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8年,一个注定在大明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人出生了。
此人少时勤奋好学,又志向高远,他以文天祥为偶像,立志报,此人就是于谦。
在于谦7岁的时候,一个和尚路过看见了他,惊讶地说道:“你以后是拯救时局的宰相啊?”
他不以为然,我太祖洪武皇帝早就废除了丞相制度,你这和尚不是胡说八道嘛!
谁曾想,这个和尚的话,在后来竟字字应验。
公元1421年,于谦考取辛丑科进士,从此踏上仕途,辅佐大明朝三代帝王,呕心沥血。
1426年,他先是随宣宗出战平定叛乱,担任御史一职,后宣宗下令派他巡按江西,平反数百起冤狱,从此他巡视王朝各地,有冤的平冤,没钱的给钱,没粮食的给粮食,一时之间大明朝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百姓们提起他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可随着宣宗的离世,“仁宣之治”宣布结束,大明朝开始了转折。
在三杨等辅政大臣老的老死的死之后,大明的朝堂上出现了阉党之祸,出现了险些断送大明的太监,王振。
那个时候,朝廷百官大部分都去巴结王振,金银财物、珠宝玉器,不要钱似的往那送,这王振也尝到了甜头,胆子竟是越来越大,竟是将洪武皇帝手书的“宦官不可参政”石碑,给挪走了。
好家伙,你小子得亏没生在朱洪武的时代,否则不把你剐上个三千六百刀那是不算完啊。
当然了,也有人不吃他这一套,每次进京啥都不给他送,这个人呢,正是于谦。
王振一看,这还真有人不怕死,不把你办了我还怎么在北京城混啊!
于是,他随便找了个罪名将于谦下了大狱,可谁料,这一下可捅了大篓子了。
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连朝中重臣也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了,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绝,否则就要他好看。
王振终于意识到,这个人动不得,百姓和当官的还好说,万一惹急了那些藩王再上演一次“靖难之役”那就坏事了。
于是,王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将于谦放了出来。
但是王振这个阉人,他是吃饱了想要找事干,荣华富贵已经做到了,他还要在军事上整出点幺蛾子来,当这个阉人在夜深人静时想起永乐大帝纵马疾驰横扫草原,想起郑和下西洋万国朝拜……他那颗心就开始不安分了。
于是大明为耻辱的一次战役就这样拉来了帷幕。
英宗小皇帝在王振的撺掇之下,带领二十万大军征讨瓦剌,想要重现父辈的雄风。
但该说不说的,就带兵打仗这一块,他比他爹和他爷爷差了十万八千里,提鞋他都不配。
于是乎,二十万大军死于敌人之手,四朝老将张辅含恨逝去,驸马井源连同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五十多位大臣全部被杀,无一生还,就连小皇帝都沦为了阶下囚!
这场战役堪称大明朝为屈辱的一场战役,直接让明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甚至差点让大明亡了国,不过幸好,太监王振也死在了这场战役之中。
仗打完了,可是皇帝却被俘虏了,偌大一个王朝没有了天子,这还叫什么王朝?
这眼瞅着那边瓦剌人以小皇帝的性命为要挟,要钱要粮食要土地要女人,你是给还是不给啊?
这个时候,于谦站出来了,他站在城头上大喊一句:“社稷为重,君为轻!”
这一声把瓦剌人喊傻了眼,这剧本不是这样写的啊,你们汉人不都是忠君爱国嘛,不应该献城献地,老老实实投降嘛,你这是整的哪一出啊!
紧接着,于谦又恳求皇太后立了小皇帝的弟弟为新帝,这才将大明给牢牢稳住了。
那边的瓦剌人一看,得,这大明王朝不受要挟,那怎么办呢?结果把英宗小皇帝就被送了回来。
但送回来归送回来,朝廷已经有了新帝了,这又回来一条真龙,这一下该如何是好?
这小皇帝的弟弟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皇帝位子坐舒服了,谁也不想让,于是便把小皇帝给囚禁了。
但这件事办的并不是那么稳妥,在一帮奸佞小人的支持下,小皇帝重新夺回了位子。
夺回位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立威,怎么立威啊?杀于谦!
因为于谦策划了让新帝登基,对远在瓦剌受尽委屈的小皇帝不管不顾,再加上那些奸臣对小皇帝屡进谗言,更让他下令决心,杀于谦!
想杀此人呢,首先就得给他安一个罪名,没办法抄家去吧,一大队兵士浩浩荡荡去了他家,结果除了满满一屋子书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
兵士们哭了,他们一个个可都是砍头砍到手软的主啊,可就是这么一帮刽子手,竟是哭的稀里哗啦,他们想不清楚这样一位忠臣良将为何就会落到如此下场?
于谦走的时候,天降大雨,百姓们夹道相送,哭泣之声传遍整个京城,他坦然赴死,放声大笑:“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这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其是他在北京保卫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爱国英雄,名垂千古。
本文所述,皆是真实中国史,作为中华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明朝的名人和故事太多太多,现向大家推荐一本当时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本部书共有九册,讲述的是1344年到1644年,三百年间大明朝的兴衰风云,让你在看的过瘾的同时,捎带着了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