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方干做梦也想不到,在一千多年后,他的一句“永怀难自问”会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关于引发热议的某位教授的诗,本文不讨论,只探讨这五个字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从字面意思看,“永怀”指抒发自己的情怀,“自问”通常指自己问自己,连在一起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怀,难以自己问自己。
语义不通。
于是有人干脆把“自问”两个字抛开,引申解释为:有一件事在诗人心中萦绕,难以抒怀。
真的应该怎样理解么?
我们来读一读方干写的这首诗,从原诗中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除夜》
永怀难自问,此夕众愁兴。
晓韵侵春角,寒光隔岁灯。
心燃一寸火,泪结两行冰。
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升。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详,从诗题看,是在除夕夜所作,而同诗题的的诗,他写了两首,另一首是七律,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伤感。
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呢?我们来仔细读。
除夕夜
首联,永怀难自问,此夕众愁兴。
我们先看后一句。
“此夕众愁兴”的意思很简单:今天晚上,众多的愁情涌上心头。
今天晚上有什么特殊,为什么愁情都赶上这一天了?
因为今夜是除夕。
诗人的众多愁情到底有哪些,诗人没有明说,但结合他的另一首同名诗,我们可以猜测,肯定有一部分愁情与岁月流逝有关。
我们再把这两句一起理解,形成了因果关系:诗人为什么“永怀难自问”?因为今夜有众多的愁情涌上心头。
很,诗人心里想的不只一件事,而是很多愁情交织在了一起,这么多的愁情,又该如何才能抒发呢?
可见,诗人难的是“咏怀”,不是“自问”。
因此可以判断,“永怀难自问”是倒装句,正确的顺序是“自问难永怀”,意思是:自我衡量,难以抒发心中的情怀。
原因是:今夜的愁情实在太多了,不知道该如何抒发。
诗人口上说“难以咏怀”,是真的没有咏怀吗?
为了印证判断,我们继续往后读。
寒灯
颔联,晓韵侵春角,寒光隔岁灯。
这两句读起来有点拗口,其实都是倒装句,正确的顺序是,角韵侵春晓,灯光隔岁寒。
意思是:角声响起,逐渐到了春晓时分;整夜灯光,隔断了岁寒时节。
可见,诗人坐在在灯下,整夜未眠,直到清晨听到了号角声。
为什么整夜未眠?
还是因为愁情太多。
究竟有哪些愁情,诗人还是没说出来,但是他通过“岁寒”巧妙点明这整夜很寒冷,为颈联做好了铺垫。
寒夜
颈联,心燃一寸火,泪结两行冰。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心里的愁情像火一样在燃烧,而泪水流出后便结成了冰。
一寸火,比喻愁情在心中郁结,诗人痛苦万分。
为什么愁情会在心中郁结?
还是因为愁情太多,诗人无法倾吐出来。
既然诗人说不出来,那总得有个排解的通道才好,不然憋坏了怎么办?
没有办法,诗人只能通过流泪来减轻心中的痛苦。
可是偏偏因为天气寒冷,泪水刚流出,就结成了冰。
您看,诗人的愁情不仅无法倾吐,而且连流泪减轻痛苦也不行,这就更增加了诗人的痛苦。
诗人该怎么办呢?
还好,虽然痛苦了整夜,但现在已经快到清晨,太阳出来后就不会这么寒冷,流出眼泪后就能减轻一点痛苦。
诗人是这样想的吗?我们继续读尾联。
清晨
尾联,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升。
煦育,按字面理解,指和煦的阳光正在孕育。阳和,指春天的暖气。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和煦的阳光正在孕育,的确不太远了;而春天的暖气又即将升起来。
这两句好像是在说,等到阳光和春天到来后,诗人的痛苦便会慢慢减轻。
其实不然。
关键在“诚非”和“又欲”这两个词,有前后转折的关系。应该这样理解:虽然阳光的确不远了,但是春天又要来了。也就是说,诗人喜欢阳光的到来,但是不喜欢春天的到来。
诗人为什么喜欢阳光的到来?
很简单,因为阳光到来后,就不会这么寒冷,诗人的泪水就可以顺利流出来,心中的痛苦就可以减轻一点。
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喜欢春天的到来呢?
这与诗人的愁情有关,因为新的一年春天到来,意味着旧岁已逝,岁月匆匆,又让诗人感到忧愁。
清晨
整首诗的脉络如下:
(1)除夕夜,因为愁情太多,诗人自问难以咏怀;
(2)还是因为愁情太多,诗人整夜未眠;
(3)因为没法咏怀,诗人想通过流泪来减轻痛苦,奈何天气寒冷,泪水结成了冰;
(4)虽然阳光出来后,泪水可以流出来,但是春天也要来临,又让诗人感到忧愁。
虽然我们能推测出,诗人的愁情与岁月流逝有关,但是众多的愁情究竟有哪些,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来,实在无奈,只能够通过流泪来减轻一点痛苦。
由于流泪是诗人的无奈之举,更加衬托出诗人无法咏怀的痛苦之情,这就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由此可见,我们对“永怀难自问”的判断是准确的,它的意思是:诗人自己衡量,难以抒发心中的情怀。
你认为呢?
欢迎留言讨论。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