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短暂的一生,
如果有一个可以想念的知己好友,
也是幸事一桩。
可有的时候想念如流水,
实在横跨不了。
还好,
有座记忆里的桥,
纵使青山隐隐水迢迢,
依旧记得有人教吹箫。
人生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你不知道突然什么时候就遇见了怎样的风景、又遇见了怎样的人,而这个风景和这个人又会在你的生命中停留多久,一年?两年?十年?又或是更久。
那一年,初来扬州的杜牧才三十一岁,他也不知道他在扬州除了遇见一个让他觉得“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女孩,还会遇见一个往后生命中的挚友。
挚友名为韩绰,是杜牧在扬州时的同僚。
同僚是什么,就是今天的同事,那个白天上班一起共事,晚上下班一起喝酒的人,那个和你有着共同的理想,也一起并肩作战过的人。
因为年龄差不多,所以两人能聊的话题特别多。加上在扬州这么浪漫的江南水乡、吴侬软语、歌舞飘摇、两人结伴而行,渡过了很多难忘的时光。
韩绰听过杜牧说过那个“十年之约”的女孩,陪杜牧秦楼楚馆游遍、十里长街踏遍,两人畅饮过青楼里的酒、盈握过歌姬纤细的腰。
在扬州的两年多时间里,年轻浪漫的杜牧过得十分肆意,而这如梦如幻的生活都有韩绰的陪伴。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况且青年人还要有自己的抱负要实现,所以离别也不算意料之外。
但男人间的离别没那么煽情,可能就只是简单地拍个肩、道个珍重。可杜牧不一样,杜牧是诗人,作为男人不好说出口的不舍,可以光明正大地藏进诗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依依不舍的是扬州、但不舍的不仅是扬州的青楼梦好、还有扬州的同袍好友。不然,怎么会才离开扬州两年,就又写了这流传千古的名句。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在那个秋高气爽的明月夜,杜牧肯定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扬州,想起了明月夜下的二十四桥、想起了那位昔日的同僚好友,没有自己,那个人又在做什么呢?是不是在教美人们吹箫呢?
是调侃、是询问、更是想念。
可惜那时候的想念除了寄一封锦书,好像能做的事情不是特别多。
也许从那以后,两人只能通过书信来往、又或许也见过,但终究悲伤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韩绰去世了。
那是个悲伤的一天,杜牧将所有的悲痛心情化作文字。
平明送葬上都门,绋翣交横逐去魂。
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
亲手摸过你的棺盖,才知道你是真的离开了。
难以相信、不能接受,可唤你的名字再也不会有回音了,也许只有喝醉了、才能见到那个与自己把酒言欢的你。既然如此,那就大醉一场吧。
世人只知道杜牧提及韩绰的诗篇只有两首,却不知道那么多关于扬州的词句、虽然字字无他、却处处有他,那些美丽的风景、惬意的日子里,好的坏的,都有他的身影。
三百年后,词人姜夔终于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扬州,见到了这个杜郎诗句里的二十四桥。
单孔拱桥确实很美,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 ,台阶24级,处处都是二十四的痕迹。
只是当年杜牧和韩绰见过的二十四桥应该是风姿绰约的、是欢闹的,而如今……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站在桥边的姜夔也一定幻想过这样的场景:
韩绰收到杜牧寄的那首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一定也是同样的思念在远方的好友吧。
那桥边的红药也一定听到过韩绰的想念,所以才年年守候,纵使百年、千年过去,纵使韩绰早已不在,它也依然再替他等待那再也归不来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