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并在那里长大。25岁时,莎士比亚离开斯特拉特福的妻儿,搬到伦敦,开始在环球剧院做演员并开始写作。莎士比亚著有三十多部戏剧,还写了一些优美的诗歌。1611年,他写成《暴风雨》,这是他所有剧作中一部原创作品——通常他都是重述别人的故事。如今莎士比亚的剧作依然举世闻名,在很多人心中他是伟大的戏剧作家。
作品介绍
孪生兄妹西巴斯辛和薇奥拉在海上遇难,流落异地。薇奥拉女扮男装, 成为公爵的侍从,为公爵和他的恋人奥丽维娅伯爵小姐传递情书,不久薇奥拉自己爱上了公爵,而伯爵小姐却爱上了女扮男装的薇奥拉。 西巴斯辛到此寻找妹妹,因兄妹面貌相像,伯爵小姐把他当作薇奥拉 表示爱情。终误会解除,两对情人成为眷属。
西巴斯辛和薇奥拉是相貌相同的孪生兄妹。在一次航海事故中,两人在伊利里亚岸边失散。薇奥拉以为哥哥身遭不幸,便女扮男装,化名西萨里奥,投到当地奥西诺公爵的门下当侍童。奥西诺公爵派薇奥拉替他向年轻貌美而富有的伯爵小姐奥丽维娅求婚。可是,这时薇奥拉已经暗暗地爱上了主人奥西诺。而奥丽维娅却对代主求婚的薇奥拉一见钟情。事情变得微妙复杂了。 与此同时,一个密谋正在奥丽维娅家中进行。
她的叔父托比等人由于受到傲慢的大管家马伏里奥的斥责,便对他进行报复。他们模仿奥丽维娅的笔迹写了一封情书给马,信中鼓励马大胆求爱,并要他经常穿着令人厌恶的黄色长袜。马伏里奥鬼迷心窍,上了他们的当,丑态百出;而奥丽维娅则以为管家在发疯。 为赢得奥丽维娅的芳心,奥西诺再次派薇奥拉到奥丽维娅的家中游说。奥丽维娅愈加爱慕薇奥拉了。
而奥丽维娅的叔父却执意要将她嫁给蠢笨的富户安德鲁,于是便与奥丽维娅的女仆玛莉娅一起极力鼓动安德鲁和薇奥拉决斗。 原来薇奥拉的哥哥西巴斯辛遇难时被海盗船长安东尼奥所救,俩人结成莫逆之交。来到伊利里亚后,由于安东尼奥船长惧怕伊利里亚当局的追捕,不能陪西巴斯辛逛城,便把钱袋交给他使用。 安东尼奥船长意外地碰到正在和安德鲁决斗的薇奥拉,他错把她当成她的哥哥西巴斯辛,遂上前拔刀相助。
然而,路过此地的警察认出了他并把他逮捕。安东尼奥看到薇奥拉对自己被捕既无动于衷,也不肯还他钱袋,大为吃惊,遂指责她忘恩负义。安德鲁等人还想找薇奥拉决斗,但是他们遇到了西巴斯辛,错把他当成薇奥拉,便拔剑相向,幸被及时赶来的奥丽维娅所制止。奥丽维娅也错把西巴斯辛当成薇奥拉,并把他请到家里表示爱情,俩人遂私下结百年之好。 马伏里奥被宣布患有精神错乱而关进了暗室,并被装扮成牧师的小丑百般戏弄。后来马伏里奥得机写信向奥丽维娅小姐申辩,才使得真相大白。
后,西巴斯辛和薇奥拉兄妹重逢,西巴斯辛和奥丽维娅相爱,奥西诺公爵被薇奥拉的品貌所感动,宣布娶她为妻,安东尼奥船长亦获自由。除马伏里奥外,众人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得名于西方的传统节日,基督教圣诞假期中的后一夜为第十二夜,也就是一月六日的主显节。
不过在整个剧本中没有任何与这个节日或圣诞节有关的内容。到了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主显节已经演变成狂欢作乐的日子,所以《第十二夜》的剧名,或许暗示着一个脱离现实的嘉年华世界,任何离奇的事件都不需要合理的解释,所有不合常理的结局也都可以成立。
比如故事一开始奥莉薇娅就那么坚定的说七年为其父兄守丧而七年不嫁也不见外人,刚见薇奥拉一面就爱上了她。奥西诺在几分钟前还以为薇奥拉是个男仆,却一下子就接受仍穿着男装的她,并决定娶他为妻子。 本剧的首演也确实在“第十二夜”。
霍特森曾写了一本书名叫《第十二夜的首夜》,内容就是描述该剧首演的状况。霍特森相信,莎翁是奉皇室之命,因应意大利伯恰诺公爵奥西诺造访英国,而写下这个剧本,并在1600年的圣诞节后第十二夜(也就是隔年的1月6日)演出。但公爵来访的消息在12月26日才传至英国,若霍特森所言属实,那就表示:在短短的十一、二天之内,莎翁就写好剧本,所有演员就熟记台词并完成排演。
何出此名
第十二夜这个名称,是因圣诞节后的第十二天,即一月六日,是一个节日,即所谓十二日节,又称主显节,纪念耶稣诞生后,东方的博士于此日来到伯利恒朝拜耶稣的故事。在这一天,不仅教堂里要照例举行仪式,在宫廷里和贵族家里也常常演剧庆祝,莎士比亚此剧显然是为这样的节日而写的。故命名为第十二夜。仲夏夜梦的命名也有类似的情形。
至於副标题是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的,大概的意思是说:如嫌第十二夜命名欠佳,则任随君便,请随意命名可也,或是说:如谓此剧系一混合体,既非纯粹喜剧,亦非纯粹浪漫故事,则请君随意呼之可也。命名也有类似的用意,都是作者对读者谦逊的意思。
