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美好回忆
文/李世玲
那个年代有太多的美好的回忆,或许我年纪大了,越来越怀旧了!闲暇时候,或者梦里总能找到童年或者少女时代的一些回忆,喜怒哀乐酸辣咸都融在其中。
那个年代流行乐刚兴起。我比较喜欢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歌曲,“情有独钟”,不管是经典的,通俗的、优美的、流行的等,喜欢那些歌词与旋律,让你跟着哼哼两句,感受情怀,跟着歌词开心或者忧愁,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那个年代交谊舞比较流行。早上或者晚上,甚至中午(退休的,或者全职太太,带着小孩),在马路拐角空地,或者广场,公园,到处可见,随着舞曲翩翩起舞。那时候女士的百褶裙,(喇叭裙)太阳裙比较流行,喇叭裤,蝙蝠衫,流行烫大波浪头,高跟鞋等,男士的图案衬衫,红的、绿的花格子衬衫,……成为了所有舞场的风景线。
那个年代口哨会被老人称为“流氓哨”。原因:男的喜欢冲着年轻貌美,或者觉得有女人味的女人吹一嗓子,做着鬼脸,评头论足。有时候你真的会被吓一跳,特别是人少的地方,那时候大街小巷没有监控的。倒是没有实质性的危险,但是我还是害怕,我背着双肩包,一路狂奔,直到我看不见他们,我心里才踏实,回家后我喘着粗气还被吓得哆嗦。只留下他们在后面坏坏的笑声和评语了。改天我只能绕道走,就为了躲开这群调皮的男孩。
那个年代流行歌手李春波与平安的“大光头”,很多男孩争相模仿,太阳光下亮闪闪,哈哈会“发光”,他们跟着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是好看又漂亮……”小虎队歌《青苹果乐园》等,《耶利亚女郎》,《楼兰姑娘》,《晚秋》,《来生缘》等等。
那个年代(80年代),谁家有这些交通工具或者电器,肯定不是大官就是老板,普通家庭就一两样就满足了。桑塔纳,吉普车就是(豪)好车,谁家有一部轿车,很了不起,有个面包车很好,普通家庭都是自行车,摩托车。谁家有彩电,那是很有光彩的事情,那时候彩电是“昂贵的”,18英寸的彩电卖2000元,还得托人买。普通17英寸黑白电视卖到600多元,还很紧俏,盼盼牌子成了家喻户晓的,自然配套的天线也跟着“受宠”,我家换了足有6-7个不止,后买了俗称“大锅盖”的天线,为了多收台。不像现在的液晶,高清等离子等。当年一刮大风,天线来回摇晃,家里电视有“雪花状”,看不清,老兄再跑在房顶摆弄下。甚至还坏显像管,找维修的人来修。
那个时代限电,每天晚上总能停电20几次至30多次,因此谁家有储电瓶,就是开心,继续看电视剧或者孩子做作业。普通家庭一般买蜡烛,火柴或者打火机,为了停电备用。灯泡闪坏了很多,卖灯泡和卖储电瓶成了销路一条龙,其次就是蜡烛、火柴,打火机了。
那个时代随身听伴我好多年,兄长大学毕业后,随身听就给我了,我如获至宝,听歌,听故事,有时候我听入迷,带着耳机竟然睡着了,有一段时间耳朵有些聋,不敢再入迷的听了,耳朵才感觉好了。
那个时代蜜蜂牌缝纫机很“吃香”,谁家有一台,也是让大家羡慕的。孩子在青春期长得快,有钱人家可以买新衣服,或者用缝纫机在裤脚与袖口上各接一块同色的布,裤子屁股那块磨破了,裤内垫上同色布,外面用缝纫机缝上经纬圆线,像个地球仪,特别结实。我妈都是用手缝的,虽然手工活不错,比缝纫机均匀度还是有差距。
那个时代流行露天电影,即使冬天小伙伴也不嫌冷,看得是全神贯注,回家班主任老师让写日记,有一次放的《五女拜寿》,让同学们都写观后感,老师还让我上台大声朗诵给同学们听了,说写得真好。那年没有小贴贴,老师给红笔画三颗五星,成绩好的,教室墙上贴着光荣榜,红纸黑字,特别醒目。每周一换,红纸剪的,每个名字上贴着小红花,每次我上光荣榜,是我开心的事情。
那个时代大家都寄信,同学关系好的送礼物送贺卡。成了大家联系亲情,或者友情的纽带。一枚邮票,几张信纸,一张信封,写完了,期待回信了。那时谁家有部座机电话,一般不是官就是经商的,或者家里有钱的,很了不得。按一部3000多元,后期便宜还2000多元呢。当时普通人都嫌太贵了,还是流行寄信。现在贺卡很少在文具店显眼的地方摆放了,甚至有的文具店没有进货。
那个时代明星是很受学生喜欢的,不管港台的还是大陆的明星,明星小贴贴跟着沾光,很受学生或者青年人的青睐,不管是文具盒,日记本,家里的房间,都贴满了。青年人更喜欢贴在自己的房间喜欢的地方,一般床头墙上,写字台上,台灯等,追星族更是多,挂历也是。
那个时代油画流行一时,每家过年不贴几张,似乎就跟不上潮流?明星画、山水风景画、国画、人物、动物等。直到90年代那年,不知道谁造谣说油画有辐射,大家齐刷刷把那个时代“受宠”的油画,统统撕下来,扔在垃圾桶,被风刮得大街小巷都是,那一年卖油画的商贩是惨的一年,很便宜,却很少有人买。
那个时代卖货郎走街串巷那一声吆喝:“拿破锅、破铝盆、破塑料盆……来换东西喽!”呼啦一下,从各家各户涌出来一群人:老年人、小媳妇、大姑娘、小孩,都端着自己家破的或者不用的东西来兑换“礼物”,我只记得有头绳、皮筋、头花、发卡、棉花糖、糖球等。每个人排到自己,拿着自己中意的“礼物”走了。
那个时代谁家有这两样也很开心。有一部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非官即富,要不就是老板,很贵,据说一万多,双向收费,而且只能打电话和发信息。有一部BB机都是炫耀的资本,有一部汉显的BB机就更开心,并且还得去公用电话接电话,还得额外付费。
那个时代照相馆很受欢迎,生意很兴隆,甚至你还得预约排号才能照相,取相片。傻瓜照相机很流行,柯达、富士相纸成了80、90年代的爱,现在在马路上很少看到照相馆了。
那个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印在我的脑海里,留在那青葱的岁月里,让我留恋,让我在回忆中开心或者释怀。
李世玲:笔名玲珑剔透、玲珑等,本科,国企公司一枚小螺丝钉。从小爱好写作,毕业后陆续发表多篇散文、诗歌、纪实文章、育儿经验分享等。在多个育儿网、多个文学网站与微信平台获过奖。诗歌、散文多发于清风笺文学网、读者文摘、塔尖之上、浅墨诗社、北风过境文学网、星河文学网、读者美刊、晶莹美刊、诗歌选刊、青年文摘、正能量精英诗社、皖人春秋作家群、当代文学在线、诗天子、文悦圈、岚山诗话、听泉书苑、思维是一种信仰、西北孤莲、楼兰居、作家故事、鸳鸯河畔、孔雀东南飞、之滇、六尺巷文化、花花上酸菜等多个网站。现为清风笺网站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