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度心情网】精选了历代武将谥号高的人、武官谥号高的是谁等优美的文案共100句,分享给广大文字迷们欣赏。
历代武将谥号高的人
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等。
五福泛指长寿、富贵、安乐、善终、子孙多等含义。
唐德宗随后辍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并亲自扶棺送葬,下特旨将郭子仪坟墓加高一丈(这是违反祖制的)。
富贵:郭子仪戎马一生,屡立奇功,平定安史之乱,收复洛阳、长安两京。由于战功卓著,郭子仪官升太尉、中书令,获封汾阳王。位高权重,富贵祥和。
郭子仪赶紧进宫面奏皇上道:“这个职位因太宗皇上担任过,历代皇帝都不任命,陛下怎能偏爱我而违背重要规定呢。而且平叛以后,冒领赏赐的人很多,正是端正朝纲的时候,请从我开始。”代宗皇帝只好答应了他,并将他辞谢尚书令的事迹命令史官记入国史。
大臣们的谥号有三类:文官、武官和通谥。
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日康
岳飞——岳武穆王,谥号“武穆”。
是人为还是天怒郭子仪哪会不知道。但郭子仪更知道鱼朝恩是皇帝信任的宦官。自己不追究此事,才不至于牵扯太多。
与皇帝相比,臣属的谥号要简明一些,或一字,或二字,所选之字,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文官杰出的人员,谥号“文”字开头,武官杰出的人员,谥号“武”字开头。文官单谥“文”一个字或武官单谥“武”一个字,均为高。
诸葛亮――忠武侯,应该是谥号“忠武”中知名度大的一个了。
《谥法解》对“正”的解释也不少,有“内外宾服”、“大虑克就”、“清白守洁”、“守道不移”等19项。福垊认为“内外宾服”那是形容圣上的,其他的也不太合适,而这个“清白守洁”似乎合适。
范仲淹在北宋纷乱的时局下,作为文臣武将都取得了成就,同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更被树立为中国人的追求目标,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比如:文正、文忠、文恭、文成、文端、文恪、文襄、文顺等等。
善终:纵观五千年历史,功高盖主者,鲜有善终,郭子仪却做到了“功高盖主而上不疑”,有皇帝的信任,更有他自己的努力与问心无愧,为自己赢得了善始善终。
例如西汉刘爽为帝昏庸,宦官专权,赋役繁重,致使汉朝政权由盛转衰,可是死后却谥以意为“行义悦民”的“元”字,即历史上的汉元帝。
戚继光——戚武毅公,谥号“武毅”,是武官谥号的第二级。
谥号(posthumoustitle)是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
赏庆刑威曰君从之成群曰君
既过能改日恭爱民长弟曰恭
武官谥号高的是谁
清朝时期,能够得到"文忠"谥号的大臣并不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除了前面提到的李鸿章外,还有索尼、傅恒、林则徐、文祥、周天爵、骆秉章、胡林翼、沈兆霖、荣禄、梁鼎芬等人,获得过"文忠"的谥号。
由于谥号具有“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作用,选用的谥号实际上是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决定的,因此往往是名不副实,甚至是完全虚伪的。
那么,这8名获得“忠武”谥号的人做过哪些功绩?
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
除了这个有点“虚”的称号之外,韩世忠的真实经历其实更能说明问题。据记载,在滹沱河一役中,他曾经率领50余名骑兵,遭遇了金人的2000余人,以我们对宋朝的战斗力的了解,就是把人数颠倒过来,宋军可能也不是对手,但是这些人在韩世忠的带领下,竟然顺利地打退了地方,这真应了那句话,狼带领的羊,要比羊带领的狼更叫厉害。
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
“文”的意思很多,大致如:经纬天地、道德博闻、慈惠爱民、愍民惠礼、赐民爵位、勤学好问、博闻多见、忠信接礼、能定典礼、经邦定誉、敏而好学、施而中礼、修德来远、刚柔相济、修治班制、德美才秀、万邦为宪、帝德运广、坚强不暴、徽柔懿恭、圣谟丕显、化成天下、纯穆不已、克嗣徽音、敬直慈惠、与贤同升、绍修圣绪、声教四讫……
郭子仪人情练达,深知君子易处,小人难防。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信、康、壮、恒、愍、烈、勇、僖。还有一种文武通用的谥法。
曹玮是开国大将曹彬之子,曹彬居然举贤不避亲,在皇帝前十分推崇曹玮。曹玮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可以说百战百胜。
其实,不仅谥号中带有“文”字的皇帝大多都是牛人,诸侯中谥号中带有“文”字的人也是牛人,比如晋文公、魏文侯、楚文王、郑文公、齐文公,这些个个都是狠角色。谥号是后人对统治者的评价,而“文”字的评价是高的。
提示:点击上方"米胖堂"↑免费订阅本刊
