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了(随笔)
苏斌原创
昨夜风大,天亮后却息了。破例起得很晚,一睁眼都七点半了。
忽然收到一位朋友发来的微信,说新年好!我也没有在此之前,给他发微信祝贺新年,彼此彼此。还没过初五呢,不算晚。
忽然想起几年前他曾经说到的一个人,一个女孩,是他们农村老家的一个女孩,当时有三十出头吧,与他年龄一般大,还没有找到对象,而他那时已经结婚、生子。朋友说,他们是同一个村子出来的,她的父母就请他帮助给他们的女儿介绍对象,几年过去了,如今怎么样了?我本不该问这事情,只是当时这朋友也要我帮忙给介绍,其实也介绍了,但哪有那么容易,介绍过去,不是这里不行,就是那里不中意,也就罢了。现在恐怕早已结婚了吧。所以顺便问一句。谁知,朋友说,还没呢,都三十五六了,可把她的父母急坏了。她父母看着在城市里不好找对象,就要她回老家,说不要在外面打工了,跟个流浪者似的。可她怎么回答的,她说:“回不去了……”。她父母说,怎么就回不去了,是家里容不下你了,还是你缺胳膊少腿的没人要了?!她说:不习惯了!就这么简单,简单到使她的父母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怎么会不习惯了呢?!这不是你从小就生活的地方吗?!不是你出生长大的家吗?!
朋友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儿,说,她的父母后来再也不催她了。由她去了。
如今在城市里,这种情况很普遍,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单身贵族、不婚主意,丁克家庭比比皆是,他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拿定了不再背负沉重的生活和精神负担,不再为所谓的责任和义务买单。谁能说,这不也是一种人生。君不见,无论城市和农村,多少家庭为生育儿女、扶养儿女、教育儿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诚然,自古至今,没有不为儿女付出代价的父母,可如今更甚。更甚的还在于古来信奉的“养儿防老”的信条已不再被信奉,多少做父母的,虽然儿女双全,甚至更多,可是到了老年,境况堪忧。所以有些人似乎看透了这一点,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宁愿不再结婚,或者即便找到了合适的、中意的,结了婚,也不再生育。怪不得又出台了二胎政策。即便如此,又能怎样?!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终走向哪里,谁又说得清呢。这好像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老祖母对六姑娘说:我自己心底,还是要为你挑一户人口简单,婆婆慈爱、官人敦厚之家。过日子没有什么波澜,一眼望得到头那是好。
只是老人家的一厢情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