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总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和亲人团聚,因此我们经常使用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的名句“天涯共此时”表达情谊。这句诗问世以来,就受到热捧,人气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有位诗人,在写悼词中,也将其稍作改动。
这位诗人就是张籍,虽然现在的人对他可能并不算熟悉,但在唐朝中期也是名重一时。他是韩愈的大弟子,也是白居易的好友。在当时,韩愈、孟郊主张诗歌精炼,以“奇诡”和“矫激”著称,白居易、元稹则推崇平白直接,要让诗歌成为人人都听得懂的作品。偏偏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两派,都和张籍友善。
这也说明了张籍交友广阔,他的朋友圈中,尽是大唐当时的文人。他曾经患有眼疾,差点双目失明,被人称为“瞎太祝”,可偏偏在医疗条件那么差的古代,张籍的眼疾又奇迹般地好转,延续了他的艺术生命。
然而,他的一位好友,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当时,这位好友随军守卫月支,因为战败而下落不明。本来就是全军覆灭的惨败,下落不明几乎就等于是成了孤魂野鬼,而且整整两年时间,好友都没有音讯。无奈之下,张籍为他做了这首《没蕃故人》: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这首五律,实际上就是为好友所写的悼诗。在前两句中,诗人讲述了事情的经过,那是在前年,好友去戍守月氏,没想到却在城下遭到了惨败,全军覆灭。时间、地点都很明确,结局其实并不出人意料。所以诗人在接下来的三、四句中感叹,吐蕃与唐朝断绝了消息,但其实已经生死长别了。
第五、六句是作者对于战场之中残酷景象所作的想象。既然遭到了如此的完败,局面一定是惨不忍睹。既然是断绝了消息,那么更没有人去收拾战场上凌乱的营帐,任它们风吹雨淋。没有一人能够生还,只有几匹战马,因为认得己方的军旗,所以才逃回了旧营。这一句中,也暗含了意思,那就是辎重无人管,唐军将士的尸骨,更是无人问津。
在后方的作者,当然要祭奠自己的朋友。可是,因为没有看到好友的尸首,还是抱有那么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还抱有九死一生的幻想,希望他还在人间。如果朋友在世,祭奠他当然是不敬的行为,可是如果朋友已经战死,不祭奠也是不敬。这是张籍矛盾的心理,也是他两难的选择。
面对这种情况,诗人化用了前辈张九龄的“天涯共此时”,改为“天涯哭此时”。要知道,对于千古名句的改动,是存在极大风险的。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笑柄。然而,这一字改动,在此时却是恰如其分的。因为前面的感情铺垫和事实陈述,让这个改动极为自然,也极为贴切。
后世学者对于张籍的这首诗,普遍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除了纪晓岚认为“死生长别离”略有草率,与后面的表达有所冲突之外,其他文人都认为此诗感情真挚,质朴感人,是千古佳作,后一句的改动,更是不露痕迹,很符合当时作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