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中国古代,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整个热天的开端,暑毒盛行,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得不处处小心。为了趋吉避凶,防病消灾,民间演绎出一整套顺天应时的端午习俗,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挂艾草,插菖蒲,沐兰汤,系五彩绳,喝雄黄酒……众多习俗因地而异。
今天,我们跟随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及其它相关书籍,让我们走进端午节里传统中国的生活百态。
【角黍】
晋周处《风土记》说,俗重端午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粟、枣,以灰汁煮令熟。节日又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俎龟粘米,一名粽,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包裹之象也。龟,甲表肉里、阳外阴内之形,所以赞时也”(《太平御览》卷三一引)。这是早有关粽子的文献记载。从文中阴阳包裹未分之意看,它是指夏至阳气之至极,阴气之始至,初应当是夏至的食品。粽子用菰叶包米而成,外形有角,故名角黍。梁《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这一天吃粽子,就足以证明我们的推测。即便后来粽子成为端午流行食品,有的地方仍保留夏至食粽子传统。如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忆在苏州日,常忆夏至筵。粽香筒作嫩,炙脆子鹅鲜。”可见苏州夏至吃粽子。再如北宋时苏颂《图经本草》记安徽“池阳风俗,不喜端午,而重夏至,以角黍舒雁往还,谓之朝节”(《岁时广记》卷二四引)。
后世广为流传的说法,端午食粽子是为了屈原。梁吴均《续齐谐记》说,楚人屈原因遭受谗言不被国王重用,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同情他,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年间,长沙人区回忽然白天见一士人,自称三闾大夫屈原,对区回说,你祭我很好,但是常年所赠之食,每被蛟龙吃掉,现在如果给我,可以楝树叶塞筒,缠上彩丝。这二种东西是蛟龙害怕的。吴均还指出,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江一带的遗风。正如中村乔认为的那样,这个传说故事是用神馔祭水神行为的传说化。所用楝叶、五色丝是具有避邪力的二物,以守卫神馔。我们看到湖南沅湘流域的粽子是一种筒粽,屈原的故事是假托的。以上记载说明这个风俗兴起于长江以南地区,从《玉烛宝典》看,隋唐已流行于北方。唐代长安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唐六典》卷四记载:“节日食料谓五月五日粽。”法定粽子为端午节日食品。
【延伸阅读】
不断翻新的粽子,可谓南北中国人的美食
食粽子的习俗,初起于南方而后流传至北方。粽子可谓南北中国人的美食。
粽子在品种和研制上不断翻新。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碱水粽。晋代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杂粽,即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
据《岁时杂记》的记载:“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宋代王曾在《端午皇后阁子帖》中说:“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元绛也说:“九子粘筒玉粽香,五丝萦臂宝符光。”这就表明在古代,粽子不仅形制好,而且品种多,五味俱全。
唐代,粽子用米已是“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有“大唐粽子”的记载。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朝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有芦苇叶包的粽子和竹叶包的粽子。
南北方对粽子各有不同的做法和吃法。北方人多用糯米或白米,佐以红枣或豆沙,拌在一起,用芦苇叶相裹,在水中煮熟,去掉裹叶,然后加入白糖,或蘸以蜂蜜,即可食用。南方主要以糯米,佐料则有红枣、豆沙、绿豆、火腿、鲜肉、咸蛋等,多以竹叶或芭蕉叶裹之。南方粽以广式粽和苏式粽为代表,而闽南粽、宁波粽、嘉兴粽也各有特点。北方粽以北京粽子为代表,其个头大且多为斜四角形。
吃粽子不仅形成了一种习俗,而且也成了一种文化。粽子从南方传到北方,从古代传到今天,人们越吃越有滋味,越吃越有深意。粽子作为祭祀品,寄托着人们对祖先的深切思念;粽子作为食品,又被赋予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伍子胥、曹娥、越王勾践等的特殊意义。当粽子作为馈赠品的时候,蕴含着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千百年来,粽子作为端午节的食品,一直被人们喜爱着,维护着,成为端午节的一种特殊标志,端午节因此又有了粽子节的别名。
(摘自胡波、胡全《循环与守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诠释与解读》,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常建华、胡波、胡全
编辑: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