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老同学念叨起《回忆我的母亲》。
“咱们当年学过这篇课文呢。”我说。
“不记得啊。谁写的?”
“。”
“完全想不起来了……”
“母亲是个好劳动!”
“啊啊啊,是那篇呀!”
读过此文的人,很多都只记住了这一句。
再度研读,才发现这篇文章信息量巨大:朴实无华的人物形象,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景象,革命元勋成功的密码,好像都在这里面了。然而反复琢磨沉淀之后,你会发现,所有这些林林总总,似乎还是可以归于那一句话——
母亲是个好劳动。
“好劳动”,就是劳动的好手。好劳动的背后,是坚毅的人格。
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呢?
试着用简略的语言概括,大体上是这样——
她身强力壮能干活,聪明灵巧,将贫苦的佃农家庭打理得有模有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存在的;
她和蔼宽厚,不打骂孩子不埋怨亲戚,与所有人相处和睦——贫贱夫妻百事哀?日子艰难就可以拿孩子撒气?不是的;
她善良正直,同情贫穷甚于自己的农民,不满为富不仁者——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放屁。这位清末老母亲的见识,能甩今天那些带头内卷窝里横的愚蠢老爷们几条街。
大时代,小家庭,如此几近的形象,妥妥的大女主啊!
大女主的内核,实质上与“好劳动”一样,正是坚毅的人格。
我们常常把坚毅等同于坚强,又把坚强约等于强悍,又由强悍联想到强横。其实,坚毅展现在为人中,是一种强大的控制力,它既可以让人不崩溃、不放弃,也可以让人不蛮横、不暴戾。我们见过很多强势而暴戾的人——其实,是他们的坚毅只够外化于改变他人,却还不能内化于化解自己的心魔。
的母亲锺太夫人,将她的美好品质,完全地贯彻在了对孩子的教育中。
其实,身教重于言传。前面所述的种种,对一切耳濡目染的孩子而言,已经是极好的教育。而且,劳碌的佃农生活,也使那个环境下的母亲没什么时间精力对孩子进行现代标准下的“教育”。自己也承认“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然而,即使这样,她还是在几件事上插手了、发声了。
第一,“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即使是每天在地里爬着的农家子弟,也要有底线,恶习万万不能沾;
第二,决心节衣缩食供儿子念书。目的虽是“支撑门户”,有些时代的局限性;但一个每天吃着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丰年才能穿一回“家织布”的家庭,还要“节衣缩食”,成本极高,力度极大,力度展现着决心,在正确的事情上下了决心,就是远见。
第三,得知儿子参加革命,“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一个农村妇女,自然是不懂得革命的纲领的,却一定懂得这个词伴随的危险。然而她没有阻拦,只有“慰勉”——
“累了吧?”
“想做就好好做吧!”
“照顾好自己!”
我想,也许当时,她是这样和儿子说的。
而当儿子后来做了军官、有了钱,要接父母来身边享福的时候,二老又很快以“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为由回了家。
儿子闹革命,母亲不制止;儿子当大官,母亲不沾光。
而如今,又有多少父母抱着“养儿防老”的私心,对儿女灌输着“父母在不远游”的断章取义,在孩子出国、就业、择偶,甚至仅仅是去外地上个大学这类事情上横挡竖拦,生怕孩子跑远了脱离自己的控制?
又有多少父母以长大了给爸妈买豪车、买游艇、买别墅来“激励”孩子学习,自以为找到了医治厌学的妙方?
锺太夫人的儿子肯定不会厌学,因为他已经从母亲朴实的言行里,获得了学习的大动力;
锺太夫人的儿子也注定留不住,因为他练出了脚力长出了肌肉建立起了格局,小小山村早已装不下。
而且所有这些对儿子的赋予,都来自于锺氏自身的品格,不是再穷不能穷孩子,不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更不是什么狗屁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人家本来,就很刚;所以她的孩子,只会更强。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不是孩子的垫脚石。
所以《哪吒》里,龙族全族扯下鳞片给敖丙做鳞甲的情节,让人好难过。那鳞甲的确坚不可摧,却是无法承受之重。穿上它的孩子,再也走不远。
而时世艰难,的母亲,终究没能和自己远走他乡的儿子见上后一面。
1944年4月,延安各界为锺太夫人举行追悼会,正是为此次追悼活动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据说,这是中共历史上一次为的母亲举行公祭。
他说在母亲影响下,自己虽戎马一生,却从来不觉得困难和劳累;
他说母亲教给的知识和意志,是宝贵的财产;
他说,他报答母亲恩情的方式,是让千千万万和她一样的人能够快乐地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多年之后,我还是为这句话感动。我想,这是亲子之爱升华之后漂亮的样子。
写下这篇文章时,已是德高望重的朱总司令。
这时他五十八岁,也已接近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