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笔墨网
菜单
唯美句子 励志句子 伤感句子 人生感悟 心情句子 爱情句子 经典句子 句子大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苏轼的哪首诗)

来源:唯美的句子 发布时间:2024-08-14 11:24:02 点击:59次
笔墨网 > 优美的句子 > 唯美的句子 >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苏轼的哪首诗)

1、安史之乱的背景

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还推动了北方经济南移,影响至今。

这场战乱发生的原因复杂,后代很多历史学家都进行了深刻分析。

但这都是事后诸葛亮的分析。

在天宝年间,为什么就没有人能提前看出端倪呢?

其实在战乱发生以前,很多人都曾有过预言,包括张九龄、杨国忠以及安禄山的族弟安思顺等,但唐玄宗就是不信。

为什么?

没有人能说得清:安禄山凭什么敢起兵?

杜甫

理由有很多,简单说三点:

(1)论人心,安禄山长期在外领兵,在朝廷没有党羽,与杨国忠是死对头,更何况起兵是不义之举,很难得民心;

(2)论兵力,哥舒翰和高仙芝的兵力之和远远超过安禄山;

(3)论地理,长安城有潼关天险,再加上长途远征,想进入关中谈何容易?

天时地利人和,安禄山一项都不占,而唐朝正值盛世,如果你是唐玄宗,你认为安禄山会起兵么?

唐玄宗宁愿相信朝廷内的杨国忠会作乱,也不会相信安禄山会起兵。

可是,杜甫却看穿了一切。

因为安禄山刚刚在范阳起兵,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时,杜甫就写了一组诗,揭示出战乱的根源。

这组诗就是流传千古的《后出塞(五首)》。

蓟州黄崖关长城

2、《后出塞(其五)》

公元755年十一月,杜甫回家探亲的途中,遇到一位从安禄山军营中偷跑回来的士兵,根据士兵所述,写下了这首组诗,我们只读其中第五首。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从表面看这只是一首叙事诗,其实是杜甫惯用的以小写大手法,反映了深刻的社会背景以及他对时局的看法。

(1)一二句:“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我本来出身良家,从师学艺,也懂得许多门道。

良家子,是指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或非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唐朝的府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如果良家子从军,家人可以得到良田,同时朝廷还有减免税收等其他待遇,这就解决了士兵的后顾之忧,因此良家子在战场上往往能舍身为国,奋勇杀敌。

这位士兵是良家子,所以才会有逃离叛军军营的想法。

他从师学艺,懂得许多门道,所以才能察觉安禄山的野心。

这两句既介绍了士兵的个人背景,也是在为后来的偷跑做铺垫。

(2)三四句:“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主将骄横,增加了我的忧虑,个人富贵已不值一提。

这两句紧承一二句,因为出师多门,这位士兵察觉到主将有野心;因为他是良家子,所以他很忧虑,不再考虑个人的富贵。

这位士兵在忧虑什么呢?

蓟州

(3)五六句:“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我跃马从军二十年,担心辜负了明主的恩情。

担心辜负明主的恩情,这就是士兵的忧虑。

到底是恩情呢?

就是所讲的,朝廷会为良家子分发良田,减免税收等待遇,为士兵解决后顾之忧。

因此,良家子一般对朝廷都持有感恩之心。

那么,这位士兵如何报答明主的恩情呢?

(4)七八句:“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眼看着来自幽州的铁骑,即将长驱直入,令洛阳陷入昏暗。

“坐见”两个字说明,这是士兵对局势做出的预判,不是指安禄山已经攻占了洛阳。

“长驱”两个字说明,唐军几乎没有防守,此时朝廷还没有收到确切消息。

但此时,这位士兵已经确定主将正在起兵。

他该怎么做呢?

(5)九十句:“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于是我半夜里抄小路逃回家,可是故乡已经变成了空村。

这两句奇怪。

士兵确信主将已经起兵,但又不愿辜负朝廷,能做些什么呢?

只能偷偷跑回家,不参与其中,这是保持个人名节的办法。

从大义上讲,这也是值得称赞的行为,杜甫写这首诗,当然是在称赞他。

可问题是:这位士兵的故乡为什么会变成空村呢?

