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度心情网】精选了庐山瀑布古诗徐凝朗诵、庐山瀑布唐徐凝诗朗诵等优美的文案共100句,分享给广大文字迷们欣赏。
庐山瀑布古诗徐凝朗诵
仁和老师每周带着孩子们诗游南京,在户外学习诗词和历史知识。在诗游大家庭的群里,我们从小学诗词开始说起,更透彻的解读方式,从诗词延展开来,每一首诗背后都有故事,每一位作者都有一份传奇。
死于万卷书中的幸福||读唐诗系列226:张祜《题金陵渡》(语音和文字双版)
读唐诗系列022:李白《送友人》(语音版)
李白的诗,真是很难讲,甚至干脆就不用讲,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根本就比不上原诗的韵味,我们只能做点粗浅的笨功夫。
读唐诗系列104:杜牧《秋夕》(语音版)
《朱子治家格言》(朗诵视频+注音+译文完整版)
首先,李白的取材简直信手拈来,上下,瀚海银河,不为任何束缚,气魄宏大。
这就是一首古体诗。不像有的古体诗,虽然不合平仄格式,但是却发音流畅,这两句其实从如今的朗读层面来讲,是失败的,跟是否合平仄,是什么诗体没有关系。
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读唐诗系列090:韦应物《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语音版)
庐山瀑布唐.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lúshānbàobùtáng.xúníngxūkōngluòquánqiānrènzhí,léibēnrùjiāngbúzànxī。jīngǔzhǎngrúbáiliànfēi,yītiáojièpòqīngshānsè。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有美堂瀑布》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记游庐山》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其一
东坡回来,看到老王的诗后,不禁感叹道:“博大精深多见道,方知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是高人!”
凌烟阁功臣的自画像:读唐诗系列215:虞世南《蝉》(语音和文字双版)
读唐诗系列008:王维《杂诗》(语音版和文字版)
时间魔杖下,他乡已然似故乡||读唐诗系列260:刘皂《旅次朔方》(语音和文字双版)
◆《风》——仁和老师说诗词7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庐山瀑布唐徐凝诗朗诵
相同点:都写了瀑布的雄伟壮丽,都热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同点:现代诗瀑布近看瀑布如烟、如雾、如尘,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瀑布的声音、形状和颜色,由从远而近,由声及形及色,由闻而到所见所感的不断变化着的描述,画面幽静旷远。写了见、闻、感(白银、珍珠的屏、烟、雾、尘等)。古诗望庐山瀑布是遥望,给人以气势雄伟壮观之感;只突出了瀑布高,水势急的特点。只写了所见;并且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扬州八怪:金农与罗聘
读唐诗系列178:韩翃《寒食》(语音版)
点击“在看”传播经典文化
绕梁三日而不绝||读唐诗系列229:刘方平《春怨》(语音和文字双版)
大帅哥的月色||读唐诗系列228:刘方平《月夜》(语音和文字双版)
读唐诗系列183:雍陶《题君山》(语音版)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读唐诗系列018: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语音版)
读唐诗系列127:李贺《南园》(语音版)
《声律启蒙》(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千年前的优美照进了现实,李清照的秋天
读唐诗系列037: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行走在唐诗宋词的秋天里
读唐诗系列061:李商隐《落花》(语音版)
我们如果粗粗的一看,以为李白说的是香炉峰上有瀑布直挂,飞流而下。其实李白是把两处景物组合在了一起。
浪子回头风骨凛然:读唐诗系列206:崔颢《黄鹤楼》(语音和文字双版)
节拍诵读,高记忆,久之乃自悟。
就其知名度及后世影响而言,徐凝大概只能算作三流诗人。不过,徐凝在扬州人心目中的地位,丝毫不输李白和杜牧这些大家,因为他曾写过一首《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都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了,还能不讨扬州人欢心?
读唐诗系列077:王昌龄《送魏二》(语音版)
古诗庐山瀑布徐凝诵读视频
六月飞涛喷雨来,洒作冰花满晴昊。
美好的人和诗,《红楼梦》里尽可寻
读唐诗系列130:皎然《寻陆鸿渐不遇》(语音版)
流年易过,韶华易逝古诗里怎么说?
yáokànpùbùguàqiánchuān。
天地万物可驱策||读唐诗系列262: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语音和文字双版)
读唐诗系列169:柳宗元《渔翁》(语音版)
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喜欢陈静娴小朋友诵读的这首诗吗?
