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度心情网】精选了关于腊八粥的诗词、关于腊八粥的诗词名言等优美的文案共100句,分享给广大文字迷们欣赏。
关于腊八粥的诗词
在寒冷的冬季,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也是对身体的大补益,腊八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并有御寒作用,是冬令的滋补佳品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节,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来说,皇帝平民普天同庆佳节。清代学者、曾当过溥仪老师的陈宝琛,记下了朝廷也照例是给官员们下发腊八粥的诗句——“内廷腊八例颁粥,臣家汉腊亦视此。”(出自陈宝琛写的《叠前韵和樊山腊八日见赠》)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腊节》北齐·魏收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腊日》唐·杜甫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译文:打开锅盖就闻到蔬菜香味,残次的碎米熬成的粥只放少许盐,糖都不用添。同家人一起坐在阳光下喝着热乎乎的粥,大家都古道热肠。
关于腊八节,除了大家喜爱的美食之外,还有不少的诗词美文。
据说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
腊神方遇长至屡逾九。郊禋重省视,臣职在奔走。
出处:清代张问陶《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
彷佛胃昴间,如弓适盈彀。骑队间篝灯,平沙快驰骤。
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每读此文,老北京人过腊八的热闹场景,便浮现于眼前。
腊八日煮粥感赋其一——清代:陈曾寿
关于腊八粥的诗词名言
✎把酒言歌,载风载雪,辞旧迎新,转眼又是一年。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宋代:苏轼
译文: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长路狭。雪花飒飒作响偏落竹林旁,凄寒之夜几番梦回总关家。破晓的号角替代残夜漏声,孤灯将要燃尽掉落碎芯花。这两年离家在外跟随骠骑,艰辛劳苦岁暮还滞留天涯。
出处:清代陈曾寿《腊八日煮粥感赋其一》
荒政十有蠲赈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
✎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腊八节这天家家都要煮腊八粥,大臣们特地在雍和宫熬粥。第一锅用来敬献佛祖,第二锅是进奉给太后和帝后的家眷。
腊日唐·杜甫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红小豆、花生米、小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伍小资讯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腊八粥的诗句
皇祖著明训,心存听斯懋。神灵配上帝,陟降常左右。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彩毫想继银罂句,玉烛仍稽宝蘡篇。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自家煮的也是粥,收到的也是粥。可粥与粥之间却有了别样的味道,有了人情的分量。那种倾注感情和精力的味道,无论时隔多年,都让人记忆犹新。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清)夏仁虎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作者:宋·陆游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日水草庵即事》作者:清·顾梦游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腊八》作者:清·夏仁虎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冬季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腊八粥——清代:王季珠
(教你用强国)看《大国三农》,“麦”向未来
还家对妻子,附火索杯酒。却忆去年冬,燕齐半强寇。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一反往年,此年腊日冰冻全消,欲辞朝还乡,又心系当朝,诗人复杂的心境跃然纸上。
腊八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本来是佛教为了纪念其创始者释迦摩尼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古印度人为了不忘记释迦摩尼成佛之前所遭受的苦难,便在腊月初八这天,通过吃粥来对释迦摩尼进行纪念。腊八节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民间的节日,也衍生出了腊八节的多种风俗。如喝八宝粥、泡制腊八蒜,吃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所谓腊八粥,就是一种由多样的食材熬制出来的粥。而中国古代对于腊八粥的早记载是在宋代。而且在我国民间也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在中国,腊八节也是比较典型的北方的一种节日。
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
腊月的微风里已经有了春意,因为拄着拐杖散步路过邻家。看到邻家柴门里面炊烟袅袅,野外水边耕牛脚印重重叠叠。我身体不好需要的只有药物,没有徭役征召所以赋闲在家。今天邻居把腊八粥送给了我,越发觉出江边小村春的气息。
关于腊八粥的诗句或名言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寒凝大地、数九隆冬,宴酒祭神,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次鹿次牛羊,牢豕处其后。旋归不淹晷,北向见珠斗。
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寒更人欲定,钟鼓应清漏。刮面苦寒风,侵凌透羔袖。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
释义:风雪送走了一年剩余的日子,气温则已经开始融和。门前两边种着梅与柳,那绽开的梅花一朵朵,一束束,串成一条。我歌唱你说难得,酒中的惬意何其多!说不上酒中的快乐有多少,那石门山曾聆听过奇妙的歌。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
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
相传腊八粥是佛教寺庙煮来供菩萨的,腊八粥里放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宋代王洋在腊八节那天早上喝了腊八粥,高兴地写下了《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其中有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襄阳城外敌军压境,在乱箭和垒石仍然死守城墙。如果不是喝到腊八粥,哪里知道今日是腊八节!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关于腊八粥的诗词佳句
杞人固多忧,眉宇尚双皱。至治有馨香,非登亦非豆。
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启事
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取梗米和各种豆类、干果、坚果同煮。豆类中含有很多优质植物蛋白,干果则浓缩了鲜果中的营养物质,坚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教育孩子牢记祖先勤俭节约的美德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这些诗文的濡染,使得这个古老的节日刻上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人文韵致。在古诗词的韵味中,腊八节自带着醇厚古朴的气息,向你、我的心之深处,弥漫、弥漫、弥漫……
丑应商春才八日,戍从汉腊已千年。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冬日熬粥,外面寒风肆虐,一家人围在小小的厨房内温暖如春,或许这才是过腊八的意义所在。
1《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景物新”。诗中描述了食腊八粥的风俗。2释氏成佛腊八粥,枣栗莲子意悠悠。吾友飘然从天降,教人从善要如流。3《腊八粥》道光皇帝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赏佳品达妙门,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月歌,你还记得怎么唱吗?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译文:今天邻居把腊八粥送给了我,越发觉出江边小村春的气息。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