版本之说
第十二夜没有什麼版本问题,因为它没有四开本行世,初次刊行就是收在一六二三年的莎士比亚全集里,即所谓第一对折本。在舞台上,第十二夜是常被表演的。在一六O六年七月十七日到八月十一日,丹麦王访英,莎士比亚的剧团曾数度奉召入宫演剧,第十二夜也许是其中一出。一六一八年四月六日耶稣复活节,此剧又在宫廷演出;一六二二年圣烛节又有演出的记载。在这些早年的表演里,马孚利欧是惹人注意的一个角色。
到了复辟时代,莎士比亚的戏剧在此时都是不易迎合观众胃口的,除非是经过改编。一七O三年第十二夜被改编,在一七O五年又重演一次。此后第十二夜脱离舞台约三十余年。然而,自从一七四一年演员马克林演第十二夜中的马孚利欧,此剧即不断出演,且大致均能依照莎士比亚的原文,直到今日。
由於当时的时髦风气所影响,第十二夜於一八二O年被改编为乐剧而演出,德国及英国的歌曲均被大量地掺入,原剧本来的面目全失。但这并不能夺去原剧在舞台上的地位。在一八九五年的表演,一九一二年的排演,以及在一九OO年的表演,均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下笔年代
近代学者大概都认定第十二夜作于一六O一年。不过此剧似乎经过一番修改,并且至少有一次修改是在一六O六年五月二十七日之后。因为在这一天政府下令禁止舞台上用渎亵上帝的誓词,在第十二夜里许多地方都用周甫而不用上帝,即为此故。主张第十二夜曾经修改过,但是威尔孙教授的解释为精到。
灵感源头
第十二夜的故事来源很多,有些有直接关系,有些并无太大的关联。编者撰列其来源如下:第十二夜的故事(关於瑰欧拉与奥利维亚的爱情故事那一部份),本是陈腐的题材,女扮男装和孪生兄妹在古典喜剧中,已经是习见的情节。与第十二夜有直接相关的是上面所举的第九项、第一项、第十一项。
第九项是一部英文的短篇小说集,第十二夜是取材於其中的第二篇 。第一项是一五三一年上演的一出喜剧,作者不明。第十一项是一五九二年在威尼斯刊行的一出喜剧。但是第十二夜的情节也有一部份是莎士比亚的创作,例如:对马孚利欧的阴谋、滑稽的部分,以及富于诗意的地方,不消说都是莎士比亚的创作。
作者观点
第十二夜作于一六O一年,那时候莎士比亚三十七岁,他的艺术已臻成熟时期,并且将迈入他的悲剧创作时期。哈兹立特对于此剧的称赞是很热烈的:此剧很公允的被认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中可爱的之一。其中满是中和的谐谑。也许作为喜剧是太柔和了。其中很少讽刺,绝无愤怒。其刻画的目标是滑稽方面,而不是荒谬方面。它令我们笑人类的荒唐,而不是轻侮,更不含恶意。莎士比亚的喜剧天才像是蜜蜂,能从野草毒花中吸取汁蜜而不遗下一根毒针。
喜剧大概多少带一点嘲讽的意味。这出戏中极精采的一个部分,是清教徒马孚利欧所受的嘲笑戏弄。莎士比亚是不是有意在这戏里讽刺清教徒呢?亨脱说:在这里有系统的讥嘲,并且把作者所认为是清教徒的性格之黑暗的一面暴露出来,令观众憎恶。莎士比亚在此剧中有意地把马孚利欧做成为清教性格的抽象代表,顶坏的特点都在他身上表现了出来,并且把别的荒谬的特色还附加上去,这是很够的了。(转自佛奈斯本)
亨脱这段话显然是失之夸大。要说莎士比亚有意在这剧中对清教徒的性格大肆攻击,这是不能令人信的。马孚利欧的被戏弄,无论如何有趣,只能说是陪衬的插曲。但亨脱的批评却有不可抹煞的地方。在莎士比亚的戏里,每逢遇到清教徒,辄出以嘲笑的口吻,例如在第十二夜里确实是比较有多的讽刺。在这戏里,莎士比亚讽刺了清教主义,这是事实。清教徒与戏剧家的互相水火,也是当时普遍的现象,而莎士比亚在马孚利欧的身上,寻找到了一个方便的讽刺对象。
不过莎士比亚并没有在这戏里对清教大肆攻击罢了,假如莎士比亚有意要这样做,他容易把这讽刺写得更显明深刻,更酣畅淋漓!莎士比亚只是顺便的发泄了他对清教的气愤罢了。这讽刺是有价值的,但我们不可把它放大,以致失了适当的透视。然而,第十二夜的主要意义仍是在爱情心理的描写上,不过莎士比亚在这戏里所表现的仍是一种轻松调笑的态度。西德尼李把第十二夜称为三部曲之一是有见地的。因为这三剧都是在浪漫诗意的氛围中,描写了爱情的种种。
其实第十二夜在情节上有许多不合理之处,约翰孙博士说此剧没有适当的表现人生,固然是严正的批评,但如果我们把这出戏当作是庆祝一个狂欢节目的娱乐,并且是根本的属于浪漫故事一类,那么,它在情节上的缺陷就可以在其他的方面——例如富诗意和诙谐处——取得适当的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