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梁红满的诗集《秋天的红纽扣》
苗雨时
人生如溪流,从春的解冻、苏醒,历经夏的潮汛奔涌,进到秋天的波平、澄静,后落入冬的沉凝、安寂。诗人梁红满的生命旅程,走过童年,走过青年,现已人近中年。她的生存境况正处值人生四季的秋的重要节点。她的诗歌,也从青春期写作转化为中年写作。中年写作与罗兰·巴尔特所说的写作的秋天状态极为契合。中年的秋季写作,置身于收获与消歇、迷茫与洞彻、历史责任与个人自由之间,并抵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诗人对人生命的体察,更为通达、深切,而在诗的话语上,词与物的关系的考究,也更为精妙与圆融。其精神境界和艺术风致,犹如夜空中升起的一轮明月,闪射着漫天清辉,素洁而空濛,悠远而宁静……。诗人独饮月光,写下如此文字:
一枚月亮,浸在酒杯
轻吻,就吐出
半明半暗的诗句
结伴中秋,在落叶中疾驰
隐没,出现
覆盖着人间的悲欢
一一《一枚月亮》
诗歌是生命与语言的互动、异质同构和双向洞开。它是对去蔽的言说方式的追寻与沉思。诗的话语是与现实生存对称并高于生命的存在形式。所以,诗的精神意涵和美学特质都在依托语言和创造话语中达成与完型。
梁红满的诗歌写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话语方式也摇曳多姿,但其主题词是“爱”。她写爱情、亲情、乡情,写时光荏苒中自然四季轮替的生命感应,写对大千世界中万物生灵的关爱与敬畏。在她的诗中,她的男女之恋:“两个个体,独立在不同的空间”,然而,“从一个记忆穿越到另一个记忆[em]e169[/em]的文字,心有灵犀”(《我和你》);她与父亲的生命关联:“父亲啊,我是您种下的一棵玉米/土地是您的脉搏,血汗是你的泪滴/收割,摘取/父亲的余生,典当给了这片土地”(《父亲,我是你种下的一棵玉米》);她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恩:“母亲越活越小,小得……佝偻的腰,接近驼峰”,而“我越活越大,大得成了拐杖”,扶持着老人家在庭院中漫步(《我和母亲》);而她的乡愁则是:“那山,那水,那老房/屋里住着年迈的爹娘,住着/童年快乐时光,深夜如豆/的灯光,摇曳着一缕回家的念想”(《背着故乡去远方》)……
中国的农历一年有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它们虽然质朴无华,但却中肯、恺切。关于这些节气的顺序,民谣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联,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诗人的脚步,穿越春秋四季,踩着农历的节气,在大地上行走,以诗语对节气的命名进行个性化的重新阐释,表现她生命的呼吸与脉动和自然节律的往返注息。这里,无需全部示例,只举其中的几个。例如,《谷雨,在母语中蓬勃》:“麦苗沉默寡言,翠绿和黛绿交替/眼睛一眨,一场雨自上而下/落在第六节气,她在母语中蓬勃生长”。又如,《夏至,把激情点燃》:“日子、分段、分行……/就像父亲耕种的田……,浸润的盐渍,结晶成诗篇”。再如,《秋分,叶子又加深一层》:“院子里,会呼吸的冬枣树和蔬菜接吻/一畦一畦不连贯的句子,撑起/母亲弯曲的腰”。更如,《冬至在一枚词里永生》:“冬至,顶着风/抱紧一枚词,在炉火里组装着/过年的佳肴”。除夕时,诗人总结这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个孩子手牵手,顶着霜华
拿着画笔,左拐右拐
把太多的雷白,补全
……
晨风中,松树收割起体香
在岁月的落款处,盖上印章
一一《新年赋》
诗歌的话语主要是意象话语,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在诗人的笔下,都表现得机敏、清净、变形和新异,给读者一种奇特、陌生的感觉。如写树:“高大的梧桐,把自己托举成雄鹰/骨子里的傲气,一点点蒸发”(《一些延误,让时间搁浅》;写草:“秋天黄了,枯了/狗尾巴草聚拢了,站立成/一把佛尘,清扫额头的霜花”(《沉默的头羊》);写花:“桃花嘟起嘴,耍起小情绪/我选择了原谅,不指责她的放荡”(《《桃花说》);她这样描摹太阳:“金色的阳光扭动着腰肢/把日子来回翻晒”(《晚风吹》);而月亮则有着如此情态:“白白的月光,将思念压扁/扁得成一条缝,如脒起的眼”(《思念里的》)。至于一本书:“一本书,还没睡/醒着,像稻草人//也许就这样,站着/等着炊烟伸出舌头/暖暖地,舔她的额头”(《一本书》);一面镜子“站在你的面前,我是赤裸裸的一块冰/拒绝融化,拒绝做作”(《镜子论》)……这些意象词语,打破惯性、俗常、老套,而以极其新颖的色调获致跃动、鲜活的生命力。
诗歌的话语操作,终致力于秩序感、形体感的整体建构。它讲求简约,具有“景外景”、“韵外致”。而梁红满的话语组合和言述方式,则表现了鲜明的现代诗的特点。其话语流,跳荡,婉转,拼接,或并置,或叠加,或绵延,然而,在散射与归一中,却给诗的整体一个焦点,结晶为一个生命。她有《春天,是一个动词》,也有《秋天的红纽扣》。我们以后者为例:
簌簌的落叶,是秋天的眼泪
每一片呀,都像是母亲
粗瓷大碗上的青花
季节慢下来吧。小酌一杯
庆祝丰收的喜悦,笑声铺满小院
天凉了,旧手表转动着
许多新鲜的生命,搬运着时间
……
起身间,夕们被敲下山峦
曾经的荣耀和光环,陌生又热悉
……
颤动的秋野,交出成熟与沧桑
一枝残荷,一杆宋词
秋风中,平仄起伏
秋天的红,就是一枚红纽扣
咬紧,回家的每一条路
这首诗,除意像奇崛之外,它的话话流动,从落叶如泪,到小酌一杯,转到手表拨动时间,再到夕阳西下,然后放眼秋野,在成熟与沧桑中,看一枝残荷宋词的平仄起落,终归结为秋天就是一枚“红纽扣”。好像电影的“蒙太奇”,有远景、近景、特写,有镜头的推拉、平移和定格。正是这枚“红纽扣”的设定,犹如为秋野披上丰饶的大衣,它似一颗红宝石,一下子照亮了天空与大地,牵系着离乡的游子,从四百八方,向乡土奔来,汇聚。
诗歌话语的流程与结构,就是诗歌审美的艺术空间。它不是实存的,而是创造的。在诗的运思中,具有综合性的包孕机制和纵横开合的张力应。
构成诗歌话语的深层哲学,是诗人的生存方式、精神方式,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命境界和艺术格调。诗歌是诗人生命与语言的舞蹈,选词,造句,编排,合乎语法,不会手语法,都在以意蕴为中心的旋舞中按部就班,应合着诗人内在生命的律动,从而,形成独具的语感、语式、语流、语气和语调。诗人梁红满就是这样的舞者,她的诗歌话语之舞,舞出了诗的情怀、诗的意味和诗的清纯而优雅的气韵。我们期望诗人继续舞下去,舞得更为出色、更为精彩,以诗的霓裳羽衣之舞,令大地净朗,天人相应,万物生动!……
廊坊师范学院教授 当代诗评家 苗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