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清代词人,生于1655年,卒于1685年。原名纳兰成德,因避太子“保成”名讳,故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纳兰容若的父亲是内阁大学士纳兰明珠。
纳兰容若年少时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又继承满族传统,擅长骑射和武术;并在音乐、绘画、书法方面都有骄人的成绩。他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十九岁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后升为一品。他年少有为,是不可多得的全才。他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一个天生的贵族家庭中,他是衔着金汤勺出生的富贵公子,注定了一生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命运弄人,他却偏偏是“于事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容若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生活,特殊的生活环境,加之个人才华横溢,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出身贵胄,身处繁华繁柳的他,心却游于物外,向往天边;行走于人生坦途,一生却情路坎坷;尤其是爱妻兼知音卢氏的逝去,使他异常悲痛,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悼亡词,这里就以一首《虞美人》为例:
秋夕信步
解析:
琅玕:一种青色似珠玉的美石,属于孔雀石。这里比喻竹子的青翠。
纳兰这首词,依旧有着他与生俱来的忧郁风情。这首词中,他看月光,看林梢掠过的轻影,在没法整理的心事中,拂去了清尘。这首”虞美人“有它的艳丽,也有说不完的凄凉,就如虞姬离开时,在霸王前舞剑,绝世风流将不能再现。纳兰的小令描写总是那么动人,正如词中所写:漫步在竹林间,满地的竹叶如秋愁点点。更深露重,我单薄的衣衫无法御寒,心更凄凉无依,天冷心更冷。这里作者把心事和情景说得很明白“闲阶小立倍荒凉”。
而下一句,纳兰又开始隐晦地写了,竟把自己千万情意又用”潇湘“二字来代替。潇湘就是湘江的别称,因江水清且深而得名。刘禹锡的《潇湘神》中的诗句:潇湘深夜月明时。旧诗作中常指泪水。写到这里作者的心事再也藏不住了,内心都是愁绪,千言万语,还是以悼亡为主题。曾经见证过两人恩爱无比的月光,今夜依然明媚,但却只照着孤单的纳兰一人身影上。或许所悼念的人并没有倾国倾城的容颜,但作者却有着深深的情意。万籁俱静,入夜难眠之时,正是”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的时刻。李煜《清平乐》中的词句: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纳兰说:”曲曲柔肠碎“,李煜说:”触目柔肠断“,都是愁绪的表现。同为《虞美人》,但我们总会想到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读起来悲凄的情绪,还是李煜更胜一筹,可能因为李煜的悲是亡国之痛,而纳兰的愁只是个人的痛苦吧!
在纳兰词中,都有往事随影浮动,写的都是往日与伴侣相处时的琐碎场景,但读来却让人欲断肠。他的词以小见大的,境界。
这首词里,能打动人心的一句就是“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想起当年和伴侣在灯前一同写字作诗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但伊人却已不在,才让我心如刀绞,深情地让人潸然泪下!
本文由新月青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