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一场大咖云集的昆曲专场,在北京大学剧院拉开序幕。
就在这场盛大的演出接近尾声时,于丹被邀请上台发表后的总结。
当于丹刚说出“我代表大家……”时,台下的观众一片嘘声,紧接着有人大喊“让于丹下去!”
台上的于丹尴尬不已,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很快,“于丹在北大被炮轰”的事件,引发舆论高潮。
所有人都在追问,当初那个红极一时的国学教母,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于丹幻灭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变迁,更是名利场上人性的考验。
01
1965年,于丹出生在北京旧旧的四合院里。
动荡的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不可避免被下放。
这么一来,于丹就只能和姥姥一起生活。
姥姥是个要求很严格旗人老太太,从于丹三四岁开始,她就监督于丹背诗词、练毛笔字。
对女儿的教育,于父更是制定了一整套计划。
那时候,于丹喜欢“柳字体”,但父亲强硬要求她练魏碑,目的是让她学习间架结构。
练字之外,父亲还把《论语》和许多经典名著,塞到于丹的手里。
即使于丹读不懂,也被要求无条件地背诵。
在那个长满青苔的院子里,于丹成了个孤独的孩子。
当别的孩子都在玩耍撒娇时,她面临的只有繁重的学习任务。
要是学得累了,于丹就坐在海棠树下数花瓣。
看着落英缤纷,她脑海里浮现的是林黛玉葬花的情节。
因为长时间和外面隔离,于丹变得多愁善感,伤春悲秋。
她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诗词上,她格外偏爱李商隐和李后主。
李后主的词一共有83首,于丹把这些词都抄写了一遍,还装订成册,再附上一个旧旧的蓝色封面,成了她宝贝的词集。
于丹没有上幼儿园,直接上小学。
父母以为,在家教育了好几年,于丹该是班上的孩子。
的确,于丹的文科成绩很好,但是数学和体育却一塌糊涂。
沉默寡言的于丹,很快就被同学孤立了。
当然,孤立的原因不是因为她偏科,而是因为她跳皮筋和丢沙包都玩不来,谁和她一队谁就输。
久而久之,这些童年的乐趣,都和于丹无关了。
不过,这样的于丹,依旧撞上了伯乐。
02
于丹的初中在一所很普通的中学,教育一般,氛围一般。
但是在这里,一位语文老师,悄悄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这位老师是北大的高材生,他一直希望,能从自己的手里培养一批中文系的学生。
于丹的文学积淀,让他看到了一束光。
当时,正值高考恢复不久,但是整个学校都没人敢放言要考大学,于丹也不敢想。
可语文老师却十分坚定,语重心长地和于丹说:“你一定要考大学,你是一个有才情的学生。”
为了培养于丹,老师是煞费苦心。
不仅在课堂上时时关照,下了课还塞给她许多书籍。
有一次,于丹去老师家交读书卡片,那是一个破破烂烂的胡同里,只有两件低矮的房间。
但是老师的书房里,全是手写的卡片,还有满墙的书。
那一瞬间,于丹浮现出了两个字:文人和文化。
在那过后,于丹悄悄许了个心愿,考大学,未来成为和老师一样的人。
可是,十四五岁的于丹,怎么也没想到,后来的自己,会红透半边天。
在老师的助推下,于丹中考成绩一飞冲天,直接考上了远近闻名的北京四中。
于丹笑了,老师却哭了,因为于丹去了北京四中,他的梦就碎了。
不过,这位老师还是选择了成全:“我等了多少年才等到她呀,但为了孩子,让她去,我祝福她。”
1980年9月,于丹跟着入学队伍,正式成了一名高中生。
在北京四中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于丹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信心大增的她,驱散了阴霾,风风火火准备高考。
还别说,于丹的考试运真的旺盛至极,轻而易举就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
拿到录取通知的时候,她把数学课本撕成了一条一条的。
这一年,于丹父亲有机会晋升,但他主动请求离开国务院办公厅,平调中华书局。
理由很简单,他说:“我大的心愿就是退休前为孩子多留些书籍。”
在清贫的中华书局,父亲兴冲冲地用自行车往家里驮《论语译注》和《庄子今注今译》。
望女成龙的老父亲,怎么也没想到,这两本书会在将来把于丹推上神坛。
不过,上大学的于丹,还没深究论语和庄子,就先放飞自我了。
03
在学校,于丹可是个风云人物。
从组织活动到学生会,处处都有她的身影。
不过,读万卷书的她,痴迷的还是行路。
每到假期,于丹就满世界的跑。
揣着200块钱,就敢奔向新疆,闯荡沙漠。
这样风风火火的于丹,很快撞上了桃花运。
一个叫乔达峰的同学,对于丹心动不已。
这个乔达峰,家中兄弟四个,工人家庭,一贫如洗。
作为老大的他,只能一边兼职,一边完成学业。
不过,家境悬殊,也没能阻挡这两个人惺惺相惜。
共同的爱好和三观,他们小手一牵,就牵到了婚姻殿堂。
1989年,于丹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文化研究所,和于丹的古典文学专业十分对口。
但还没等于丹高兴多久,就遇到了要下放的新政策。
就这样,于丹被分配到了艺术研究院下属的印刷厂,位于北京南郊一个叫柳村的小地方。
这个下放可不是闹着玩的,于丹是带着户口下去的。
如果表现好,可以被调回研究所,如果表现不好,那就不知道要在柳村呆多久了。
对从小养尊处优的于丹来说,下放的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在柳村,于丹和别的学校分配来的硕士毕业生,一行九个人,开始在印刷厂干活。
