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龙抬头,
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
拍瓦船儿,
蝎子出来没尾巴儿。
二月二,是中国北方的春龙节。西峡地属中原,虽然没有二月二这个节日,但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在西峡由来已久。
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并按照它们的形象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巨龙。每到农历二月二,处于龙头位置的角宿会在东方地平线显现,所以就叫“龙抬头”。
“二月二”这天,是西峡口私塾先生收学生的日子。为啥?龙抬头这天收学生,有“占鳌头”的意思。独占鳌头,就是要被点状元的。就是不被点状元,中个举人也是很好的。这一天,私塾先生收的学生们就会对着天空高喊:“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也是对于读书出状元举人的一个渴盼。
这几年在老鹳河游泳,大部分选择在二月二这一天下水,也是选择个吉利。其实龙是很大的,人是很小的,一个不大的人把自己和很大龙联系起来,不但是吉利,也属于天人合一。人是地上的,龙是天上的,人和龙联系在一起,不是天人合一是什么?
二月二对于西峡农村的孩子们,记忆深的是,一只手拿一个瓦块,轻轻拍起来,让瓦块产生出一种春天夜晚的绝响。在拍响瓦块的同时,孩子们走在村庄的巷道里,嘴里高喊着:二月二,拍瓦船儿,鞋子出来没尾巴儿。
瓦块,在西峡农村,叫瓦船儿,大概与瓦块像个船有关系。蝎子平时藏在瓦船儿堆里,到了二月二之后,惊蛰就到了,蝎子就要出来了。蝎子蜇人的时候,靠的是尾巴上那个很尖的地方,把毒液射入人的肌肉里。孩子们拍瓦船儿的时候,大叫蝎子出来没尾巴,就是渴望蝎子身体毒的部分消失了,就不会蜇人了。
民谣里农村孩子们的渴望,是很简单的渴望。我曾是那些孩子们中间的一个,只是我拍过的那些瓦船儿,已经无影无踪了---恰似我的童年。
农村如今老瓦房不多了,也没有老瓦船儿让孩子们拍了,二月二这样的日子也逐渐被忘记了。这则民谣,慢慢地就变为一柱安息香,来祭奠产生民谣的农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