。世间事,多是无常的,可是对于我们来说,人生却只有这一次,你在无常的世事面前,永远是那个少不更事的孩子。
汪国真红了,那时候他有多火呢?
学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孟光的妻子是一位英语老师,她发现,学生们上课时都在偷偷抄着什么东西。她就找来几个学生,问他们:“你们上课的时候在抄什么?”
学生告诉她:“抄诗。”老师很意
又问:“你们抄的是谁的诗?”
回答说:“汪国真的诗。”
当时她并不知道汪国真是谁,就很好奇地追问:“他的诗很好吗?”
大家笑着回答她:“每个学校的学生都在抄他的诗呢。”
有人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年轻学生有三个时髦行为:学许国璋英语、练庞中华字帖、读汪国真的诗。
汪国真火遍了全国。
人生总是在不断跨越自己,失败时跨越失败,成功时跨越成功,平淡时跨越平淡,困难时跨越困难,但无论什么,总要自己跨越。
汪国真说: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
向上的路
总是坎坷又崎岖
要永远保持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有同学问他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
他回答:“我写给自己的座右铭是‘为别人着想,为自己而活’。
能够为别人着想,才不失为高尚;愿为自己而活,才不失活得洒脱。
社会的舆论、世俗的偏见、旁人的议论,都不能左右我的个性和我选择的目标,这就是我的所谓‘为自己而活’。”
有同学问他为什么活着?
他说不辜负生命。
汪国真很会写诗,但他会的不只是写诗。
除了写诗,汪国真书法很好。
除了书法,汪国真画画也有造诣,尤其是画竹。
除了画画,汪国真会作曲,2009年,他开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会。
2013年农历七夕,在《为你读诗》的特别节目中,汪国真为听者奉上了他的读诗,而配乐也来自汪国真的原创音乐。他读的是《嫁给幸福》: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飞蛾
甘愿做烈焰的俘虏
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
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
谁能说得清
什么是甜
什么是苦
只知道
确定了就义无反顾
要输就输给追求
要嫁就嫁给幸福
人生没有一定要做什么,这样才是自由的人生。
汪国真写诗,是因为喜欢,汪国真做音乐,也是因为喜欢,他在尽力让自己变得崇高。
他的孩子上学的时候,看见周围的人都穿着,儿子就想要服装,有一次汪国真穿着很普通的服装带着儿子去签售会,他站在台上,找他签名的人多不胜数,人们尊敬他,是因为他这个人,而不是因为他穿的衣服。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只有自己足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或是因为深刻
或是因为思想
或是因为创造
或是因为高尚
或是因为改变历史进程
或是因为造福社稷 功德无量
总有一些人
闪烁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上
是啊
这 那
何牌能比 自身就是
这闪光 那闪光
何光能胜 奋斗之光
2015年4月26日,汪国真离开了这个世界。
汪国真活着时,就饱受文学界非议,有人说他的诗不是诗,有人说他在贩卖心灵鸡汤,有人看不上他,有人喜欢他,可他还是汪国真,始终只是汪国真。
记得梁启超说过,只有庸人,才会没有赞赏也没有批评。
汪国真并非庸人,他一生都在和平庸斗争,为自己的生命着色。
人这一生,会迷茫,会失落,会迷失自己,所有这些情况下,我们都只能自己争渡,因为没有人能帮我们做选择,终选择什么,还是自己的事情。
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些鼓励,需要一些灯,有了这些,才知道自己行走在一条什么样的路上。
汪国真是一个人,他真正做了自己。
汪国真是一条路,他选择了自己。
汪国真是一盏灯,当你想做自己而不能,读他就会发现某种鼓励。
关于心灵,他说: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
但一定可以
使自己崇高
关于名利,他说:
为什么要别人承认我
只要路没有错
名利从来是鲜花
也是枷锁
关于人生的低谷,他说:
要当英雄不妨先当狗熊,
怕只怕对什么都无动于衷。
河上没有桥还可以等待结冰,
走过漫长的黑夜便是黎明。
关于生活,他说: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关于爱情,他说:
死怎能不,从容不迫,
爱又怎能,无动于衷,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就是无憾的人生。
人生百年,不长不短。
有些人只知道一种人生,而有些人却过了很多种人生。
读懂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就读懂了一种人生。
读懂三毛,我们就读懂了洒脱和自由;
读懂苏东坡,我们就读懂了豪放和乐观;
读懂陶渊明,我们就知道在名利场中,另一种选择是在田园里固穷节;
读懂汪曾祺,我们知道人生是用来玩的;
读懂了黄永玉,就知道,好玩也是一种态度。
我们读汪国真,读他的人,也读他的诗,他有过落魄的时候,也有过辉煌的时候,但他始终只是自己。
我们阅读别人,也不是为了成为谁,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文|不有趣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