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这段话,眼泪竟情不自禁流下来。
“到家很累,儿子让我坐下说给我按摩,敲了几下我的腿就说妈妈我们一起玩儿吧?我说妈妈今天真的玩儿不动了,他就满地忙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的,高育良说你知道每天你回来之后他这是在干什么吗?我说不知道。高育良说:他在带你重演你错过的他的一天。 ”
我们大人忙碌了一天,孩子也忙碌了一天,Ta有很多可能想要跟你分享,有快乐,有苦恼,有兴奋,也可能会有眼泪。
听一听Ta,回应一下Ta,再抱一抱Ta.
在Ta还乐意给你说的时候,在Ta还黏着你的时候,在Ta还会在你面前流泪的时候。
也许,再过几年,学习,事业,朋友圈,家庭……渐渐忙碌起来,Ta也长大了,再也不会给你说那么多心里话,再也不会天天黏着你,更不会在你面前流泪。
很多时候,我们怎么对待孩子,其实也是在给孩子示范将来怎么对待我们。
孩子会以为,沟通就是这样的,表达感情也就是这样的。你这样子对我,说明你认为这种方式是对的,是好的,是你喜欢和认可的,那么,我也就这么用了,用来对待你了。
算一算,我们能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在一起的时候,不敢说全身心陪伴,至少积极聆听,用心回应,孩子会感受到爱与尊重。也会通过这种言传身教学到良好的沟通和表达方式。
当心连接,好的教育自然已在发生。
这是我做教育大的感受和心得。
想起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都跟在妈妈屁股后面,讲这一天学校里的各种经历见闻。妈到厨房,我就跟到厨房,边打下手边絮叨。妈到院子我就跟到院子,妈到卧室我就跟到卧室,妈上楼我就跟上楼,妈下楼我也下楼……我给妈妈讲每天遇到的人和事,妈妈给我讲各种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还有她和姨妈舅舅小姨们小时候的各种趣事糗事。
每次考完试,我都会给妈妈把考试卷子从头背到尾,连作文都背了。妈妈当时就给我把分数算出来了,每次都和老师阅卷后给出的分数一样。只有一次,老师阅卷没看仔细,有一个题错了没看出来,多给我了2分。
一直到工作,每周末回家,娘俩儿依然说不完的话,我们一起看韩剧《人鱼公主》,一起看陕西方言版《猫和老鼠》,一起听爱听的节目,一起讨论家长里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妈妈也都会和我商量,听听我的意见。
在跟妈妈聊天中,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讲故事的能力,感受力,同理心……都得到了锻炼。妈妈给我的回应和我俩之间的讨论,也拓展了我的思路,启发了我的思维,提升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稀释和化解了我的很多苦恼和焦虑。
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
更重要的是,我越来越敢于做自己。
即使慢慢长大,妈妈也会有很多不理解,会反对,会压制,我一直都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生活中,工作中,也一直敢于做自己。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不以外界的评判来定义自己和自己的人生。
爸爸年轻的时候忙,觉得妈妈把孩子们教育的很好,不用操什么心。现在,爸爸也特别喜欢跟我们聊各种事情。
家在正街,又有个台球厅,是镇上人群聚集密切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们在这里汇聚,带来各种各样的故事。每周回去我俩都会聊起一些,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教训也都在里面了。
以前不跟爸爸说自己遇到的困境,现在说了,爸爸会很欣慰,他的见解和建议往往还特别到位特别管用。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商商量量的来,也感觉到越来越顺畅。
今天跟我们亲爱的家长聊到父母的接纳和认可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无意中从孩子身上联系到自己。
不知道哪里来的信心,总觉得孩子们会比我们更好,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比我们小时候更好的成长环境。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心理的,情感的。
人一生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其实都不算什么,所遇问题基本都会和年龄、能力相匹配,就像孩子们小学阶段的学习一样,只要心智健全,努力基本都会有好成绩。
难的是,路遥先生说的人生中关键的那几步,触底的时候,登顶的时候,转弯的时候,怎么选?这时候可能就要动用一个人底色、深层的部分了。
这部分几乎都来自生命初几年里,孩子亲密重要的人,常在的环境,直接的被对待方式。
而这些,孩子没得选。遇到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给孩子什么,孩子就得到什么。
给什么?怎么给?真值得我们仔细琢磨。
突然想起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给孩子们也说,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成名成家,但每个人都可以活出鲜活的、生动的、富足的自己。
这只是我的祝福和期望。
相信孩子们会有更精彩的未来。
那未来里,有我们播撒下的每一个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