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22)• 还原“曾侯乙”的人生历程(上篇)
※ 姬武(曾侯乙)的身份背景
(如图一)
1、曾祖父: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所居地为“周原”,故号“周”——殷商时期诸侯国。西周建国后,被追封为周“太王”。
2、父亲:姬昌(周文王)
姬昌在其父“季历”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姬昌仁德勤政,势力逐渐强盛;反观纣王,荒淫无度、暴政失德,以致众叛亲离,殷王朝愈发衰败羸弱,当时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姬昌),“王兆”已现。
3、兄长:姬发(周武王)
姬发为姬昌的第二子。姬发灭殷,建立西周王朝,追封其父为周“文王”,并分封诸侯。
如上图所示,殷始祖(契)与周始祖(后稷)是兄弟,二者同为帝喾的儿子,故殷人与周人均沿承自帝喾血脉。武王姬发为免落下“篡殷”口实,便把“西周王位”归于其父姬昌名下,自己则“继承”父之“王位”,并非“篡位”,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以周“文王”纪年的情况(实际姬昌在世时并未正式称王,而是后来被追封为“文王”)。
4、侄子:姬诵(周成王)
姬诵为姬发(武王)之子,姬发在位时间短暂,约三、四年即驾崩,姬诵继承王位,成为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姬诵年幼,由皇叔“周公旦”(姬旦,文王第四子)摄政,至其长大亲政。周成王在位约二十来年(传22年)。
5、侄孙:姬钊(周康王)
姬钊为姬诵(成王)之子,姬诵崩后,姬钊继位,成为西周王朝第三位君主。周康王在位也约二十多年。
6、曾侄孙:姬瑕(周昭王)
姬瑕为姬钊(康王)之子,康王崩后,姬瑕继位,成为西周王朝第四位君主。周昭王在位十几年(传19年)。
※ 姬武(曾侯乙)的人生历程
一、文王之子——西宫
姬武是周“文王”姬昌与“二夫人”右媵(居西宫)所生,为文王第七子。因姬武生于西宫,故其在周氏王族内号“西宫”。此时,姬武的身份为(文)王“子”。
二、王叔“郕”主——郕叔武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立西周王朝。分封诸侯时,武王把山东“郕国”(诸侯国)赐给弟弟姬武作为其封邑。这时,姬武的身份为王“弟”和“郕国”之主。
武王执政几年即崩,其子姬诵(成王)继位。此时,姬武的身份又从王“弟”变成了王“叔”;另因其为“郕国”之主(古代以国为氏),故姬武又称“郕叔”、“郕叔武”。
三、“西周”曾国第一主——曾侯乙
周公旦(姬旦)摄政七年,成王亲政,周公从摄政变成辅政。周公受封“鲁国”,因在朝辅政无法离开,便由长子“伯禽”代其前往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接受封地。
就任期间,鲁国遭到泗水地区“徐夷”和“淮夷”的攻掠,伯禽不敌被困于鲁。是以周朝就近选派郕叔武(位于山东宁阳东北一带)前去援鲁。
郕叔武带兵攻克泗水淮夷,解鲁之困,周成王遂把随州“曾国”(原殷商诸侯国)赐给郕叔武作为封赏,顺便让他(的曾国)作为周朝在泗水汉中之地的屏障,以卫周围。
作为“西周”首封的第一位“曾国”国君,郕叔武这时便名正言顺地成了“曾侯乙”(“周”之曾国第一位诸侯国君)。
四、眉寿黄耇——曾侯乙
1、编钟铭文证曾侯乙长寿
(如图二)
如上图,曾侯乙墓出土的镈钟铭文第一句“隹(唯)王五十又六祀”即表明曾侯乙寿命不短。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搞错了铭文“王”、“五十六”的指意。因为中间大喇喇的“楚”、“王”两字一眼就能辨认,也自然而然地把两者合在一起理解成“楚王”,由于这个便先入为主的认知,回过头来便把前面的“王五十六”连带着划入“楚”王时代。
后又翻查史料,发现楚在位长达五十六年或以上的,有且只有“楚惠王”符合,所以便一锤定音敲死了曾侯乙墓的年代及编钟的来历等有关事宜。
实际上,镈钟铭文意为:(文王)五十六年,曾侯乙在南楚(曾国)逝世,(周)王以锺在南楚(去世之地)祭之,望其永享此(乐)器。
其中,“五十六”所指的时间,是以周“文王”纪年来算,即从“文王”元年开始,到“文王”五十六年死,曾侯乙在“西周”时期,活了五十六年。
如此,是否意味着,曾侯乙从生到死,一共就活了五十六年呢?不是。
因为曾侯乙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出生,他在殷商时期也活了一段时间。所以,曾侯乙享年多少岁呢?
曾侯乙享年岁数 = 殷商时期岁数(建国前)+ 西周时期岁数(建国后)
姬发(武王)灭殷商建“西周”,随后把“郕国”分封给弟弟姬武(曾侯乙),这说明当时二人肯定已经成年。据此推测,曾侯乙身处殷商时期,应已十几岁。
假设他“殷商”时15岁,加上“周”时的56岁,那么他一共活到了71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