与此同例,用于武将,或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康熙高度赞扬郭子仪:“自汉唐以来之勋臣,功名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仪为首称。非其得于天者独厚也,良由笃棐谦冲,不敢以功业自矜,故能终身显荣,声施后世。观其自谓不能禁暴,乃遭天谴数语。其虚怀卓识过人远矣。”
咸丰三年(1853年)2月9日,太平军弃守武汉,以号称50万之众,船万余只,蔽江而下。向荣所部兵多疲弱,遣散六千馀名,留下了精锐部队,率总兵和春、李瑞、秦定玉山、福兴沿江追击,并令提督苏布通阿率川兵,总兵晋德布率滇兵支援。
对于文臣和武将而言,“文正”、“武忠”可以算得上恩荣的谥号了。要了解这其中的具体含义,就要参考先秦时期的一部文献——《谥法解》。
臣属的谥号要简明一些,或一字,或二字,所选之字,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明清两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武官的谥号“武”字为第一字,等级高的是“武忠”,其次是“武勇”,依次与“武”搭配的字是穆、刚、德、烈、恭、壮。。
汉代以后,谥号则大多用两个字,如:刘恒谥为孝文帝(简称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霍光谥为宣成候,诸葛亮谥为忠武侯,萧统谥为昭明太子,岳飞谥为武穆王。
太平军踞象州中坪,其要路东曰桐木,西曰罗秀,向荣与乌兰泰分扼之。六月,向荣由桐木进兵,与乌兰泰合剿,迭败贼于马鞍山及架村、黄瓜岭、西安村,遂回窜桂平新墟、紫金山,恃险负嵎。向荣偕乌兰泰等迭夺猪仔峡、双髻山要隘,进破风门坳。八月,太平军冒雨窜逸,官军失利於官村,向荣骤遇此败,甚觉懊丧,他感叹道:生长兵间数十年,未尝见此贼;自办此贼,大小亦数十战,未尝有此败!之后,他退居平南县城,托病不出。太平军得以从容转移。清廷以向荣诿卸延误,给以革职处分。
其次次与“文”搭配的字是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武将谥号中高的谥号
元代: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五人;
六年春,贼踞仓头,为往来要道,余万清、张国梁迭击不退,邓绍良至,令统前敌诸军,屡战不利。贼日增多,蔓延炭渚、桥头,改以张国梁为总统,国梁力战,连破桥头、下蜀街、三汊河、张杨村诸垒,贼始窜走,复合镇江贼入瓜洲,将军托明阿军溃,江北大震。荣令绍良援扬州,偕德兴阿复其城。国梁援六合,进克江浦、浦口,江北稍定。四月,宁国告陷,苏、浙戒严,令绍良驰御之。江长贵亦退守黄池,而镇江军事复急。国梁进攻小丹阳未下,吉尔杭阿战殁於烟墩山,镇江京岘山营垒皆失,荣令余万清代领其军。明安泰扼小丹阳,福兴、张国梁率兵防剿,以固苏、常门户。国梁破贼於丹徒镇,进扼马陵,而贼已陷溧水,由高资、下蜀街趋江宁,分屯太平、神策门外。
比如说像在古代的时候,文正这样的一个称号可以说是高等级的一个称号了,那么当时的清朝,它其实是沿用明朝的制度,那么对于已经去世的文臣武将都会给予他们谥号,并且清朝的时候它其实是分开使用的。
韩世忠在西夏时,因为屡立战功,以至于他的上级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此在给他报功时,给他打了不少折扣,这个上级的名字叫童贯,喜欢看《水浒传》,或者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应该对他都不陌生,他曾以宦官身执掌大宋军权20年,并长期和蔡京狼狈为奸。
陆贽言:“天宝之季,寇陷二京,时则先臣子仪,翼戴肃宗,戡定祸乱,再造区夏,於今赖之。”
一天姬妾们正同他围坐一起闲话家常,听歌赏舞,有仆人来报,卢杞求见。
两个月之后,他与新任钦差大臣李星沅发觉,活动于浔州府(今广西桂平)金田村一带的洪秀全等人是“群盗之冠”,才决定从各地调集兵勇,驰赴浔州。洪秀全以大黄江、牛排岭为犄角,进行抵抗。
要说起文武同时加于一人,其实是很难,文无第武无第但是也不是没有,如孙权,谥号“大皇帝”,一个谥号为“大”的人,这个大可以说是包含了所有了,文武自不在话下。可以称之为。还有就是推崇的忠武了,这个是文武通用,也是符合题主问题的,基本上历朝历代都是高的谥号了,是文臣武将梦寐以求的,获得这个谥号的人牛的就是三分天下的诸葛亮了,再如近很火的兰陵王高长恭,民间大的门神尉迟恭,评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大将郭子仪,还有宋朝的岳飞、韩世忠,明代常遇春等等剩下的就不列举了。
从一个人谥号,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
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楚怀王,鲁哀公、鲁闵公等,都死得冤屈。
明清二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两字谥号中,文后面的第二字,按照高低顺序排队,依次为“正忠恭成端恪襄顺......”两字谥号中,武后面的第二字,按照高低顺序排队,依次为“忠勇穆刚德烈恭壮......”因此在众多的谥号之中,文臣谥号文正,武将谥号武穆。这是文臣武将的大追求了。
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在获得“中武”追授称号的八位清朝将领中,张勋显然是有名的。毕竟,他主持的“张训复辟”也写在了历史教科书上。他多次表示支持溥仪的后一个王朝。因此,溥仪虽然死后退位了,但他仍然深深地欣赏张勋的“忠心”,所以吴忠给了他高的追授头衔
