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听语文课,我不但为上课老师的口才所吸引,更被他问题设计与剖析的层次性和深刻性所震撼。听他的课,开始像如履平地,继而如登石阶,逐渐到了山腰,后慢慢登上了顶峰,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下课后,我问上课教师:“你上完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感觉?”他笑着风趣地说:“夕阳西下,登山归来。”
是的,每一节课都应该是领着学生在知识和思维领地拾阶而上,而不是“船儿在小池塘里来回荡漾”。遗憾的是,这种类似“船儿在小池塘里来回荡漾”的课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多年前,有国外教育考察团到我国某地考察中学科学教育。在一所中学,听了一位物理特级教师执教的公开课。课上得流畅,尤其是学生对答如流的表现和教师对课堂时间分秒不差的准确把握,在不少人看来是一节难得的好课。但是,课后考察团成员却流露出疑惑的神情,他们坦率提出:“既然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能准确无误地回答,那么学生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
是啊!这种光滑如水平面的课堂到底有什么意义?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热闹的、对答如流的课堂,教师所追求的是一种虚假的主体性,“所提出的问题缺乏挑战性,并不能引发深度思考和互动,并没有实现有的学习”,也很难形成“可信赖、可迁移、可持续的真实学力”。
所以,课堂要有山道弯弯的层次感,要螺旋式上升。学习者只有面对挑战性问题时才能从已知世界走向未知世界,在与多样思想的碰撞中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
在一节六年级数学课《长方体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中,教师把整节课分成了10个“阶梯”。看到这样精心设计的阶梯,我不禁联想起年轻母亲喂婴儿的场面:搅了又搅、嚼了又嚼、碎了又碎、吹了又吹。对于婴儿,母亲这样做是因为婴儿怕烫、肠胃消化能力弱。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早在小学三年级就学过长方体的元素,在生活中又随处可见长方体,用得着把知识这样“嚼了又嚼、碎了又碎”吗?
问题和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问域”和“解答距”,既要在学生“近发展区”内,又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请问这10个阶梯有几个是要“跳一跳”的?这样的课堂长期下去,学生会不会成为思想的“巨婴”?
所以,课堂的层次要分明,尤其是思维的层次好“一浪更比一浪高”。上面所说的“10个阶梯”,是不是可以先预设为“4个台阶”,即“对长方体的棱恰当分组并说出分组理由”“引出平行、相交、异面的概念”“在长方体及其变式图形中用新概念表达棱与棱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含直线)用新概念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确有困难再进行细化;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顺利,还可以增加“挑战性问题”,例如“两个不同摆放位置的长方体中,某些棱与棱的位置关系如何”?
课堂体现层次性,分寸难把握。有的课堂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课堂会“三步并着两步走”,有的课堂又会“步子太小”,有的课堂“高高在上”,有的课堂“低空盘旋”,有的课堂会“深一脚、浅一脚”。这里的关键是既看学生的基础,又要看思维的梯度,每一次前行都必须增加微量“新元素”——知识或思维的新成分。
建构课堂的层次性,其实就是在知识的宽度或思维的深度上不断迭代,要有一定的分辨度,切忌机械简单重复与盘旋。
有专家把课程分为“阶梯型”和“登山型”,并批评“阶梯型课程”程序越是精致化,“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学习活动”越是以精细要素的阶段性系统加以组织,就越加剧了学习的个人主义化(其实就是孤立学习、封闭学习)和学习结果的序列化,其结果就可能导致学习者孤立化和学习内容机械分割的危险。
我认为,过细的“阶梯型课程”还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缺乏开放度,是一种设计过度的表现,缺少思维的“距离美”和“生长力”。
(作者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区教研室副主任)
来源: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