每天,男生负责扔纸毛子,女生负责用汽油擦地下的油墨。
后来,于丹又被分配去干“闯活儿”。
一摞厚厚的铜版纸,咔的下去,手上立马出现十几条血口子。
没人心疼,大家都觉得这些研究生太娇气了。
不过,时间久了,于丹倒是混出了点模样。
翻译古医书,给工友孩子补习功课,还写写书。
这样苦乐交织的日子,于丹过了一年半。
多年后,回想起在柳村的生活,她称:“很怀念,很喜欢。”
从印刷厂出来,于丹就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04
1991年,于丹回到北京师范大学,成了教传媒和古代文学的老师。
多年的积淀,让于丹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于丹很擅长讲故事,常常声情并茂,学生尤其爱她的课。
上课之外,于丹还包揽了北师大的各种讲座。
在“国学大师”的光环下,机会砸向了于丹。
先是一些国学节目邀请于丹去当嘉宾,后来,影视节目也邀请于丹去当撰稿人。
此后10年,于丹辗转在二十多档电视节目,还进军,成了申奥宣传片的策划。
2001年,准备做《百家讲坛》,于丹是策划人。
不过,这档节目播出后,收视率惨淡。
就算请来杨振宁和霍金,观众都不感兴趣。
直到2004年,阎崇年先生用主题《清十二帝疑案》帮《百家讲坛》打出了名号。
随着收视率暴增,中华书局帮他推出的书《正说清朝十二帝》,热销30万册。
2005年,易中天接棒阎崇年,在《百家讲坛》继续讲解历史。
从历史事件的本质到人性的普遍,他用幽默直白的分析,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阎崇年和易中天的出现,为于丹的爆红奠定了基础。
2006年,于丹和《百家讲坛》的制片人万卫,在上海讲课碰到。
两人在闲聊时,万卫说,一直想找人讲《论语》,找过几个对《论语》颇有研究的主讲人,都不合适,因为他们讲的没立足现实,很难让观众接受。
于丹一听,这不正是她擅长的吗?
毛遂自荐过后,这年的国庆黄金周,成了于丹的命运转折点。
她一头短发,身穿绿色竖条纹西装,登上了《百家讲坛》。
那一句“《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里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直接抓住了观众的胃口。
在那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太需要这种心灵按摩了。
多年的传媒研究,让于丹对观众的喜好了如指掌。
从字句停顿到微笑示意,于丹的表现都让人如沐春风。
一时间,《论语》不再是枯燥的国学,反而成了人生指南。
于丹那7天绘声绘色的讲述,在国内掀起一股国学风。
到这里,于丹不再是明星讲师,她成了国学教母。
在巨大的欢呼声中,于丹迅速抓住了捞金机会。
05
从《百家讲坛》上下来,于丹成了中国身价高的演讲人。
一场两小时的演讲,报价高达6万,仍然有人找上门来。
当然,于丹可不满足于演讲捞金,她还准备将自己的《论语》讲稿,集结成书。
为了整理好于丹的书稿,中华书局特意成立的了编辑团队。
这年11月26日,这本《论语心得》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
于丹签售了1万多册,创下新中国图书史上单店单品种零售和现场签售的新纪录。
就连易中天都对她赞不绝口:“于丹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随着这本书在全国热销,只要带有“论语”两个字的书籍,都进入了销量排行榜。
有意思的是,“于丹热”还让一大批的盗版书商找到了出路。
那时候,只要你走在北京天桥上,就会有人拿着《于丹说八子》《于丹诸子全集》拦住你:“原价99块钱,我便宜点,卖你20块。”
于丹听闻,又好气又好笑。
见于丹如此受欢迎,又给了她一次机会。
2007年春节,于丹继续用《论语》的讲法,把“庄子”搬上了《百家讲坛》。
这一次,她从初一讲到初十,收视率堪比春晚。
就在于丹春风得意之时,危机毫无征兆地到来了。
06
这年3月,中山大学古文献博士徐晋如,率先在网上发布了一篇《讨于丹檄文》,毫不留情地抨击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
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还引发了多所高校博士联名抵制。
很快,天涯社区和贴吧都流传着“抵制于丹”的帖子。
有网友还用3万字,指出于丹《论语心得》的14处谬误。
比如于丹解读孔子的“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她说:“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国民对于这个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使粮食充足,使兵力富足,才能让人民相信它。
这是于丹对论语心得典型的错误,她把“隐含读者”由“君子”转换成了“普通大众”。
传播的目的是达到了,但对论语却是一种侮辱。
很快,各种以批评于丹为主题的书籍大量出版,比如《孔子很着急》《孔子很生气》。
在于丹的演讲活动中,还有人穿着印有这些字样的T恤抗议。
不过,这股“抵制于丹”风,并没有吹散她的捞金路。
春节过后,于丹又火速发行了《庄子心得》,首印就高达100万册。
在签售会当天,人们冒着大雨在书店外面排起了长队。
一对老夫妻也在其中,老汗说:“我们天天吵架,准备离婚,听了于丹的讲座,心里很舒坦,不想离了……”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读者,将于丹的书当成灵丹妙药。
在于丹的签售会上,常常有人提问:“我要高考了,很焦虑,我应该看哪段?”
