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杜甫的唐诗,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杜甫一生仕途失意,尤其到了老年,贫病交加,但视觉写出了很多反映当时历史真实社会的诗篇。
这里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惨状的描写,这里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个人境遇,这里也曾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期望。
后人评价杜甫的诗歌风格,多以“沉郁顿挫”为评语,上面所写到的这些诗句,都是这两句评语。直接的反映。但是杜甫的诗作风格并不单单是这一种,他也曾有过快意之作。
且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前出塞九首·其六》,当时的杜甫已经40岁。在这个时候,唐王朝还在继续发展的阶段,国力空前强盛,唐玄宗也开始开疆拓土,整个唐王朝在当时还处于对外扩张的状态。
不过杜甫对于唐王朝的战争路线不太赞同,对于唐玄宗穷兵黩武,提出了批判。在这首诗的前两联,作者好像是写的就是战场上所流行的口诀,“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要拉弓就要拉强的,想要射箭,就要用长的弓箭,因为这样的杀伤力大。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战场上要想取得胜利,面对对方的骑兵,要学会先射马;在战场上要想尽快拿到胜利,就要首先拿对方的首领开刀。
前半段,杜甫写的是战场上的战法;在这首古诗的后半段,作者主要批判了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治策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在杜甫看来,现在唐王朝在战场上杀人太多了,应该有所节制,因为每个都有自己的边疆,不可轻易侵犯。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边疆战争的目的,在于制止敌人的侵犯,岂能以杀伤性大作为打仗的目的和标准?
虽然整首诗的格调还是略显悲凉,带有批判意味的,但是这首诗的前两联,还是表达出了杜甫心中的那份快意。一代诗圣,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就是杜甫。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