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凝的诗句,带凝字的诗句,带凝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凝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绝韵淹时劳极目,虚斋穷日但凝尘——《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 其一》(作者:李之仪)
2、状似-854-凝酥黄芽雪,亦如玄圃玉华结——《大还丹口诀》(作者:崔玄真)
3、甘液始润物,履霜渐阴凝——《秋感》(作者:陆文圭)
4、柘浆发甘和,宝盌凝寒晶——《次彭应之餐雪韵》(作者:朱熹)
5、 元是那回欢会,齿痕犹在凝脂——《清平乐》(作者:晁端礼)
6、 四象五形聚会,只在一方凝结,方寸绝纤埃——《水调歌头》(作者:葛长庚)
7、十二月严凝天地闭——《渔家傲》(作者:欧阳修)
8、 但枯豉红盐,溜玉凝秋箸——《摸鱼儿》(作者:王易简)
9、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寒江吟》(作者:孟郊)
10、桂花凝毫拔苍绿,蜀丝缠金缕湘竹——《梁隆吉遗冯笔并诗答以长句》(作者:宋无)
11、癯冰瘠雪凝霜澌,冻涩苔痕老更奇——《惠山归晚辞县斋小集》(作者:释居简)
12、 流水凝酥,征衫沾泪,都是离痕——《柳梢青》(作者:吴文英)
13、竹烟凝涧壑,林雪似芳菲——《冬夜耿拾遗王秀才就宿因伤故人》(作者:司空曙)
14、直得天凝地闭,雪老冰枯,蛰户未开,龙无龙句——《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五三》(作者:释月磵)
15、谪居寂寞岁将阑,几案凝尘酒盏干——《十二月初七日述怀》(作者:张九成)
16、凝为雪,错为霞——《花》(作者:张南史)
17、山川政尔供凝目,尘土何妨略振衣——《伏读秀野刘丈闲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龟峰楼》(作者:朱熹)
18、待月凝云关,垂竿钓雪滩——《王文孺臞庵 其一》(作者:程敦厚)
19、数日雷中雨,凝寒懒举头——《排闷》(作者:洪适)
20、凝眸欣浩浩,在手掬娟娟——《掬水月在手》(作者:林希逸)
21、忧来沽楚酒,老鬓莫凝霜——《送从弟贬袁州》(作者:刘长卿)
22、积阴凝霭不得肆,荡滉破散争纷披——《自福严至后洞记柳书弥陀碑》(作者:刘摰)
23、溜脂松濯濯,凝粉竹津津——《书张必达诗词卷首》(作者:曾丰)
24、 疑是凝酥初点缀——《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李子正)
25、 碾破春风,香凝午帐——《踏莎行》(作者:黄庭坚)
26、 月露洗凝华——《浪淘沙》(作者:王庭)
27、 遥知楼倚东风,凝颦暗数——《鱼游春水》(作者:卢祖皋)
28、史君威名闻四方,南床凛凛凝秋霜——《王侍御寿诗》(作者:楼钥)
29、一片虚凝绝谓情,天人从此见空生——《颂一百则 其九四》(作者:释重显)
30、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雪霁》(作者:王初)
31、 万点寒鸦高下舞,凝住一天云叶——《念奴娇》(作者:王千秋)
32、 山放凝云低凤翅,潮生轻浪卷龙鳞——《南徐好》(作者:仲殊)
33、 潭潭门卫森戟,宴寝正凝香——《水调歌头》(作者:赵善括)
34、 底事频凝伫——《虞美人》(作者:石孝友)
35、解榻无凝尘,云房惬幽素——《宿诸暨大雄寺》(作者:姚宽)
36、山绕彤城瑞雾凝,催班晓色渐分明——《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 其二》(作者:张镃)
37、翻坐葭莩累,尘凝贡氏冠——《魏彦诚挽诗三首 其三》(作者:洪适)
38、偶成聊近意,静对想凝神——《池上构小山咏怀》(作者:羊士谔)
39、华凝衣有露,静极树无风——《对月寄雍陶》(作者:刘得仁)
40、不觉凝笳动,春风引夕鼙——《早春北亭见城隅荒寂》(作者:宋庠)
41、重来画戟凝香地,烂醉琼枝璧月春——《次韵赵帅寒食四首 其三》(作者:陈造)
42、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和方泰州见寄》(作者:徐铉)
43、他年芒屦谒凝神,洗心拱听无上道——《寄张达道》(作者:曹勋)
44、冻云谁剪下,天地已凝严——《次韵史才孺咏雪四首 其二》(作者:郭印)
45、妆凝彩日含朱粉,艳染光霞拆紫丝——《木兰花》(作者:董嗣杲)
46、细毡亲沃日,白简旧凝霜——《王大卿挽诗》(作者:姜特立)
47、金鼎凝霜,玉炉煅月——《玉真瑞世颂》(作者:白玉蟾)
48、乌龙山下晓风轻,白鹭洲前暮霭凝——《送吉州詹守五首 其四》(作者:彭龟年)
49、笳鼓凝皇情,佳气向金阙——《召张世杰第十七》(作者:文天祥)
50、凝冰难长清,甘醴复先坏——《畏途》(作者:刘攽)
51、凝碧初高海气秋,桂轮斜落到江楼——《秋夜题夷陵水馆》(作者:李涉)
