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时常以美酒赠予远方的朋友,这在物流运送极其落后的古代是一件能够体现彼此深切情意的事情。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便是如此。所赠之物不一定要十分珍贵,但一定要是能够寄托情思的事物。如晋代诗人陆凯在《赠范哗》中写道的“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人将江南的一枝梅花送给远在西北边塞的友人,可谓是别出心裁。而经过千里路途赠给友人美酒,显然要比那一支来自江南的梅花更加令人心思颤动。
远在远方的好友从遥远的地方给自己送来好酒,这是莫大的情分。如宋代诗人钟孝国在《千里丈蓄酒尊形状孛窣某酒后以短项翁目之不谓误中遂成佳号彦平功成二兄皆有褒咏可使韩子苍缩肩短项之句北面矣某不揆鄙拙勉强续貂幸诸丈斤斧之》中写道的:“少陵先生时不偶,老瓦盆中醉林莽。……凌烟功名举世事,不直两公一杯酒。会稽夫子有古心,嗜好眇追千载友。……送余醉乡谢胶扰,回头转觉人间小。”友人不辞千里送来了好酒,这让诗人觉得自己比无酒可饮的杜甫还要更幸运一些,好友送来的美酒让人很快就进入了醉乡。人世间的功名利禄都远远比不上这满载着有人深切情意的一杯酒啊。
友人送给自己好酒,自己只能以写下诚挚的诗句来回应这份沉甸甸的情意,这也是古人常规的回谢行为。如宋代诗人王洋在《陈长卿凌季文自弋阳寄酒麹以诗谢之》中写道的:“六十行年两鬓苍,兴来犹爱引杯长。黄翁垆下山河远,酒母车来驿传香。……三斟卯饮心无事,一枕亡何是故乡。”这位行年六十的老翁在收到好友从弋阳寄来的好酒之后,忍不住内心的欣喜而大醉了一场,在醉后所写的诗句中满是对好友、对故乡的怀念。
当然,要说哪位古人热衷于给朋友送酒,当属北宋诗人黄庭坚。黄庭坚作为苏轼的门徒兼好友,也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酒鬼。他说自己“食贫好酒尝自嘲,日给上尊无骨相。”(《便糶王丞送碧香酒用子瞻韵戏赠郑彦能》)这位爱酒之人一旦品尝到好酒就会寄给远方的朋友,每次送酒还都会附赠一首“赠酒诗”,诸如《送酒与毕大夫》、《送酒与周法曹用前韵》、《汴岸置酒赠黄十七》……都是“赠酒”的副产品。
以好酒赠与自己同样爱酒的好友,这是属于酒徒之间的心有灵犀,也是人世间不掺杂利害的纯粹情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