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王峰
马保国在被成为“大师”后,在退隐一天后宣布,要进军电影圈了,他将参加院线电影《少年功夫王》的拍摄。
就像没人会对马保国的“闪电五连鞭”当真一样,也没人会对这部听起来像综艺节目的电影当回事,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一如既往地恶搞马保国。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是个公众号都讲求流量,人人都梦想破圈,但真正从现实世界火到二次元,又从二次元火回现实,终成为众多年轻互联网用户所“追崇”的对象,69岁的马保国实现了很多互联网创业者梦想做到的事。
当然,马保国的火并不是出自人们对他的真正喜爱,而是戏谑和恶搞,他究竟是个江湖骗子?商业奇才还是嘴炮大师?他对功夫的反向运用得如此娴熟,人们对传统武术还剩下多少想象空间?
“功夫”马保国
马保国有很多称号,他即是太极大师,又是武林宗师,重要的头衔是浑元形意太极拳,这一系列称号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缀——自封。
2020年5月,马保国因在30秒内被3次KO,当时媒体报道还是属于体育圈范畴,新闻稿标题也是诸如《“太极掌门”马保国首度回应被KO事件:功夫不分高低,接受谩骂》之类的正统范儿。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里,马保国一直活跃在B站等鬼畜视频中,大火的那两句“不讲武德”“耗子尾汁”是之前马保国被两个不讲武德的年轻人打了,他在视频中讲述了事情发生的全过程,这条发布于2020年1月的小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高达2514.2万次,也是“不讲武德”的原视频。
如果问马保国是如何从二次元恶搞传播到大众的,手游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渠道。2020年10月底,腾讯旗下的某现象级手游迎来五周年庆典,发布了一款免费的李小龙英雄皮肤,看着身穿黄色练功服,手拿双节棍的李小龙,有游戏主播感慨,“玩得好的是李小龙,玩不好就是马保国。”一时间,“马保国”就像病毒一样流行在各大游戏主播的直播间里,在马保国红的那几天,不管是虎牙、企鹅还是斗鱼,只要你打开直播页面,就能齐刷刷地看到“年轻人不讲武德”“看我闪电五连鞭”“一秒11拳就怕你不来”等金句被当做主播间的标题,有业内人士调侃,“如果换成现金广告投放的话,马保国的这次大规模投放价值应该在十亿以上。”
借助手游的广阔的覆盖面,“马保国”的知名度以几何级扩散,原本不知道的网友纷纷去B站瞻仰马保国的视频,看到马保国的视频这么有市场,更多鬼畜视频被剪辑出来,《马老师传授辟邪剑法》《马保国偷袭钢铁侠》《教父马保国》《马保国大战容嬷嬷》等视频不断出现,让马保国彻底变成网红。
如果说李诞、李湘琴、薇娅、李佳琦这些网红是通过自己在领域内不断努力获得大众认可的话,马保国可谓是自己什么也没做,就被人生生推到了网红的位置上。
从互联网伊始至今,能有此待遇的只有三个,分别是“馒头血案”陈凯歌,“唱跳RAP”蔡徐坤,以及“功夫大师”马保国。
“大师”马保国
红了之后,有人挖掘了马保国的“宗师之路”,发现他在英国与功夫挂钩,2001年,当时50岁的马保国去英国陪儿子读书,发现在这里教太极拳可以赚钱,2004年,成立了“英国浑元太极拳协会”,开始靠着曾经学过的太极拳赚钱,还真收到了一些外国徒弟,赚了一些钱。
后来回国后,马保国就走上了开武馆的道路,2013年,马保国创立了“浑元形意太极门”,在宣传中,他宣称自己在英国一天打败两个欧洲搏击,还拿出了当时跟MMA比武的视频还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后来这名称自己是被雇来演电视剧的,根本就没有比武。
你猜马保国怎么回应,他说:“确实是假的,如果是真打,他早就没命了。”这就是典型的“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们”。
有一个细节,马保国之前写过一本书《我在英国教功夫》,书中不但介绍了自己与武学的渊源,还介绍了自己的祖父、二祖父,以及父亲也是武林高手。他还在书中介绍,自己在打学时受到了一位形意拳大师兼物理学教授的启发,从而悟出了自己的绝招“接化发”。
截取书中几个章节标题,“难忘的三个回合——打出了一个江湖朋友”、“潮起潮落,跌入人生低谷——山重水复疑无路”“叔叔,就一个学生,还教不教?”——“教!”如果马保国没有在功夫上“闯出”一番名堂,有可能成为“凡尔赛文学”的杰出代表。
有那么几天,原价20元左右的《我在英国教功夫》在网上炒出了200多元的高价,也许是卖书的老板觉得这样太不讲武德,也许消费者觉得自己花200元买本这书是喝了“耗子尾汁”导致脑袋进水,如今它已经回复到本来的价格区间。
另外,印有马保国头像的T恤也买得很火,这些大多都是没有得到当事人授权的盗版行为,用“盗版”来对抗“嘴炮”,这个世界想想也挺滑稽的。
“工具人”马保国
没有人在意马保国究竟会不会功夫,人们更多的是他又说了哪些金句,发了哪些视频,又有哪些细节可以用来做出火热的视频,对于视频爱好者来讲,马保国就是一个恶搞素材的生成器,他成了网友比拼创意脑洞和剪辑能力的工具。
11月17日,山东某公众号发文称,马保国确认加入电影《少年功夫王》的拍摄,虽然在采访中他表示只要有传播传统功夫的机会自己就会去参加,《少年功夫王》是歌颂中国传统功夫的影片,参演电影和退隐武林并不矛盾。然而片方究竟把“马保国参演”当作宣传噱头,还是认为马保国有真功夫?马保国是不是成了某部电影的工具人?依然有待商榷。
然而从眼下来看,网友从各种鬼畜视频中获得了快乐;马保国在获得流量后,可以寻找到各种变现途径,比如这次的拍电影,以及各种综艺节目和商家的邀请,从中获取商业利益。
日前,有媒体专访马保国后,大批网友认为这是在“洗白马保国”,能证明人们对马保国并不是赞同,而是抵制,全民恶搞马保国,并不是认同“马保国”武术大师的身份,而是和当年胡戈制作《一个馒头的血案》一样,通过恶搞视频讽刺《无极》,揶揄陈凯歌,这是一种平民的抵抗精神,当众多兢兢业业的习武者苦寻出头之日时,当马保国以“武术”之名尽显出丑之事时,当他屡屡被KO却依然自封大师时,人们除了用恶搞来做出抵抗,别无他法。马保国不能代表中国武术,但他于中国武术的挂钩,很难不影响武术的形象,当“闪电五连鞭”“接化发”“连三锤”以这种形式被发扬光大,人们对中国传统武术还能有多少想象空间。
11月23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以短信形式向马保国表达了采访意愿,得到的回复是“已离开郑州,谢谢!”
马保国“大师之路”还将继续,他留下的这段“传奇”能承载多少互联网的记忆?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刘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