不过,书是大卖了,争议声却还在继续。
面对舆论,于丹也理直气壮:“这本书是来自百家讲坛的讲稿,不可能像在大学里讲课那样系统,因此叫做“心得”而不是“讲稿”。”
这年的十一黄金周,于丹再次包揽《百家讲坛》,连续讲了七天的《游园惊梦·昆曲之美》。
讲述到昆曲名段《邯郸记》时,于丹把卢生被贬之地“陕州”解释为“陕西”,再次挑战了观众对她的容忍程度。
不过,对于丹来说,争议声越大,流量也越大。
这一年,于丹的《论语心得》已经卖出了426万册。
在中国作家富豪榜上,于丹以1060万的收入,登上了第二名,仅次于郭敬明的1100万。
到这里,于丹彻底飘了。
人一飘,就要出大事了。
07
2008年,英国麦克米伦公司以10万英镑,买下了于丹《论语心得》的英文版权。
同时,韩国、日本和英国等也都来买下不同语种的版权。
这么一来,于丹算是彻底走出国门了。
在享誉国际的名号中,于丹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
毫无疑问,她依旧在给观众灌心灵鸡汤。
不过,这碗看似鲜美的鸡汤里面,却放进了不少杂质。
三番四次的胡编乱造,直接挑战了媒体的底线。
很快,《北京晚报》就撰文批判于丹“巧言令色,鲜矣仁。”
但是,于丹丝毫没有意识到危机感,在纷至沓来的名利中,看不清自己几斤几两。
2009年,于丹被邀请到伦敦开讲座。
讲座刚开完,一篇中英文双语的《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在网上疯传。
这篇文章指出于丹三宗罪:大闹酒店、怒斥女助理、逼走女翻译。
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于丹一再否认,但也阻挡不了网上接二连三爆出的负面新闻。
有网友称在2007年,于丹有位女弟子患有严重抑郁症,当她向远求助时,于丹说没有时间,随后女弟子跳楼身亡。
此外,作家慕容雪村也直言,于丹对下属态度恶劣,稍有不顺则厉声怒斥:笨蛋!垃圾!
就这样,于丹的形象一落千丈,那些“丹粉”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爱的国学教母,不过是披着商业外衣的伪知识分子。
不过,于丹依然不死心,四处走穴,招摇过市。
2010年,青歌赛恢复素质考核,传出于丹将接替余秋雨担任评委。
这个消息一出,网友就举起了反对大旗,吓得赶紧否认。
接连碰壁,于丹在心灰意冷中,和昔日好友孔健闹翻了。
这个孔健是孔子的后人,在于丹火的时候,和她达成了出版合作计划。
没想到,于丹却反咬一口,控诉他侵权。
接二连三的闹剧,彻底撕掉了于丹的面具。
08
2012年,在一片讨伐声中,“于丹在北大被炮轰”的事件,再次引爆热搜。
面对舆论纷纷,于丹连发三条微博,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宽容和理解。
这一年,她加入了作协,和郭敬明一样,支持声和反对声,声声入耳。
但于丹从不被这些言论裹挟,她挥挥手又盯上了中学生市场。点评高考作文,举办校园讲座,依旧赚得盆满钵满。
2013年,于丹的乌龙还在继续。
她在微博上发一段鸡汤味十足的话,眼尖的网友发现,其中一句话明明出自《倚天屠龙记》,却被于丹移花接木到张大千身上了。
于是,“张无忌、字大千”的段子,在网上流传开来。
自此,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于丹那糊弄外行的心灵鸡汤招数,再也不灵了。
2014年,雾霾卷土重来,吞噬了整个北京城。
人人都被雾霾笼罩着喘不过气来,而于丹提供了一种“精神胜利法”防治雾霾。
网友纷纷反讽:在雾霾里,只有于丹赢了。
此后几年,于丹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
她的书卖不动了,讲座也没人捧场了。
2018年,于丹遭受致命一击。
北京师范大学免去了于丹的党委书记职务,人人拍手称快。
不禁令人唏嘘,从一夜成名到万人唾弃,只需要短短十年的时间。
于丹的没落,是时代的进步。
所谓的国学,不是遍地盛开的孔子学院,也不是于丹的短裙黑丝。
把国学当成一门生意,满嘴仁义道德,字里行间都是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