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悟的诗句,带悟字的诗句,带悟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悟字的诗句大全100首
1、弃家学心法,感叹悟昨非——《送同郡识上人游圆觉问道慈受》(作者:葛胜仲)
2、攀槛定须回日御,叫阍端复悟天聪——《和钱都官》(作者:薛季宣)
3、等闲白却少年头,悟得空时总不愁——《杂兴 其四》(作者:顾逢)
4、达时遍处是,不悟永乖疎——《行路易十五首 十三》(作者:傅翕)
5、铁车空驾黎阳石,岂悟碑来祸已成——《读唐遗录六绝 杨师厚》(作者:王庭珪)
6、前缘君悟否,老子是龙身——《赠道士王玉壶》(作者:潘玙)
7、老寻诗法得良朋,转处骊珠悟后僧——《再次韵赠张德恭 其一》(作者:陈造)
8、尽是贼(京本作「败」)军天预显,早须为计好防他(辛本、川本作「警觉较量些」、京本作「警悟较些些」)——《兵要望江南 占霞第六(京本列第二十六○十一首) 七》(作者:易静)
9、始悟渭城寒夜唱,饼炉须是小生涯——《晚春有感》(作者:郑刚中)
10、对松悟诗玄,饮水乐书味——《寄怀仙居赞府尤贵端》(作者:林表民)
11、饮罢出来红日晚,一声鸡犬悟人间——《桃源洞 其三》(作者:左纬)
12、而今参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颂古一百则 其三九》(作者:释正觉)
13、渐合知天命,能无悟昨非——《和仲氏除夕书怀》(作者:孙应时)
14、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踈——《闲行吟 其一》(作者:邵雍)
15、岂悟羣玉峰,携手如素期——《答吴冲卿学士》(作者:刘敞)
16、高明已悟闲居福,当见于门发旧馨——《次石屏翁韵》(作者:戴龟朋)
17、一法徧垂春雨润,羣生皆悟海潮音——《送僧归护国寺》(作者:丁谓)
18、铜壶惯买梅花插,相对无言悟小乘——《书兰莫德全壁》(作者:潘玙)
19、已悟化城非乐界,不知今夕是何年——《二灵寺守岁》(作者:戴叔伦)
20、俗士观瞻,方悟幽尘——《赠毛仙翁》(作者:郑澣)
21、十年迥悟空心法,归寻葬骨山——《记梦一首》(作者:李光)
22、生子多颖悟,得报岂汝欺——《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六》(作者:苏辙)
23、悟此澹无作,不与炎凉并——《偶成》(作者:张九成)
24、东坡真天人,万事早超悟——《朝云》(作者:姜特立)
25、既悟当寒雨,乃知雾乃晴——《再题》(作者:赵蕃)
26、我公宿悟香严因,应缘来现宰官身——《代人上郑相生日三首 寿香》(作者:张纲)
27、明知好是饵,不悟贪为祸——《猩猩》(作者:方一夔)
28、明来握土成金,悟去百草皆药——《颂古二十六首 其一六》(作者:释嗣宗)
29、能因机以悟,不下带而存——《不下带道存》(作者:林希逸)
30、别来我已成炊梦,此去君应悟劫灰——《喜德久从人使虏来归》(作者:许及之)
31、速悟有宝龟,灵通非火灼——《再到吴子野岁寒堂》(作者:郑侠)
32、有机悟道书篇懒,无事关怀睡思深——《龙屿偶作》(作者:陈藻)
33、崩奔不自悟,驰骛靡终毕——《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四》(作者:朱熹)
34、发身在求仁,此理悟者少——《送张倩归衡岳》(作者:胡寅)
35、 悟时不必苦贪图,但言任、流行坎止——《鹊桥仙》(作者:赵师侠)
36、顾我已衰朽,爱子特明悟——《送李光道》(作者:徐积)
37、羣疑塞胸,耳领心悟——《祭粹古云代》(作者:释善珍)
38、苟能悟昨非,赦汝改而新——《十一砺四首 其四》(作者:郑思肖)
39、悟公清凈人,心厌纷华地——《悟老住慧林》(作者:苏辙)
40、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悟老住慧林》(作者:苏辙)
41、自性灵知须急悟,莫教平地陷风雷——《偈 七》(作者:契此)
42、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留题仙都观》(作者:苏轼)
43、古人妙处应自知,悟解多端难指画——《古风送行陈省元》(作者:姜特立)
44、行身居言前,悟理在意表——《行行重行行赠别李之仪》(作者:黄庭坚)
45、高节本为青女伴,牵牛弗悟配龙孙——《题卧屏十八花 牵牛竹》(作者:葛立方)
46、已悟色空元不两,夔蚿何用更怜蛇——《和邹宣教》(作者:邓肃)
47、悟彼良自咍,归田行可请——《虎丘寺》(作者:苏轼)
48、披雪见新月,乃悟本来性——《次叶守韵》(作者:吕本中)
49、贫知学道力,晚悟作诗难——《仆自乙酉至今凡四冬至皆在覊旅感慨成诗》(作者:赵蕃)
50、本自奉常参定脉,定从儋耳悟神方——《寄何斯举》(作者:李彭)
51、一悟吾师心便息,信门入处还无入——《寒食礼先师真五首 其二》(作者:释清远)
52、闻公少已悟,拄杖久倚床——《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 其二》(作者:苏轼)
53、神朝(一作「期」)发筌悟,豁尔自灵通——《颂六十二首 五》(作者:道世)
54、老禅构轩意,应欲悟来人——《题一击轩》(作者:释德洪)
55、对物心有忘,简言理自悟——《寄题柳郎中留客潏》(作者:刘挚)
56、悮(陈校作「悟」)时剎那不移虑,父子相见付珍财——《回波乐 二十六》(作者:王梵志)
