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为政篇的第九章,一起来念一下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颜渊是孔子得意的弟子,所有的弟子当中,孔子一直是称赞他的,心里面认为,唯有颜渊能够传承他的心法。整部《论语》当中,孔子对于颜渊的赞叹也是随处可见。比如说,像大家都知道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还有,“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无论哪种状况下,无论生活多么颠沛造次,颜渊这个人,他都可以做到三月心不离开仁,而其余的弟子都是或即或离,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孔子还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教颜渊,越教越有兴趣,永不厌倦。孔子还说,“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颜渊这个人,我看到他一直在进步,从未见到他停止过,等等,等等。对他的称赞是多。
问题一:从孔子的评价中看出颜回是怎样一个人?能引发您思考的是哪一句评价?
2.这一章就描述了颜渊这个受老师称赞的弟子,他在面对老师授课说话时的一种听闻状态。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夫子说我与颜回对话可以讲一整天,颜回一直听,不违,就是意不相违,没有任何疑问,都觉着夫子说得对。接下来,如愚,别人看起来颜回像个愚人,很笨的样子。这里就讲了三个特点:第一,夫子和颜回谈话的时间长度是终日;第二,颜回的表现是一直不违背;第三,颜回给人的感觉是愚笨。接下来,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孔子私下地就观察了,省察颜回与人言谈举止,他发现颜渊对于他讲的道理完全明白,并且实践和做得好,所以孔子结尾又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也是对颜回的又一次称赞,说回也不愚,颜渊是一个智者。每读到这儿,都觉得颜回这个人,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听到老师讲话的时候一句不问,好像是不懂,听过之后,却能实践并且充分发挥做到。一个人对于他老师所讲的一切完全领会,无论是理的部分,还是修证的部分,却依然像什么都不知道,像个小学生一样地去认真听讲,可想而知,颜渊的个人修养是达到了何种境界。
3.我们对比一下自己,要是听明白或者了解一点点的知识学问,哪里还能耐得心去继续学习和倾听。而颜回,面对学习是一直前进,从不曾停下脚步。难怪孔子回答哀公的提问,说你的弟子孰为好学呀,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所以在孔子的心目当中,对于好学这一点,夫子一直认为没人可以跟颜回相比,其实古来好学的人,也都是抱持着这种态度学习的人。比如说曾子,前面说了,颜渊是孔子心中所许可的、所承许的可以传承心法的人,但是他很早去世了,那么曾子传承了孔子的心法,而曾子就被孔子评价是“参也鲁”,鲁就是鲁钝、迟钝的意思。《孝经》是孔子讲给曾子的,《孝经》的一开头孔子提问了,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他提了问题,有这样的一个至德要道你知道吗?那么看曾子的表现,他马上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避席,马上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第二件事说,参不敏,说我不聪惠,跟他的老师说我很笨;第三,他问了他老师,何足以知之?说我怎样才能够知道你说的那个道理。我们想想看,现在的这个哪个学校哪个班级,如果有这样的学生,哪一个老师不愿意倾尽全力地教他。所以综观世界,无论古今中外,所有有成绩的人很少是依靠天资聪明的,都是老实的,有了踏踏实实地态度去学习,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坚持的人。后,孔子就得出了结论,说回也不愚。所以说这一章,实质又是夫子对颜回的一个称赞。
4.而透过夫子的这一段话呢,也给我们描绘出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受到老师喜欢的弟子在听闻他老师的教授的时候,默识心容,处处动然,他可以听他的老师讲一整天,没有任何的疑问,完全能领会,师徒二人其乐融融,浑然忘我,修学论道的场境,乃至于他们的师生情意,真是让人心生向往。孔子也曾评价自己,自己就是默而识之。由此可见,颜回也是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别人看不懂,所以,大家看到颜回就是一直不出声不发问。那到底是懂还是不懂呢?所以夫子就出来告诉大家,说观察颜渊的日用实践,他不仅可以完全明白师长的教授还可以有所发挥,所以颜渊,他是一位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