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麓的诗句,带麓字的诗句,带麓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麓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清风信可御,刚气在巌麓——《次韵刘景文登介亭》(作者:苏轼)
2、苍山麓,阳华古洞天——《赋得同江华令贯之黄兄游阳华岩一篇》(作者:练潜夫)
3、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咔——《次韵李公择梅花》(作者:苏轼)
4、故居今宛然,修篁蔽山麓——《陪伯游柏梯寺次毅伯韵》(作者:赵鼎)
5、眷麓山之面隩,有弦诵之一宫——《风雩亭词》(作者:张栻)
6、并汾形胜太行麓,西距潼关大河曲——《胡生画牛歌》(作者:张方平)
7、 飞来到、吾庐溪湾山麓——《真珠帘》(作者:王质)
8、秋光不老岩前麓,到此偷闲亦自贤——《张公洞》(作者:王绎)
9、岳麓盛古学,衡山多秀民——《送章君范之湖南幕》(作者:洪咨夔)
10、炎光隔林麓,清兴遶崔嵬——《题华盖仙山院默斋》(作者:杨简)
11、结茅林麓久,老大鬓丝多——《次黄山中山居韵 其二》(作者:杨公远)
12、一牛鸣地两禅丛,窗户青红照林麓——《和李令祈雪分韵得麓字》(作者:释德洪)
13、外即大海枕平麓,相去往往寻丈长——《凿温岭》(作者:杨王休)
14、湘江一点不容俗,岳麓四时皆是秋——《长沙呈赵东岩运使并简幕中杨唯叔通判诸丈》(作者:戴复古)
15、拾遗官在朝,何异老林麓——《次秦夷行观老杜画像韵》(作者:王安中)
16、晓日挂林麓,秋风入涧阿——《广济道中》(作者:王之道)
17、二十年间,旧游踪迹,梦飞岳麓湘湾——《满庭芳》(作者:黄机)
18、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橘洲——《九日登寿沙城楼》(作者:李曾伯)
19、云蒸雾结深莫测,长林大麓乱不芟——《何源秀才为予画山水图觅诗》(作者:王当)
20、一水绕山麓,浅碧涵涟漪——《雨后过琴高岩》(作者:周紫芝)
21、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和孔教授武仲济南四咏 北渚亭》(作者:苏辙)
22、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 其一》(作者:苏辙)
23、虚亭枕山麓,万籁如笙箫——《次韵志宏见示寒翠亭之作》(作者:李纲)
24、上方楼阁与云闲,金碧交光射林麓——《七言三十韵》(作者:通真道人)
25、雷鸣山麓潮横雪,津出泥沙卤泛莲——《传上人丐盐求颂》(作者:释正觉)
26、只今古城隅,回望苍山麓——《次韵季共大雪早游竹阁书所见》(作者:周紫芝)
27、吾州近在西山麓,雪山万仞临冰谷——《小楼》(作者:陆游)
28、俯听林麓间,万汇喧天籁——《上赐御制新秋过雨书怀诗且令属和》(作者:史浩)
29、旱麓众卉苏,焦原——《仲夏愆雨穉苗告悴辄按先帝诏书绘龙请雨兼祷霍山淮渎二祠戊寅蒇祀己卯获雨谨成喜雨诗呈官属》(作者:宋祁)
30、倚桂傍岩麓,采芝行谷湄——《赵季茂遗予郭索侑之以诗予早上亦遣山肴两介盖相与驾肩也因和二首 其二》(作者:岳珂)
31、贪看衡麓数峯山,那觉江风猎猎寒——《甲子春过浙和周去华韵五绝 其二》(作者:史尧弼)
32、閟宫新表德,沙麓旧膺祥——《光穆皇后挽歌三首 其一》(作者:徐铉)
33、前疏白马泉,后据双凤麓——《次韵和端夫游谷隐》(作者:邹浩)
34、鹰至感风候,霜余变林麓——《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作者:刘禹锡)
35、千峰来南兮万马奔,翠麓却立兮如饮江之鼋——《虾蟆石》(作者:张澄)
36、素商适丁序,天空老林麓——《孙氏池亭》(作者:俞瑊)
37、江潮涨新绿,山麓延朝红——《新作春野亭》(作者:蔡襄)
38、治岸依山麓,疏泉透树根——《提刑司封垂访郡斋会于湖上道旧为乐兼贶雅章辄成四十言以答来惠》(作者:文彦博)
39、收士云麓深,会友雪岳奇——《访张宣公书院》(作者:赵汝譡)
40、南康南麓江州北,五百僧房缀蜜脾——《题庐山》(作者:晁补之)
41、来依岳麓千章翠,闲却南屏一片云——《题友人自方家峪迁居北山栖霞岭》(作者:张炜)
42、岳麓相望唯石鼓,要令吾辈务藏修——《呈衡州使君先生二首 其二》(作者:赵蕃)
43、所猎一何酷,终年耗林麓——《雉兔者》(作者:苏拯)
44、道人敞重阁,却倚山阳麓——《西禅新阁》(作者:沈辽)
45、道林岳麓仲与昆,卓荦请从先后论——《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作者:唐扶)
46、盛朝陵谷远,遗庙林麓长——《高文庙》(作者:赵汝譡)
47、夹路苍髯古,迎人翠麓偏——《同王胜之游蒋山》(作者:苏轼)
48、 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桂枝香》(作者:黄裳)