57、君看乌与兔,可以悟一本——《次韵仲退对月感怀四首 其三》(作者:徐瑞)
58、幻世方同悟,深居愿继踪——《送少微上人归德峯》(作者:欧阳詹)
59、冥搜多景趣,悟则顿神清——《逍遥咏 其七》(作者:宋太宗)
60、不悟万法空,子如此心何——《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七》(作者:苏辙)
61、已悟哀仍乐,勿论亨与屯——《次韵郑季奕见寄二首 其二》(作者:赵蕃)
62、秋色今又动,凄然悟衰残——《秋色》(作者:吕南公)
63、漆园未悟身如幻,更把君臣论百骸——《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二》(作者:林希逸)
64、从官始悟熙宁意,遗我亲临见肯堂——《次韵门下吕相公交车驾视学》(作者:苏辙)
65、昔人因悟道,妙触永宣明——《新浴》(作者:郭印)
66、祇因迷悟有参差,所以如来多种说——《心珠歌》(作者:寰普)
67、向非病鼎至,或未悟狂药——《病起四诗 二止酒》(作者:陈造)
68、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次伯通云顶山长句韵》(作者:吕陶)
69、谁能悲楚相,抵掌悟君王——《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官舍书 其二》(作者:苏轼)
70、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偈》(作者:释宗一)
71、舍俗投玄心契悟,善恶之由夙世缘——《继古韵一百十二字赠穆先生》(作者:无名氏)
72、乃愧学道晚,何时悟真如——《子肃以古风见还诗轴颇述归田之乐次韵答之》(作者:赵蕃)
73、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巽公院五咏 净土堂》(作者:柳宗元)
74、怀乡看宿鸟,转物悟飞蓬——《秋日野望》(作者:张纲)
75、妙悟从谁识无射,赏心空自感雌霓——《失题九首 其九》(作者:李之仪)
76、顾我拙疏非世用,喜君明悟自天成——《和韩子云见寄四首 其四》(作者:吴芾)
77、范叔脱身车箦间,一言悟主才所难——《尉氏五题 蔡相庙》(作者:黄裳)
78、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作者:皎然)
79、襄王复不悟,远作江南徙——《五哀诗 楚三闾大夫屈原》(作者:李纲)
80、五更催解辔,知未悟尘缘——《再和子仁》(作者:彭汝砺)
81、献言悟主惭明诏,乞禄还家得副车——《赴官唐安益帅吴公以诗宠行次韵为谢》(作者:吕陶)
82、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作者:司马承祯)
83、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垄穴遗诗》(作者:沈廷瑞)
84、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赠别宣上人》(作者:白居易)
85、夫君固已悟筌蹄,重说偈言吾亦赘——《里中康节庵画墨梅求诗因述本末以示之》(作者:赵孟坚)
86、儿童悟易玄,奴婢晓诗颂——《示诸儿》(作者:洪咨夔)
87、向来登王畿,悟主在一言——《代毛崇夫贺妇翁黄圮老生朝》(作者:楼钥)
88、庖丁悟养生,轮扁议读书——《杂兴四首 其三》(作者:陆游)
89、感慨悟乘除,人生几寒暑——《弋阳陆行》(作者:赵蕃)
90、我观二大士,超悟非适今——《和刘提举游龙井谒清献辨才二像》(作者:李光)
91、迷悟虽殊,寒光不变——《古镜铭》(作者:释慧方)
92、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闭关》(作者:白居易)
93、祇如坚持汉节,贱卖生姜,妙悟水因,重光佛日——《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一○》(作者:释绍昙)
94、飞鸟已知今日倦,旧邻那悟昔人非——《次韵睿廓然送僧还东吴》(作者:释德洪)
95、谁为九类生,沈迷及省悟——《次韵答靖侍者》(作者:释慧空)
96、君向西方了生死,我于易象悟穷通——《寄罗浮杨天经居士》(作者:薛嵎)
97、悟去此大魁,穷说则学究——《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四九》(作者:曹勋)
98、安得尘襟都扫却,相从细读悟真篇——《送林道会归平阳》(作者:王朝佐)
99、迷者迷悟,悟者悟迷——《标指六偈 迷悟》(作者:释清远)
100、迷悟同体,悟者方知——《标指六偈 迷悟》(作者:释清远)
101、北本是南,悟无移忒——《标指六偈 迷悟》(作者:释清远)
102、忽悟正方,迷复何去——《标指六偈 迷悟》(作者:释清远)
103、智用虽奇,犹遭悟觅——《标指六偈 迷悟》(作者:释清远)
104、悟为法障,身招罔象——《标指六偈 迷悟》(作者:释清远)
105、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作者:梅尧臣)
106、主圣由言悟,官清以谏名——《尹少稷挽词二首 其一》(作者:韩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