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侠”都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如果将“侠”字当做动词来看,指身怀绝技或武艺,又愿除暴安良、见义勇为之人;
当将其当做名词之时,就是一种能够舍己助人的高尚品德,以及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
在古代人的观念中“侠”,随着时代变迁以及朝代更迭,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古之侠客应该是一种正义的化身;同时也是集多种美好品德于一身的,以锄强扶弱为己任的群体。所以司马迁才会为先秦时期的游侠列传。
《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即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这其实也是古代人对“侠”的一种正面褒扬。
而东汉史学家班固却在,《汉书·游侠列传》中,对“侠”表达了截然相反的观点。“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于强世者”,且“扼腕而游侠者,以四豪为称首。于是背公死党之议成,守职奉上之义废”,其“罪已不容于诛”。
二人虽同作《游侠列传》但却对“侠”,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这其实除了与时代变迁影响下,所产生的思想意识变更有一定关系之外。其实还与西汉和东汉时期的“侠”,在政治与社会发展层面,所表现出的既然相反的态度息息相关。
笔者认为古人思想中的“侠”,会根据不同朝代、不同思想观,以及历朝历代有倡导的价值观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历史涵义与社会作用。
唐朝时期的“侠”亦或作“游侠”,就是一群以行侠仗义为己任,喜欢闲云野鹤生活的“英雄”。
1.诗坛,“诗仙”李白
李白是一位声望与才华都足以,震铄古今的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他一生曾创作出了几千首,题材各异、思想饱满、情感充沛的诗歌作品。
但是历经世事变化之后,很多佳作早已遗失于历史洪流之中,但从现存的诗歌总量也高达981首。
或许很多喜爱李白诗作的读者,都会被其爽朗大方、放荡不羁的性格,以及爱酒如命的行为所感染。正在主观上认为李白就是一位,才华横溢、洒脱风流的大才子。但事实上李白的内心独白却并非如此。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不仅亲自感受到了大唐风华的盛世之景。而且他也曾是唐朝统治者的“座上宾”。
但因其想做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盖世英雄。所以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与唐朝统治者及官僚制度格格不入。
2.“玄宗降辇步迎”的耀世才子
公元727年即开元十五年,曾有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但此时的李白正处于人生的踟蹰阶段。
所以他并未赶上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直到公元742年李白游历长安,并多次“献赋谋仕”之后。才在当时文坛贺知章的推荐下入宫“供奉翰林”。
事实上在这之前李白也曾,有过“献赋谋仕”的经历。只不过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之下,他才没有机会达成所愿。李白进宫朝圣之时,“玄宗降辇步迎”并“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这充分说明了李白的人生经历,大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势。笔者认为如果按照这种人生轨迹发展下去,相信李白不仅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还很可能得到玄宗重用。但历史总是在关键之时,与李白这位浪漫主义大诗人开玩笑。
由于李白性格中的狂妄与不羁,所以他对这段“金丝雀”生活并不满意。虽然当时他极受玄宗宠信,但是却厌倦了文人生活,于是“始纵酒以自昏秽”。
再加上遭人妒恨“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三年后李白在“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中告别长安。
3.源于骨子里的“游侠”精神
笔者之所以用长篇大论讲述,李白作为诗人时的人生起伏经历。目的就在于让大家更深切地,了解到李白深埋于骨子里的“反叛”精神。而这种所谓的“反叛”,其实正是李白“喜交友,慕游侠”的根源所在。
笔者认为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量级文化名人,以及唐朝诗坛上的“第一人”。他的才华与学识自不必多言,但是笔者想要说的是,在李白的众多人生经历中,可谓“成也才华败也才华”。
这样说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李白才华横溢,所以他的思想才更加广阔,并且要比当时很多人都要深刻。再加上他曾依仗才华入宫“供奉翰林”,这种源于思想、精神,以及社会地位上的优越感。