49、鹅湖山麓湛溪湄,华屋眈眈照绿漪——《寿赵茂嘉郎中二首 其二》(作者:辛弃疾)
50、岳麓轩窗方在目,云生忽收图画轴——《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各赋一首 潇湘夜雨》(作者:释德洪)
51、隔窗即山麓,寒木鸣瑟瑟——《十月七日晨起》(作者:张耒)
52、钟声殷江岛,露气霭林麓——《宿广福寺》(作者:葛书思)
53、朋来得佳游,招提藏翠麓——《过黄杨岩》(作者:邓肃)
54、附庸更有小陂陀,东晋诗仙卧其麓——《过瓜洲》(作者:卫宗武)
55、鉴泉之窦山之麓,百年芜秽暗渟滀——《鉴泉歌为邑令吴无求作》(作者:邹极)
56、康庐之麓蠡之皋,太息书来杜仲高——《答杜仲高来书哭兄伯高及辛待制且言杜氏至仲高始预荐榜》(作者:项安世)
57、大梁千里森寒玉,琼茅桂栋营山麓——《自开江归依山结茅以居偶成长句》(作者:冯时行)
58、岳麓身犹健,星维驭已升——《龙学侍郎清河侯张公挽词二首 其二》(作者:范成大)
59、连天七十二云屏,真境先于翠麓呈——《游岳麓宫抱黄洞》(作者:刘子澄)
60、颇闻开士谶,飞锡隠岩麓——《游香山佛迹》(作者:周锷)
61、卯金纳大麓,正自窃鈇雄——《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 其一》(作者:陈造)
62、参差山麓近,滉荡波光射——《京师送王颐殿丞》(作者:苏辙)
63、波神一夜收风湍,列缺先秋静林麓——《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作者:郭昭符)
64、一径穿林麓,幽人借杖扶——《同萧英伯登凈惠寺山亭二首 其二》(作者:郭祥正)
65、朝行绕山麓,暮宿投孤村——《暮宿一首》(作者:周紫芝)
66、谁结禅居在上方,山房屈曲随山麓——《倚吟阁》(作者:王铚)
67、朅来雪矼头,眼随林麓转——《奉和江冲陶隠居二十韵 其一八》(作者:汪炎昶)
68、方正宁容迁岳麓,清明端可鉴丝毫——《寿曾主管 其一》(作者:陈亮)
69、行穿古县并山麓,野水清滑溪鱼肥——《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后相与解衣濯足因咏韩公山石之篇慨然知其所以乐而忘其在数百年之外也次其韵》(作者:苏轼)
70、笥山之水磨铜绿,秀气都在山之麓——《题曾运使水亭》(作者:张明中)
71、一时梵宇借岩麓,千载绝景归人间——《大人按部过云安下岩留小诗命同赋》(作者:郭明复)
72、倚杖西山麓,褰衣古庙壖——《行过西山至柳姑庙晚归》(作者:陆游)
73、君不见南轩先生以道鸣,岳麓书院陶诸生——《寄题万安萧和卿云冈书院》(作者:杨)
74、车徒虽患泥行蹇,林麓还逢秀色回——《晓霁归邑》(作者:韦骧)
75、重云冒山椒,大江浸其麓——《苦雨》(作者:张耒)
76、嵚崎宝山麓,乱石如斗兽——《奉陪知府内翰至卞山有诗五首 朱氏山居》(作者:程俱)
77、乃知奇伟状,未省出山麓——《再次韵》(作者:赵鼎)
78、更期毕婚嫁,方可事岩麓——《寄光化退居李晋卿》(作者:梅尧臣)
79、静境林麓好,胜槩凌方壶——《昆山慧聚寺集句》(作者:葛次仲)
80、 葵轩老子今何在,岳麓风雩噪暮鸦——《鹧鸪天》(作者:吕胜己)
81、西北浮云卷莫秋,太行南麓照封丘——《太行》(作者:范成大)
82、旧谙林麓深堪隠,今见溪山远更明——《李商叟举似用南涧山字韵茶山星字韵数诗辄借韵呈商叟二首 其二》(作者:赵蕃)
83、大士西方来,诛茆老幽麓——《卓锡泉》(作者:郑康佐)
84、湖阴数里间,山麓矻两矶——《上下驿矶》(作者:陈造)
85、矶麓突江出,禹功不及施——《上下驿矶》(作者:陈造)
86、岳僧传的信,闻在麓山亡——《闻尚颜下世》(作者:齐己)
87、青萝疎麓麓,碧涧响联联——《诗三百三首 二六七》(作者:寒山)
88、树鹅土菌恣登盘,林麓素无虫兽恶——《寄赠天台石桥京行人》(作者:李吕)
89、栖禽翻麓雪,堕栗破溪冰——《夜访侃直翁》(作者:刘澜)
90、浅麓下萦回,深林久丛灌——《行视武夷精舍作》(作者:朱熹)
91、沙麓披祥牒,金刀袭裔昆——《纪圣诗》(作者:宋祁)
92、招提閟林麓,鱼鼓白云边——《书大洞僧壁》(作者:喻良能)
93、耳外蜩螗响切纔,眼前冈麓秀环回——《高赋亭二首 其一》(作者:吕南公)
94、昔日道林岳麓,每逢图画诗篇——《发潭州后作》(作者:赵蕃)
95、雨洗红尘,云迷翠麓,小车难去——《锁窗寒・琐寒窗》(作者:程先)
96、蜿蜒翠麓中,万瓦参琼琚——《侍南轩先生卷云亭望岳麓积雪分韵得初作二字》(作者:许及之)
97、夷山入地山已庳,微阴更在山之麓——《寄题荆南王君行牧斋》(作者:项安世)
98、荒涂负崇冈,君居在其麓——《次韵和郑太玉新居》(作者:洪刍)
99、 绿绮春浓,青蛇星烂,肯便稳栖烟麓——《喜迁莺》(作者:史浩)
100、君行西游浮沅湘,洞庭岳麓天一方——《送胡明仲知永州》(作者:吕本中)
101、南寻白门傍山麓,西望黄楼行水濵——《再至徐州示诸弟》(作者:晁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