不可能是因为战乱,此时安禄山起兵的消息根本没有传到长安,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华清池泡着温泉呢,长安的百姓怎么可能会逃亡呢?

这个问题我们暂且留下,先读完这首诗。

长安古城

(6)十一十二句:“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幸好,我能摆脱罪名;可是只能穷困潦倒,孤独终老。

这两句也很让人疑惑。

这位士兵从军二十年,保持名节,而且是良家子,朝廷不是应该给他待遇么,至少要分良田吧,怎么会让他穷困潦倒呢?

您看这首诗,诗人没有发表一句议论,只是单纯记录了一位士兵脱身而归的经历,可是在叙事的末尾,他留下了两个问题给读者品味:首先,这位士兵的故乡为什么会变成空村?其次,这位士兵今后的生活为什么会穷困潦倒?

这两个问题,隐含了杜甫对安史之乱发生根源的判断。


3、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源

(1)这位士兵的故乡为什么会变成空村?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这位士兵的故乡就在长安附近,因为杜甫是从长安回奉先的途中,遇到了这位士兵。

可是叛军还没到,长安附近的百姓为何会逃亡呢?

其根源是土地兼并,大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土地,采用各种手段,让百姓贱卖土地。

公元754年秋,长安附近遭遇雨灾,百姓颗粒无收,以杨国忠为首的权贵,为谋取私利,哄抬粮价,百姓为了生存,只能以土地换取粮食,以维持生计。

正因为土地兼并,百姓没有了土地,只能四处逃亡,民怨沸腾,社会矛盾加剧。安禄山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于是打着“清君侧,除掉杨国忠”的口号,自然能够笼络人心,这也是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源之一。

长安古城

(2)这位士兵是良家子弟,他的生活为什么会穷困潦倒?

因为土地兼并,影响到了均田制,加上连年征战,需要更多士兵,而朝廷没有足够的土地分发给士兵。

公元751年,唐玄宗只能将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士兵不再需要经过严格挑选,很多不良人(无业游民、穷困潦倒者)加入其中。

而这些不良人没有思家报国之心,很容易受到地方军阀的收买和笼络,导致地方军阀不断壮大,而朝廷军的实力日益减弱。

您看杜甫这首诗,暗含了反衬的手法,为什么其他士兵不偷跑回家呢?诗人用这位良家子弟的忠心反衬出其他士兵不够忠心。

其根本原因是,唐玄宗连年对外征战,导致兵源不够,再加上均田制的破坏,只能把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即使是良家子也无法再分到良田,士兵自然也就无心为国而战。

这是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源之二。

由此可以看出,唐王朝社会矛盾加剧、士兵战斗力低下,安禄山看清了这两点,他打着“清君侧”的口号,收买人心,壮大自己的实力,自然敢于向唐朝宣战。

这就是杜甫想要表达的观点,也与很多史学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可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安史之乱发生前,又有几人能看清呢?

由此可见,杜甫洞察时局的能力,远远超过了一般人。

如果当时的宰相是杜甫,您认为他能够说服唐玄宗么?

欢迎留言讨论哦。


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明天开始为您解读,安史之乱后杜甫写的诗。

上一篇:珍惜时间(珍惜时间的演讲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唯美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相关栏目

推荐唯美的句子

  • 七夕快乐祝福语(2024七夕快乐祝福语句图)
  • 作家江南(2024作家江南老婆)
  • 少年的你台词(少年的你台词)
  • 经典爱情表白(经典爱情表白语录短句)
  • 心痛比快乐更真实(心痛比快乐更真实这是什么歌抖音)
  • 初一祝福语(冬月初一祝福语)
  • 立秋诗词(立秋诗词七律)
  • 赞美女人的诗(2024赞美女人的诗句和名言形容女生漂亮)
  • 新唯美的句子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诗句苏轼的哪首诗)
  • 珍惜时间(珍惜时间的演讲稿)
  • 繁华落尽(繁华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歌词是什么意思)
  • 九月你好文字图片(2024九月你好文字图片卡通)
  • 屹立造句(屹立造句四年级)
  • 笛卡尔名言(笛卡尔名言无法做出决策的人)
  • 爱一个人没有理由(怎么才能不爱一个人了)
  • 血溶于水(2024血浓于水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