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躬(涂继成)先生小传
涂继成:号退躬,生于1953年9月9日。少读古籍,师承唯识一脉。随韩文畦修学世间行。平生依实业文化立身,文思广涉儒释道科哲五学。曾于1997年率先在国内发行国学挂历达19年,近三十年在川内外公益教学中华传统学术课题。文稿近六百万字。
曾与许广清先生共同主编《韩文畦文化思想存稿》,自己的文化观点有“正慧”、“共生慧”等。多年来在川内外公益开讲国学学术讲座,深获听众好评。
退躬(涂继成)先生正在讲国学
退躬(涂继成)先生书法作品
退躬讲述
张宗政录音
离涛文字整理
第一一三首《河不呈图》
河不呈图凤绝踪,
休将否泰质天公。
春秋罪我还知我,
至圣家丘没异同。
这首诗里的圣贤情怀与大道兴亡,可说是表达得极为充分!充分到与孔子的遭遇、心得、体会、境界几乎如出一辙,且达到同等程度的状态。也就是说,基本上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孔子遭遇相提并论了。只是一般不进行极深的体会,是不知道他有这么大的境界和气魄,所以一般性的解诗或一般性的达诂,不可能把他的幽微精神发挥出来。下面我们分句进入:
第一句,河不呈图凤绝踪。
这是《论语》记载的一个小小事件,孔子有一天听说在不远地方出现了瑞兆,有人说是麒麟,有人说类似凤、龙、或其它的怪兽等等。孔子一听大喜,认为这是麒麟,是天意垂示,人间将有大福报。所以急急忙忙就要往那里去见。但是还没出发就听人报说:这麒麟被人打死了。孔子痛哭长叹“河不呈图凤绝踪”啊!这句话的感慨就从这一事情中发出来。
河指“河图”所出现的黄河,河不呈图,就是黄河不浮现“神图”。因为黄河突然出现一匹神马,驮来了一幅神奇的天象之图,这就称为河图。假设河中没有这匹神马,不献上这样一份天上之图,那么人间永远没有智慧。
“凤绝踪”,凤代表人间的瑞兆,吉祥之物。如果像凤凰、麒麟、神龙这一类似的瑞物它们不降临人间,说明人间永远没有安宁。所以才感谓曰“河不呈图凤绝踪”!
看来这人间的互爱、安宁、福达、智慧、和平等一系列目标,真真实实是可望不可求啊!这就是当年孔子的心态,这也是韩老对整个人间千古兴亡、历史沧桑的感慨。此即第一句表达的幽微义旨:“河不呈图凤绝踪”。
第二句,休将否泰质天公。
这就进入《易经》了,在《易经》中否卦和泰卦按照卦序,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人、有。从卦序上讲泰卦是十一卦,否卦是十二卦,否卦、泰卦这两卦是连在一起的,否极泰来,泰盛否生,否泰是对卦也是连卦。“休将否泰质天公”,因为按照卦序来讲有他的连贯性,泰卦一过必然是否卦。所以很多人把这个连贯性看成天意了,否极泰来,泰极否来,华夏先民都把它看成了一种天公之天意。韩老在这里提出“休将否泰质天公”。也就是说不要把人间的兴衰泰否付诸天意、付诸大道规律。所以他又提到了一个“休”字,休将否泰质天公,不要把他全部推到一个天意上,客观上。因为天道需用人道来显,天道、人道、地道也就是万物之道,天、地、人三道以人道居中,天、地、人三才以人才为统。即使有天道规律,那么也有人道的善巧。所以人间的兴衰成败,既有大化运行天道规律的作用,又有人为顺逆造作的作用。所以在儒家看来尽人事而显天命,人间、人类、人世、人道当以积极进取,尽人道之善以显天道之美,这就是圣人的作用。韩老在这里是站在儒家圣贤角度来谈的,所以谈出这个“休”字,休将否泰质天公。不要完全用客观规律把人为的努力压完了,往往因人,而且正因为人,就应该充分的体现天道,甚至还可以去完善和天道。
在这里他把儒家精神跟道家精神做了一个真正的鉴别,表明他是以儒家的智慧和境界来对待人生、对待人间。他这个“休”字,如果是道家就不用这个“休”,而是用“每”字了。“每”,每天那个“每”,便会“每将否泰质天公”。就是完全顺应天道自然规律,一切人为的东西都好用“顺”字,而不是用“违”字。但儒在天道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充分发挥人道人为,所以他用了这个“休”字,休将否泰质天公。
第三句,春秋罪我还知我。
这句意思就更好了:春秋,孔子在列国纷争、豺狼当道、群雄拼杀、刀光剑影之中来高谈人间教化,主张以仁义治国、道德育人,这要何等的气派?要何等的心胸!但正因为如此,在现实中他自许完全可以周天子之英才,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伟略施政,却居然连一国君都不如。甚至国君还多给他封了一个司冦的职务,而且这职务还没当几个月,这对孔子是一个很大的侮辱。后来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近十年之久而不见用。竟然后来“如丧家之犬”,“厄于陈而困于蔡”,经常“三月不知肉味”,如此圣贤居然落得这样下场,这就叫“春秋罪我”啊!
那么孔子如此,我韩文畦照样如此,一生颠沛流离不被这个军阀所品评,就被那个军阀所使用。无论是政党之争、主义之争、军阀之争,集团、利益、豪门乃至于东西方思潮、政治、法律各种潮流的争论,都一一的熬煎过他、折磨过他。而他经常舍生忘家,力挽汪澜于既倒,处处不见用,处处寄人篱下,甚至处处颠沛流离还两受铁窗之灾!这样的经历与孔子当年的经历哪有区别哦?这同样是“春秋罪我”啊!
春秋在这里代表历史沧桑,就是历史春秋折磨孔子,历史春秋也折磨我韩文畦,这就叫“春秋罪我”。但是“还知我”,在千古沧桑中孔子精神与人间同存同在,有人间在就必有孔子精神在。我韩文畦愈加思孔子,在志向、情趣、境界乃至追求的目标上那是无二无别。所以春秋会留下孔子精神,那么春秋照样会深刻理解和认识我韩文畦的精神,我与孔子都是历史的精神,都是人间至理至情的精神,有人间在就有孔子精神在,我与孔子同在,所以“春秋罪我还知我”啊!我与春秋,与人间已实现了同化、同步和同一,所以一点都不遗憾。
第四句,至圣家丘没异同。
这句诗就点出了前三句境界,而三句境界所体现的韩老与孔子同一个角度之注脚就出来了,“至圣家丘没异同”。至圣,儒家的至圣就是孔丘。家丘者儒家的至圣孔丘也。我与儒家的祖师爷孔丘没有不相同的地方,没有相异的追求,我跟他完全是一个立场、一个目标、一份苦乐!所以“春秋罪我还知我,至圣家丘没异同”。
我不会后悔的,哪怕再叫我出生入死多回,虽九死而不悔!这就是韩老在诗后要体现的圣贤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