52、床坐凝尘风自扫,江山无主燕空飞——《再过黄州苏子瞻东坡雪堂因书即事题于武昌王叟斋扉》(作者:张舜民)
53、凝阴不翕固,阳德无繇施——《探梅》(作者:熊禾)
54、被雨凝云重,困风舞雪轻——《和木香花》(作者:韦骧)
55、红壁耿秋烛,翠帘凝晓香——《霅上宴别》(作者:许浑)
56、烟攒锦帐凝还散,风卷罗帷掩更开——《闺情》(作者:白居易)
57、 愁凝伫——《点绛唇》(作者:周邦彦)
58、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七夕诗》(作者:卢纶)
59、瑶驾越星河,羽盖凝珠露——《和李公七夕》(作者:任希古)
60、澄凝愁看(《五灯会元》作「含笑」,《禅门诸祖师偈颂》作「愁笑」)三愁思,情苦高名上哲图——《王子颂五首 末生》(作者:良价)
61、三峰森翠倚云棱,凝睇烟萝上层——《华山》(作者:夏竦)
62、所求圣胎凝,视世蝉蜕然——《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联和康乐三谷诗句奇格老追遗韵千年间因难见巧玉迭琼重殆非窘才者所宜逐响矣不鉴芜庸欲藉手以窃风斲之诲辄依韵为四章因承教二丈 其三》(作者:利登)
63、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秋日》(作者:宋高宗)
64、歌数作兮饮未休,石骇以走兮泉凝而不流——《山中》(作者:郭祥正)
65、烟凝远岫列寒翠,霜染疎林堕碎红——《题光福上方塔》(作者:顾在镕)
66、造化三光借,乾坤一块凝——《忆江东旧游四十韵寄宣武李尚书》(作者:张祜(四))
67、坐稳膝生踝,凝尘罩蓝版——《郡人献笋守以分饷郡寮而吏独见遗守知之命追赐焉盖不出既久而人忘之也因成一篇》(作者:唐庚)
68、一衲一空身,凝然意不分——《赠遇上人》(作者:鲍壄)
69、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不赴宴赠丘妓》(作者:白玉蟾)
70、槛底凝漪碧漫天,角巾东路主人贤——《题涟漪亭》(作者:胡宿)
71、去水争还壑,凝霜苦败兰——《挽丁元珍》(作者:刘攽)
72、数日凝重阴,云同寒威壮——《雪中成十一韵》(作者:杜范)
73、渊中象德,玉裕凝姿——《干道七年册皇太子四首 其三》(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74、郎星气焰万丈长,丞相大嗔凝不动——《送马少卿自广东漕易江西宪》(作者:曾丰)
75、凝霜分五叶,含雪振双峯——《四祖双峯松》(作者:克符道者)
76、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作者:李白)
77、凝师白傅有真契,凿齿弥天必相值——《龙翔真歇和尚求诗赠一首》(作者:苏籀)
78、闪红惊蚴虬,凝赤耸山岳——《纳凉联句》(作者:韩愈)
79、大壁旷凝净,古画奇驳荦——《纳凉联句》(作者:韩愈)
80、晼晚年垂尽,阴沈气始凝——《和》(作者:元绛)
81、岁久自扶疏,岩深愈凝邃——《咏玉蕊花》(作者:王琪)
82、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临江仙》(作者:苏轼)
83、向来凝庶绩,谁复简清衷——《上蔡太师生辰二首 其二》(作者:汪藻)
84、尽得意时仍放手,到凝情处略濡毫——《大字吟》(作者:邵雍)
85、高山不动白云深,一炷香凝弄水沉——《次韵答泽老 其二》(作者:邹浩)
86、云卷四山雪,风凝千树霜——《晨装》(作者:许浑)
87、点素凝姿任画工,霜毛玉羽照帘栊——《画鹤篇》(作者:钱起)
88、鸿雁几时来,目断暮山凝碧——《好事近》(作者:黄机)
89、空凝巧倩如羞靥,晴吐浓熏已透肌——《和蔺仰之咏含笑花》(作者:廖行之)
90、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夏夜雨意》(作者:晁补之)
91、按拍未谐争共笑,含羞无语自凝思——《宫词 其三八》(作者:杨皇后)
92、云凝好色来相借,水润清辉更不同——《题祥龙石图》(作者:宋徽宗)
93、秋行春令气犹凝,柳曳寒丝软蘸冰——《义宁产莼菜中秋大熟副以六绝送杨伯子 其一》(作者:曾丰)
94、 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临江仙》(作者:陈克)
95、老僧荐茗粥,芳鲜凝露华——《过慧山方丈皥老酌泉试茶赋两诗遗之 其一》(作者:孙觌)
96、托身肯媚附乔木,持芳自洁凝幽香——《蔓草长》(作者:曹勋)
97、晨风凝不散,砚石冻初成——《和润之砚冰》(作者:彭汝砺)
98、何龌龊,何凝滞,率尔图谋太容易——《缘识 其三八》(作者:宋太宗)
99、昔我怀登临,岁晏属凝冱——《鹿门寺》(作者:李廌)
100、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作者:李德裕)
101、牵愁惹思更无停,烛暗香凝天欲曙——《酒泉子 三》(作者:李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