雾喷千岩湿,雷倾九夏寒。
远出于天际瀑布有千尺之高,如同雷声一般冲入江中而不停歇。从古至今这瀑布就如同白色手绢一般,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读唐诗系列086: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语音版)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张九龄
读唐诗系列083: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一(语音版)
读唐诗系列026:李白《将进酒》完整版(语音版)
主席的《登庐山》,这俯瞰天地,睥睨千古的气魄,也是令人仰视。
两百多年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1037-1101)无意中读到徐凝的《庐山瀑布》,居然越读越生气,还提笔写了一首《戏徐凝瀑布诗》的读后感:“帝造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测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写罢,出门办事去了。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虚 xū 空 kōng 落 luò 泉 quán 千 qiān 仞 rèn 直 zhí,
徐凝的庐山瀑布诗意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停息”,
读唐诗系列003:王维《鹿柴》(语音版和文字版)
已把他乡作故乡||读唐诗系列234: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语音和文字双版)
徐凝的不识时务:读唐诗系列199:徐凝《忆扬州》(语音和文字双版)
石镜无光相对愁,漫漫顶上沉秋月。
读唐诗系列155:李益《上汝州城楼》(语音版)
读唐诗系列039:杜甫《春夜喜雨》
读唐诗系列094:韦应物《滁州西涧》(语音版)
读唐诗系列085: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语音版)
不知道大家读完什么感觉,先不说内容,一遍读下来,气息是不顺的,就好像开着车在路上走,石头真的有点多。平仄如此不畅,这诗必然不是格律诗。当然,也可能是古今发音变化比较大,不过我们即便用上承唐韵的平水韵来检验,虽然是押韵的,平仄问题还是极多。
读唐诗系列027: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偶像剧般的夜晚相遇|读唐诗系列204: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语音和文字双版)
读唐诗系列009:王维《相思》(语音版和文字版)
读唐诗系列123:贺知章《题袁氏别业》(语音版)
读唐诗系列033:白居易《遗爱寺》
葡萄美酒夜光杯,潇洒人生走一回||读唐诗系列238:王翰《凉州曲》(语音和文字双版)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于开元年间入长安之前所作。《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庐山瀑布古诗 徐凝
读唐诗系列052:李商隐《登乐游原》(语音版)
③挂:悬挂。川:河流。
过去云冲断,旁来烧隔回。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第二层四句全是虚写。“仰观”句缴足题面的“望”字;而所谓的“势转雄”“造化功”,只是抽象的赞语,并无足奇。奇在“海风”二句全从作者幻觉而出,以烘托手法来刻画瀑布的雄奇壮伟。诗人说这从天而降的瀑布连海上飓风也吹它不断,假如时值皓月当天,则照在瀑布上便成为一片空明,与月光浑融为一。有此二句,则上文的“雄”“壮”二字就不是概念化的了。这四句用透过一层的写法以传瀑布之神,用笔虽虚,却使瀑布更为形象化了。
读唐诗系列107:杜牧《叹花》(语音版)
被称为“吴中四杰”之一的元末明初诗人杨基(1326-1378),曾写过一首《舟抵南康望庐山》,诗中说:“李白雄豪妙绝诗,同与徐凝传不朽。”在他看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因为雄豪妙绝,可以同徐凝的《庐山瀑布》一样不朽。
穷瞎太祝一生为诗忙||读唐诗系列244:张籍《秋思》(语音和文字双版)
rìzhàoxiānglúshēngzǐyān,
读唐诗系列131:吴融《卖花翁》(语音版)
说说崔道融,读唐诗系列194:崔道融《溪居即事》(语音版)
读唐诗系列141:顾况《宫词》(语音版)
造化工夫不等闲,剪破澄江凝一片。
读唐诗系列157:李益《春夜闻笛》(语音版)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
读唐诗系列108:元稹《行宫》(语音版)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暮年迎来的喜悦||读唐诗系列24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语音和文字双版)
读唐诗系列198:常建《宿王昌龄隐居》(语音和文字版)
万古良相一代高人||读唐诗系列263: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语音和文字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