清朝时期,一般非翰林出身者(或进士出身者)),不得不授以"文"字谥号。左宗棠三次进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终生没有考中进士,照说是得不到"文"字谥号,更别说"文襄"了。好在慈禧太后看在左宗棠劳苦功高的份上,赐予他同进士出身,这才有机会获得"文襄"谥号。
向荣:向荣也是四川人,原是杨遇春部下。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后,向荣被紧急调到山海关驻防,也算是参与了这场影响深远的战争。向荣真正扬名立万,是参与围剿太平天国运动。向荣三次被革职,又三次被起复,堪为传奇。后来,他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暂署湖北提督,建立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一起围困天京。然而一年后,在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的猛打猛冲下,江南大营被摧毁,向荣忧愤成病,死于军中。清廷为表彰向荣的英勇精神,赐谥号“忠武”。
壅遏不通曰幽蚤孤铺位曰幽
在"文忠"之后的谥号,还有"文献""文端""文定""文简""文懿""文肃""文毅""文宪""文庄""文敬""文裕""文节""文义""文靖""文穆""文昭""文恪""文恭""文襄""文清""文修"等几十个谥号。在这里,左宗棠的"文襄"谥号已经排到了第二十三位,在级别上远远不及李鸿章所获得的"文忠"谥号。
张国梁:清末镇压太平军将领,追赠太子太保,祀昭忠祠,谥忠武,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
在宋朝,王安石的谥号为“文”,这个谥号在整个历史上的文臣中都很少见,褒贬也有争议。文正是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想得到一个谥号。而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宋朝时,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治而无眚日子执事有制日子
文臣和武将的高谥号
向荣统带万余兵勇,在浔州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准备,于1851年(咸丰元年)2月18日,向荣攻大黄江,诱敌出战,率总兵李能臣、周凤岐合击,大破之,歼千数百人,赐号“霍钦巴图鲁”。水陆合攻牛排岭,捣其巢,又追击于新墟、紫金山,贼乃窜踞武宣东乡。
尉迟恭:字敬德,唐初名将,出身贫寒,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大战王世充,单骑枪刺单雄信,尉迟敬德一救驾;大战窦建德,护驾李世民领四骑探营。北败突厥,大战刘黑闼,破阵冲围,尉迟敬德二救驾;玄武门跃马喝叱李元吉,尉迟敬德三救驾。;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封鄂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后受李世民猜忌,告老还乡,晚年闭门十六年,其年薨,年七十四。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宅哭,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附大唐双李之英卫二公谥号分别是,贞武和景武。
谥号是一个人死后,后人给的评价,而且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一生功过是非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谥号从周朝开始的,天子以外,诸侯、大臣也都有谥号。
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天才辈出。为避讳宋仁宗赵祯之名,将“贞”改成“正”。世传《老子》中“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贞)”一句,估计也就是从这时被改的。因司马光之倡导,从此“文正”便属于了不得文臣谥号。
郭子仪说道,卢杞这个人虽然有才干,却十分阴险狡诈,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说不定哪一天得了志,就一定会对讥笑过他的人大加报复。
元朝建立后,立即恢复了(文贞)这一谥号,因为元朝不可能给宋朝避讳的。那么此时(文贞)、(文正)PK的话,哪个牛呢?后来者居上,(文正)完胜(文贞)。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尊业曰烈
元深:字智远,广阳王拓跋嘉之子。北魏大臣,为尔朱荣所害,北魏孝庄帝追复王爵,赠司徒公,谥曰忠武。
但是,李继隆的战功不是靠家世,他从押送戍卒小军官开始,直到成了北宋大将。李继隆为将时,多次打败夏太祖李继迁。但是,重要的是和时期辽国名将耶律休哥的正面量,一次先败后胜,一次作为尹继伦的援军,大胜辽军,耶律休哥还差点断了手臂。
李继隆作战勇猛,多次负伤,中过毒箭。和辽军作战中,主将曹彬落败,他也没有吃过什么大亏,可以说专克时的契丹军。去世后谥号“武忠”,可以说是武将里高的了。
