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世界,看见自己
《看见》这本书几年前读的了,在读《看见》这本书之前,说实话我没有听过柴静这个人以及关于这个人的任何事,后来经过百科了解到她是之前的一档节目《看见》的主持人——在这之前我也不知道有《看见》这档节目。
再看关于本书当时的签售情况,全国不过寥寥几场,比同期其他的畅销书的签售会要少的多。可这本书却能如此畅销必有其原因,所以决定买一本回来看看。
《看见》宣讲
柴静的文字很朴实但也犀利,毫不留情地一次次戳中这个社会的病处,让我很受触动,也让我更多地去思考这个社会。
戳中心扉的句子
柴静在序言中就写到,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就要如何报道自己。书里描述了柴静进入十年的心路历程,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刻意去选择标志性事件,她只选择了由于工作原因与她相遇并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从刚开始采访时的紧张,到后来的犀利,再到后来的宽厚,她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她没有对我们进行说教,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如何,但我作为一个读者,还是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进行评论,而是进行客观陈述新闻事实。她留给我们的是无限思考的空间,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自己,了解这个社会。
书籍插图
看完书之后,我开始敬佩柴静,敬佩她独到的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大海般的胸怀。
在书中《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一篇中,柴静的同事告诉她:“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她接受了这句话,她认为他们是病友,包括她采访过的驾车撞人后便杀了受害者然后被判处死刑的药家鑫、患过抑郁症的宋、因酒驾入狱的高晓松,甚至也包括她采访过的那些同性恋者、妓女、家暴者、虐猫者,等等的人。在那一刻,柴静没有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他们,而是给了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于是她得到的是对人性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她的这种博大的胸襟值得我们思索和学习。
图书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