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每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今天是第27个“国际家庭日”。 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的组织单元,家庭对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疾病来临时,人们更加离不开家庭的扶持和关怀。 疾病折磨躯体,也检验亲情,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几位正在南京调节的病人及其家属。听听他们的故事,会引发我们对家庭建设的更多关注和反思。
大家还是小家
来自常州的曹奶奶,头发花白,身材瘦削,独自在省人民医院照顾住院的老伴。她告诉记者:“我家老头住院,我们一个亲戚都不告诉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事,谁家不忙呀。” 曹奶奶提到邻床的病人:“我家老头隔壁床那个师傅才38岁,但病得蛮重的,膀胱全切掉了,医生用他的肠子给他重造了一个膀胱。他已经住院30多天了,全靠哥哥照顾。他家只有弟兄俩,我估计他嫂子肯定有意见。否则他哥哥在外头打工,一天能挣两三百块,这一个月在医院照顾弟弟,等于损失了上万块钱。”
同在这个病区照顾亲人的盐城阿姨不认可曹奶奶的话,她说:“他嫂子不可能有意见。这是亲弟弟,必须帮忙的。人活着,多少钱也买不来。没了弟弟,钱再多又怎么样。” 盐城阿姨举自己的例子说:“我在这儿帮忙照顾的是表姐夫。我和他老婆是远房表姊妹,他家女儿刚生了宝宝不能来,他老婆一个人也顾不过来,我们是亲戚嘛,遇到生病这种大事当然要互相帮的。我家还有两个亲戚马上要从老家赶来看他。” “你们城里人家就是人情淡,跟我们农村不一样。”盐城阿姨感叹说。曹奶奶听到这话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当意见不一时
“我的癌症已经到晚期了,肠子、脑膜、肺上都有肿瘤。家里人都劝我算了,但我还想再拼一下,看医生能不能给我做手术,把肿瘤全部连锅端。我是敢的,现在就怕医生不敢。”70岁的居奶奶讲的内容很沉重,但她的语气淡定从容。 居奶奶在病房里闲着没事就戴起老花镜,翻手机查找癌症调节资讯。她自己家离医院不到3公里,家里的钟点工经常给她送饭菜过来。老伴也每天来一次,但对于患癌数年的居奶奶,老伴的态度是,“活这么大岁数够本了,别折腾啦。还真想长命百岁?”
老两口意见不一的还有对保健品的看法。居奶奶每天要吃好几种保健品,她还在家里囤了许多,存货足够她服用一年以上。老伴儿总批评她:“你要讲科学,要食补,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要吃。”这话居奶奶是听不进去的,她的生存信念强烈,她相信这些保健品的用,也坚持再住院手术一次,正在等候医生的答复。老伴虽然各种不赞同,却也由着她。 提起自己移民国外多年的独子,居奶奶就叹了一口气,笑道:“我刚生病的时候,他还每天打电话来问长问短的,现在倒好,难得收到他一条短信。”
晚年角色转换
初病者的情况与久病者又不同。 梅师傅的病是不久前体检时发现的。看到CT报告上的“肾癌疑似”,老伴顿时就哭了,想把报告单收起来不给他看,梅师傅一把抢过来看了,皱眉道:“有什么好哭的,这不才是疑似嘛。”
遵照医嘱,梅师傅迅速住进医院准备做手术。老两口的角色顿时就颠倒了过来,原本身体不好一直需要梅师傅照料的老伴,开始每天奔波在家和医院之间。梅师傅一开始还担心她独自乘公交车会犯迷糊,但几天下来发现还行。 “得了病就积极面对,能治成啥样就啥样,全交给医生。反正我也七十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不亏。”梅师傅这么说。 他邻床病友窦师傅点头:“是啊!我虽然才54岁,但我们农村人结婚生娃早,我孙子和外孙女都有了,也没啥好挂心的。” 两个同病相怜等待手术的人,聊天的感觉倒也轻松愉快。各种焦虑不安的,是他们身边的亲人。梅师傅的女儿背着父母偷偷哭了几回,她向单位请了事假,每天到医院陪护父亲.窦师傅的妻子严重晕车,几十年从没出过远门,原本说好,窦师傅这次手术由儿女照顾,不用她从连云港赶到南京来。但她在家里吃不下睡不着,后还是一个人一路打听乘车赶到了医院。 交汇点记者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