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聊聊一部改编自文学名著的经典电影,《茶馆》。
有道是“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又有云“我爱我们的国啊!可谁爱我呀?”——《茶馆》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茶馆》以老北京一家名叫裕泰的茶馆为场景,以晚清到解放前这四十余年为时代背景,展现了三教九流不同阶层在时代剧变中的生活转变,以小见大,回味悠长。
《茶馆》在剧作结构上分三幕,分别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北洋军阀混战时和抗战胜利解放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苦难,有人从贵族变平民,有人被作牲口买卖,有人笑脸逢迎却经营惨淡,有人见风使舵却越混越好,有人满腹经纶却避世念佛,有人家财万贯顷刻就被套空。
《茶馆》的出场人物极多,每个都令人过目不忘,圆滑精明的王利发,正直豪爽的常四爷,善良胆小的松二爷,色厉内荏的庞太监,狡猾无耻的刘麻子,奸诈蛮横的宋吴二人,理想主义的秦二爷,他们有的代表封建的遗老,有的代表权势的走狗,有的代表穷苦的农民,有的代表投机的坏蛋,有的代表只求偏安的市井小民,有的代表爱国救亡却有力不逮民族资产阶级,老舍对群像人物的刻画,可谓炉火纯青。
《茶馆》的另一魅力在于其寓悲于喜的喜剧手法和俗白精致的语言特色。《茶馆》中太多悲剧性的角色,却多是以喜剧式的反差来呈现,看时颇有世事难料的荒诞感受,过后却深觉命运起伏,耐人寻味。
《茶馆》的语言特色更是全片大的亮点。地道的北京白话,醇厚的生活气息,听起来幽默有趣,品起来更是含蓄隽永,几乎每一句都有“言外之意”,有的暗藏刀光剑影,有的饱含世俗智慧,精彩绝伦!个人认为,后来的一些经典国产情景剧,如王朔编剧的《编辑部的故事》,在语言风格上都受到了老舍的影响。
后,《茶馆》这部电影,牛人不少,值得“考古”。
导演谢添,1936年经“电影皇后”胡蝶引荐踏入影坛,和袁牧之、周璇、赵丹合作过影史留名的《马路天使》,离我们近一点的银幕记忆可能要数与张国荣、巩俐共同出演的陈凯歌电影《风月》了。
饰演王利发的于是之没得说,演员和角色一起被封神的典范;饰演常四爷的郑榕也是老艺术家,还演过《三国演义》里的孔融和《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饰演松二爷的黄宗洛更是黄金配角,《济公活佛》、《大宅门》、《我爱我家》、《活着》、《水浒传》等诸多经典影视中都有他的身影。
还有饰演“刘麻子”的英若诚,戏演得好都看得见(《末代皇帝》了解一下?),但这人说道起来也有意思。
英若诚是满族正红旗出身,其祖母爱是新觉罗氏·淑仲,其祖父英敛之(赫舍里氏)是清末文化名人,曾创办《大公报》,后又创办了与清北齐名的辅仁大学。父亲英千里也是教育家,后任辅仁大学副校长,据说早年间从小学到大学的英文教材几乎都是英千里编的。
英若诚自己也是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毕业,不仅是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员,还是一位功力深厚的翻译家,他曾将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等外文作品翻译成中文,也曾将老舍的《茶馆》、巴金的《家》翻译成英文,真牛人也。
不值一提的可能就是英若诚的儿子是演员英达,曾有个儿媳叫宋丹丹了。#影视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