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饭是家乡好”。自古以来,凡是漂泊在外的朋友,无不想念着自己的家乡,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尤其在古代,交通十分不便,在外求学游历的人往往数月或数年都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正是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让他们心中的思乡之情更是浓烈,由此也流传下了数以万计的思乡诗词,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笔财富。
望月感怀,望月思亲,望月生情,关于“思乡”的诗句,哪一句能触动你的心弦?
唐·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是李白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月是分外光明的,却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诗人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作。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作者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人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唐·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是一首乡愁诗。张籍原籍吴郡,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有感而作。诗人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每读这首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从《渔家傲》全词来看,应当说,情调是悲壮的,感情是强烈的,它是一首古代边防军人之歌,以其英雄气概扣动着历代千万读者的心扉。
读者们,关于“思乡”的诗词,大家还能想起哪些?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