都对李白放荡不羁、洒脱俊逸的个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白一点说李白为人其实比较任性,如果他不任性就不会出现,“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逸事;如果他不任性就不会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恣意。
李白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性格特征,其实都源于他骨子里的“游侠”精神。而这种“游侠”精神除了表现在性格中之外,其实还抒写在了李白的《侠客行》组诗中。
所以从这些方面去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李白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唐代“游侠”代言人。
1.文武双全的浪漫主义诗人
“侠”是行为、精神与思想的有机结合,就像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笔者认为既是先秦游侠的正面体现,同时也是李白内心的“游侠”精神的真实体现。
李白“游侠”精神内核形成,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相比较于同一时代的其他文学家来说,李白的经历相对来说比较神奇。他虽然出生于书香门第,但是从小就一边学文一边习武。尤其是在剑术方面付出的努力尤为突出。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李白绝应该一个文武双全之人。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太高,因此也掩盖了他作为一名“游侠”的身份。
虽然史料中并未正式提出过李白就是游侠。但是“好任侠”三个字却的诠释出了,李白作为一个唐代“游侠”的真实面貌。
2.剑术高明的“诗仙”李白
据史书记载李白其人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因“十五好剑术”,所以在剑术水平方面,也达到了一定水准和高度。“剑术自通达”五个字则有力证实了,李白作为一代古之侠客的本来面目。这说明他在剑术领域的造诣越非同小可。
自古以来就曾有“唐代三绝”的说法,所谓“三绝”即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虽然在“三绝”中李白依然,以文学造诣位居其列。但是这也不能抹杀,李白作为唐代侠客的史实。
3.《侠客行》中的侠义精神
(1)诗与剑中的游侠精神
据后世文学家以及诸多李白崇拜者们统计,在李白所创作的诗歌中,“剑”字作为兵器,一共出现了103次之多,分布在106首诗中。其中不乏“湛卢”、“干将”、“莫邪”;“青萍”、“秋莲”、“龙泉”、“霜雪”等古代宝剑之名。
当然,其诗中也有对其他兵器的描写,诸如“铗”、“吴钩”、“吴鸿”、、“匕首”等。李白之所以反复提到“剑”,就是因为唐代游侠以佩剑为尊。而据史书记载李白也曾对,腰挎佩剑之举尤为热衷。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两句,就是对游侠精神中,为国为民精神的至高体现。“吴钩霜雪明”、“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
以及“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等诗句,不仅说明了李白对“宝剑”的热爱,同时也体现出了李白对侠义精神的崇拜。
(2)《侠客行》赏析
《侠客行》是李白游侠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李白对古代游侠的一种崇敬心态。他希望自己能够跨上战马,像诗歌中所描写的“赵客”一样,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一位赵国的侠客即将披挂上阵,他手中所执的吴钩像霜雪一样明亮。他的战马配上银鞍跑起来就像流星闪过一样。目的是为了表达即将上阵杀敌的侠客,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句诗其实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侠客在完成报国理想之后,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这八句诗歌实际上描写的是,古代侠客意气风发的生活态度,以及气贯长虹的侠义精神。“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这些古之侠客或者说英雄,纵然死去但却侠骨留香,或者说他们的精神将流传于后世。
有人说一千年才能诞生一个李白,他是古代文人竞相追逐的“诗仙”;同时,也是后世文学爱好者们崇拜的偶像。他的文采斐然在斗酒之后,可文不加点的完成百篇诗作。他的性格放荡不羁颇具古代侠客风范。
当李白用自己的文采去抒写岁月与豪情之时,又怎能忘记他胯下的宝剑呢?因为这胯之剑是他游侠精神的外在体现,而他用笔墨抒写出来的“剑”,则是李白游侠精神的内核。这种源于骨子里的“诗与剑”的豪情与精神。
必将会成为李白闪耀文坛,以及“文武全能”的重要历史鉴证。李白虽以诗文闻名于世。但是笔者认为他诸多以“剑”为诗的,诗歌中所饱含的“剑气”,才是其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游侠精神相互融合之后的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陈斐《李白诗歌中的剑意象分析》
周晓明《李白的新型游侠精神与唐代社会之关系》
严正道《李白的游侠经历和游侠精神》
陆地《试论李白的游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