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方茴和陈寻是高中同班同学,十六七岁的时候,彼此互相吸引,恍惚间认定对方是自己人生中的“不可取代”,却没想过结局是如此潦草。
为了和方茴考上同一所大学,高考考场上陈寻故意放弃了自己会的物理大题;而方茴,同样为陈寻,花了很多心思,她坚守着与陈寻的爱情,却换来了陈寻的背叛。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到了大学,陈寻被“花花世界”迷了眼,身边有了更多朋友,还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方茴不再是他的,尤其是遇见热情开朗的沈晓棠后,陈寻与方茴的距离越来越远。
陈寻和沈晓棠一起吃饭,一起讨论音乐和CD,甚至还像情侣一样约会,敏感的方茴,早就觉察到了陈寻的变化,但她不敢求证,以为自欺欺人就能留住陈寻的人。
沈晓棠的介入,让方茴成为了爱情里的失败者。沈晓棠爽朗直接,俏皮明艳;比起晦涩难懂的方茴,沈晓棠的性格与陈寻更契合。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但曾经爱得“感天动地”的陈寻和方茴,真的是因为沈晓棠的出现,陈寻才变心的吗?读了《匆匆那年》原著才懂,陈寻不再爱方茴,根本不是因为沈晓棠。
陈寻喜新厌旧是事实,但就算没有沈晓棠,他和方茴也依然无法走到后,两人分手是必然,原著里早有预兆。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原著里的陈寻,个子高,长得帅,擅长打篮球,关键是还聪明,学习成绩好,所以陈寻的身边总是有各种“小迷妹”。
相比之下,方茴就逊色了不少,方茴长得算不上漂亮,容貌清秀,性格沉闷,各方面都比较普通,在人群里根本不显眼。
耀眼的陈寻,之所以会注意到方茴,是赵烨和乔燃纷纷主动和安静的方茴交上了朋友,陈寻不想落后于这两个哥们儿,于是也开始和方茴搭话。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方茴会把饭盒里的土豆分给赵烨,也会和乔燃讨论数学题,唯独对陈寻是完全忽视的态度,陈寻因“求胜欲”对方茴格外注意,创造机会对方茴献殷勤,总算得到了方茴的芳心。
《匆匆那年》原著里写道:“那个时候我们还小,还可以仅仅的因为心里的一时的想法就去努力地做,还可以随意地喜欢、厌恶、不服气,还可以独断专行不去想日后会发生什么改变什么。”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动机不纯”的陈寻,在方茴彻底对他死心塌地后,他反而觉得无趣了;尤其是从闭塞的高中校园,走到了五彩斑斓的大学,陈寻的目光再难以停留在方茴的身上。
其实在遇见沈晓棠之前,陈寻早就有了厌倦方茴的表现,“方茴有点落寞地低下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她总是习惯性地从背后注视陈寻,当初高中时她还可以紧走两步跟上去,而来到大学里,他们反倒没有并肩走过了。”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陈寻家境普通却完整,而方茴父母离异,她跟着爸爸生活,父女俩沟通极少,方茴习惯了把什么都藏在心里。
但是方茴的妈妈徐燕新是个很成功的商人,由个体户发家,原著里提到:
“那时候绝大多数北京人还没听说过复式住宅,而方茴妈妈徐燕新住的地方,就是全部复式小楼。陈寻看着里面郁郁葱葱的园林和跑进跑出的外国孩子,不由感叹生活的差距。”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家境的悬殊给了陈寻很大的压力,在他为方茴放弃一道13分的物理大题,交卷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在后悔了,知道考分的那一刻,陈寻更是悔恨交加。
“毕竟他的家庭和方茴不同,没有后路可言,考上好大学还是很重要的。在这种命关前程的时刻,风花雪月太不靠谱,分数显然比方茴更要紧了。”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爱情讲究情投意合,婚姻则需要门当户对。
陈寻是个自尊心很强的男生,看见方茴的父母送她上大学,他都会生气;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陈寻,就算真的和方茴结婚,两人日后在柴米油盐上,也少不了矛盾。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方茴是个慢热的女孩,细腻,专一,重感情,她认准的人,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会是一辈子的。
而陈寻则是“活在当下”的享乐主义,爱的时候热情似火,不爱了立马抽身离开,他的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林嘉茉问过陈寻“要是以后有比方茴好的女孩喜欢你,你怎么办”,“这不没有么,有的时候再说。”陈寻不以为然地说。
可见陈寻并不是“一生只爱一人”的男人,无论是方茴,还是沈晓棠,都无法永远留住他的心。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对待感情的不同态度,注定了陈寻会伤害方茴。
再加上陈寻爱好广泛,方茴对他弹琴唱歌的特长欣赏不来;陈寻也理解不了方茴的内向和脆弱,离开高中的氛围,两人根本不在同一个频率上,日子久了感情自然会出问题。
电视剧《匆匆那年》剧照
读了《匆匆那年》原著才懂,陈寻不再爱方茴,根本不是因为沈晓棠。
沈晓棠也是感情里的受害者,陈寻自始至终都没有告诉沈晓棠自己有女朋友,沈晓棠是被陈寻骗了。
但是沈晓棠性格活泼,受了伤也能满血复活;方茴却钻进了胡同,对陈寻的背叛,久久不能释怀,还用决绝的方式自虐,真的很不值得。
“16岁的喜欢就是这么平淡而简单,他们总认为自己会经历与众不同的恋爱,以为这样无所事事的日子会一直继续下去。”
一直到长大以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还是在岁月里落入俗套,那时每天都陪伴在身边的人也终究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