按《明会典》,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第二等是“忠”与之搭配的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
王守仁——王文成伯,谥号“文成”。
文震孟,明代进士,明崇祯初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卒年六十三。至明安宗朱由嵩1644年在南京称帝,追谥“文肃”。
诸葛亮:“忠武公”中知名度高的一位,可以说家喻户晓。字孔明,汉丞相,辅助刘备成帝业,兢兢业业,文治武功。谥曰忠武侯。附三国时期的曹魏名臣司马懿谥曰宣文,东吴陆逊追谥昭侯。
古代谥号主要分为三类,美、平、恶。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其中,“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李鸿章之所以可以获得这样高的谥号,也可以看出君主对其超高的评价。而他能获得这样的谥号,更是他对的贡献,其实他的贡献远比这个谥号要重要的多。
“怎么会呢?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鸿胪寺丞。”
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
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历史上武将高谥号
于谦——于忠肃公,谥号“忠肃”,通谥第于谦有再造大明之功,谥号稍低了些。
第韩世忠和赵构的关系,也要远比岳飞和赵构的关系要好,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韩世忠曾经是赵构的从龙之臣。因此在韩世忠去世以后,他才获得了“忠武”的谥号,而岳飞初只获得了“武穆”的谥号。
李鸿章的谥号要更高于左宗棠的谥号。“文襄”这个谥号是在“文忠”这个谥号之后二十几位的,况且左宗棠能获得谥号已经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谥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只有一些君主、妃嫔和臣子才能够有这样的资格。谥号也分很多种,大多是包含了对其的评价,所以大部分人的谥号都是褒义的。但有一些昏君等也会有贬义的,比如杨广的“炀”是表示“昏暴”的意思。
文氏族歌之正气浩然(湖北)
道光二十年(1840年),升开州(今河南濮阳)协副将,时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海防吃紧,奉召率部赴山海关驻防。
向荣幼年失学,及成年,以行伍隶属固原提标,受到陕甘总督杨遇春赏识。后随杨遇春镇压河南滑县天理教起义和新疆大和卓波罗尼都之孙张格尔的叛乱,因打仗勇敢,常作为先锋出战,颇受上司赏识,积功擢升至甘肃镇羌营游击。
宋朝时,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司马光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也不肯轻易给人。
清朝近300年里,居然只有8个人获得过“忠武”谥号。他们分别是杨遇春、向荣、马玉昆、塔齐布、邓绍良、李续宾、张国梁、张勋。
再如宋代的秦桧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卖国贼,可是在死后却被宋高宗谥为“忠献”(直至宋宁宗时才改谥为“穆丑”),意为“忠诚而聪睿”。
刘恒是刘邦第四个儿子,生母是薄姬,和汉惠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元前195年,刘恒被刘邦封为代王。吕后去世后,周勃、陈平等人合力消灭了吕氏家族的势力,然后共同推举刘恒为大汉王朝的第五任皇帝,史称汉文帝。
史天泽:字润甫,元将领,大将军,丞相。及卒赠太尉,谥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立庙。
夙夜警戒曰敬合善典法曰敬
尊贤贵义日恭敬事供上日恭
上世纪四十年代,宁海乡村学校是这样上课的。。
尉迟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死后唐高宗谥其忠武。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等。
“忠”者其意如下: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让贤尽诚曰忠;危身利国曰忠;安居不念曰忠;临患不反曰忠;盛衰纯固曰忠;廉方公正曰忠;事君尽节曰忠;推贤尽诚曰忠;中能应外曰忠;杀身报国曰忠;世笃勤劳曰忠;善则推君曰忠;死卫社稷曰忠;以德复君曰忠;以孝事君曰忠;安不择事曰忠;教人以善曰忠;中能虑外曰忠;广方公正曰忠;肫诚翊赞曰忠。
位高权重,却能忍人之所不能忍!
郭守文:北宋名将,及卒太宗悼惜之,纳其女为真宗妃即章穆皇后。赠侍中。谥忠武,追封谯王,遣中使护丧,归葬京师。
李世民不仅可以称之为太宗,也可以叫做唐文帝。只是后世的人习惯用庙号称呼唐朝的皇帝,因此我们才经常把李世民叫做唐太宗。但是,不管怎么称呼,李世民对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