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汉语拼音之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56个民族有数十种方言,并且大多数人都是文盲。要建设这样一个,没有统一的、能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文字语言,是不可想象的。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亲自点名邀请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参加会议。会后不久,周有光接到通知从上海调往北京。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担任了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兼职授课,任研究生导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被指定与叶籁士、陆志伟一起起草《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决议,同年汉语拼音成为全国小学的必修课。他研究的汉语拼音、汉字的内在规律、中文输入法基本原则,比较文字学、现代汉字学等已被确认且广为传播。
多年来,周有光撰写了《汉字改革概论》 、《现代汉字学发凡》、《比较文字学》、《世界文字发展史》、《汉语的内在规律——中文输入法的两种基本原则》、《双汉语时代》等重要著作20多部,论文300多篇。1961年出版的《汉字改革概论》是周有光在文字改革方面重要的代表作,它是一部论述我国近六十年来汉字改革运动的专著,是系统论述“汉字改革”的开山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中国语文的重要教材。
如今,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既藏有经济学家周有光的著作,也藏有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著作。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生于中国江苏常州,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
2006年出版《语言文字学的新探索》。
2008年出版《周有光百岁口述》。
2010年出版《朝闻道集》。
2006年1月13日,周有光年满一百岁,1月10日他生日三天前,教育部和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为他举办了“庆贺周有光先生百龄华诞座谈会”。
关于汉语拼音的细节:
1955年,周有光提出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并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1979年-1982年,周有光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促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之后,周有光继续研究以词语为单位的拼音正词法,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88年公布。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音词汇》,成为电脑中文词库基础。
资料来源 2010-12-3南方报业网,人物周刊、名人简历
照片来源 秒懂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